一种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975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其手把框架结构由握手柄、支撑定位导向杆以及连接握手柄和支撑定位导向杆的上、下连接梁构成,上连接梁的上部端头以及下连接梁的下部端头分别设置有向上插入的上插接块和向下插入的下插接块,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靠近树酯瓶瓶体一侧表面为鼓出的圆弧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手把随瓶体横向一同收缩、伸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后置方式安装到液体灌装树酯瓶身上的配合手把(把手),尤其涉及内装物采用中温灌装液体的树酯瓶后置式手把。
技术介绍
内装物为液体的树酯瓶,尤其是灌装容量在1升到3升之间的容器瓶,为了便于携带,通常容器瓶上会安装有配合手把。目前已知市面上此类容器瓶的配合手把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前置式安装手把,一种是后置式安装手把,采用后置式安装手把可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极高,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受到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所青睐。授权公告号为CN 201484776 U的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液体灌装树酯瓶把手,虽然同样可以实现后置的安装方式,但对于内装物为采用中温灌装的液体树酯瓶时,瓶体会在中温的情况下发生热收缩变形,而该把手无法随同瓶体一起收缩、伸展,致使把手与热收缩的瓶体之间出现配合间隙,把手配合强度、抗拉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把手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瓶体配合容易,强度、抗拉能力高且能够适应在中温灌装液体时,可随瓶体一起收缩、伸展,以确保与瓶体配合部位无间隙的手把,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一种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所述安装手把的手把框架结构由握手柄、支撑定位导向杆以及连接所述握手柄和支撑定位导向杆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构成, 所述上连接梁的上部端头以及所述下连接梁的下部端头分别设置有向上插入的上插接块和向下插入的下插接块,其特点为,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靠近树酯瓶瓶体一侧表面为鼓出的圆弧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手把随瓶体横向一同收缩、伸展。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梁为“凸”字形弹片结构,所述“凸”字形的上端与所述握手柄相连,所述“凸”字形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经过渡圆弧连接为一体。同样,所述下连接梁为“凸”字形弹片结构,所述“凸”字形的上端与所述握手柄相连,所述“凸”字形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经过渡圆弧连接为一体。这是因为上、下连接梁采用“凸”字弹片结构,且“凸”字下端分别与支撑定位导向杆采用圆弧一体过渡的结构;可以保证树酯瓶中温灌装时,手把能够随瓶体纵向收缩、伸展,确保手把与瓶体配合处无间隙。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手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梁结合处形成一突出的卡位尖角,所述卡位尖角的两边均为过渡圆弧面。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插接块与所述上连接梁的夹角小于所述下插接块与所述下连接梁的夹角。而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也是为了保证手把与收缩后的瓶体配合牢固,向上插入定位块(上插接块)与上连接梁夹角最好不大于55度,向下插入定位块(下插接块)与下连接梁夹角最好不大于65度。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为竖直排列的两根,两根所述的支撑定位导向杆叉开排列,上下均与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相连接。另外,所述握手柄的宽度最好窄于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的整体宽度。还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上插接块和所述所述下插接块均垂直布置,所述上插接块所在的垂面与所述下插接块所在的垂面相平行,并且所述上插接块所在的垂面相对所述下插接块所在的垂面更靠近于树酯瓶瓶体的中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树酯瓶后置式安装手把,由于上、下连接梁采用“凸”字弹片结构,且“凸”字下端分别与支撑定位导向杆采用圆弧一体过渡,同时支撑定位导向杆向瓶体贴合面一侧圆弧鼓出,这样在中温灌装瓶体热收缩、鼓出时,上、下连接梁就在“凸”字结构的弹片作用下,随瓶体一同纵向收缩、伸展,同时带动支撑定位导向杆,通过圆弧塑料的弹性一同随瓶体横向收缩,这样就确保了手把与瓶体贴合面无间隙。再者上插接块与上连接梁间的夹角不大于55度,下插接块与下连接梁的夹角不大于65度的夹角设计,可以确保手把与瓶体一同收缩变形时,上、下插接块仍能够在夹角的作用下,卡住瓶体与之配合的定位槽,同时在握手柄顶端与上连接梁结合处圆弧过渡卡位尖角的共同作用下,确保手把与瓶体一直死死固定,保证手把的配合强度及抗拉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手把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手把上连接梁“凸”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手把下连接梁“凸”字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握手柄,101——卡位尖角,200——上连接梁,201——定位块, 300——下连接块,301——定位块,400——支撑定位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由握手柄100、上连接梁200、下连接梁300以及两根叉形布置的支撑定位导向杆400构成的手把框架结构,所述上、下连接梁200和300的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向上插入的定位块201和向下插入的定位块301 ;所述定位块201和301分别用来连接液体灌装树酯瓶。所述握手柄100顶端与上连接梁200结合处为一圆弧过渡的卡位尖角101。由图中可以看出,握手柄100的宽度窄于两根支撑定位导向杆400叉开所形成的整体宽度。如图2所示,向上插入定位块201与上连接梁200夹角A小于向下插入定位块301 与下连接梁300夹角B,该实施例中角A不大于55度,角B不大于65度。同样由图2可知, 定位块201和301都是竖直排列的,并且下部的定位块301相对于上部的定位块201更靠近瓶体的外侧边缘部分。所述上插接块和所述所述下插接块均垂直布置,所述上插接块所在的垂面与所述下插接块所在的垂面相平行,并且所述上插接块所在的垂面相对所述下插接块所在的垂面更靠近于树酯瓶瓶体的中心。如图3、图4所示,上连接梁200、下连接梁300采用“凸”字弹片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连接梁200、下连接梁300采用“凸”字弹片结构,且 “凸,,字下端(较宽的一端)分别与支撑定位导向杆400采用圆弧一体过渡,“凸,,字上端(较窄的一端)分别与握手柄100相连。同时支撑定位导向杆400向瓶体贴合面一侧圆弧鼓出, 这样在中温灌装瓶体热收缩、鼓出时,上连接梁200、下连接梁300就在“凸”字结构的弹片作用下,随瓶体一同纵向收缩、伸展,同时带动支撑定位导向杆400,通过圆弧塑料的弹性一同随瓶体横向收缩,这样就确保了手把与瓶体贴合面无间隙。再者向上插入定位块201与上连接梁200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5度,向下插入定位块301与下连接梁300之间的夹角不大于65度的夹角设计,就确保手把与瓶体一同收缩变形时,上插入定位块201、下插入定位块301仍能够在夹角的作用下,卡住瓶体与之配合的定位槽,同时在握手柄100顶端与上连接梁200结合处圆弧过渡卡位尖角101的共同作用下,确保手把与瓶体一直死死固定,保证手把的配合强度,及抗拉性能。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不能理解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申请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所述安装手把的手把框架结构由握手柄、支撑定位导向杆以及连接所述握手柄和支撑定位导向杆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构成,所述上连接梁的上部端头以及所述下连接梁的下部端头分别设置有向上插入的上插接块和向下插入的下插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靠近树酯瓶瓶体的一侧表面为鼓出的圆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所述安装手把的手把框架结构由握手柄、 支撑定位导向杆以及连接所述握手柄和支撑定位导向杆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构成,所述上连接梁的上部端头以及所述下连接梁的下部端头分别设置有向上插入的上插接块和向下插入的下插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靠近树酯瓶瓶体的一侧表面为鼓出的圆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梁为“凸”字形弹片结构,所述“凸”字形的上端与所述握手柄相连,所述“凸”字形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经过渡圆弧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梁为“凸”字形弹片结构,所述“凸”字形的上端与所述握手柄相连,所述“凸”字形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定位导向杆经过渡圆弧连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液体灌装树酯瓶的后置式安装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手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梁结合处形成一突出的卡位尖角,所述卡位尖角的两边均为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峰刘铁峰王震辉杨天翠宣磊董弘何永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得乐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