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909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其包括一立柱以及与该立柱相连的支架本体,以及:一用于使该支架本体围绕该立柱在该支架本体所在的平面内转动的回旋机构;一用于使该支架本体上下摆动的俯仰机构,其中,该回旋机构分别与该立柱和该支架本体相连,该俯仰机构与该支架本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具有回旋机构和俯仰机构,使得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上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并且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任意调节,由此可以使得位于任意纬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得以接收垂直入射的太阳光,从而充分利用太阳光的能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调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受光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支架系统较为常见的是固定系统,其结构最多也只能调节支架的水平倾角而后就不能转动了。图1所示为一现有的立柱式固定支架系统。在使用时,具有如下缺点图1所示的这种固定支架系统,为了更好的获得采光量,需要将其朝着正南方向放置。在除了正午的一段时间外,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不能改变水平倾角,这使其在采光量上处于不利状态,在早晨和傍晚时刻甚至会出现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被自身阴影遮挡的情况。还有一种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支架系统,即如图2所示的矩阵式支架系统, 多数地区该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的最佳水平倾角较小,这样就要求支架前后立柱间的距离较大,由此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也随之增大。除此之外,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的基础施工比较复杂;为了符合底座基础,需要将前后的基坑连接为一整体,这样就增加了基础混凝土和钢筋的用料,加大了施工成本。除了以上缺陷之外,固定式的支架系统由于支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无法改变,使得太阳光线在大部分时刻都无法垂直入射至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由此太阳能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从而反向增加了发电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无法实时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无法保证每一时刻的太阳光线均垂直入射、太阳光的能量无法被充分利用、发光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实时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使得每一时刻的太阳光线均能垂直入射至该太阳能组件的表面并且太阳光的能量被充分利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其包括一立柱以及与该立柱相连的支架本体,其特点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还包括一用于使该支架本体围绕该立柱在该支架本体所在的平面内转动的回旋机构;一用于使该支架本体上下摆动的俯仰机构,其中,该回旋机构分别与该立柱和该支架本体相连,该俯仰机构与该支架本体相连。通过该回旋机构,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能够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使得设置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始终正对太阳,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避免了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得一部分太阳光线得不到利用。同样的,该俯仰机构能够随时调整该支架本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由此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可以适用于任意纬度,使得太阳光线得以垂直入射至该太阳能电池组件,进一步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优选地,该支架本体还包括一横杆,该回旋机构还包括一位于该回旋机构顶部的主柱套头;位于该回旋机构底部且与该立柱的顶部相连的蜗轮蜗杆,该蜗轮蜗杆与该主柱套头相连,其中该蜗轮蜗杆驱动该主柱套头在水平面内转动,该支架本体的横杆穿设于该主柱套头中。优选地,该主柱套头具有圆管,该横杆穿设于该主柱套头的圆管中并且该横杆能够在该圆管中相对于该圆管旋转。此时该横杆为一外径与该主柱套头的圆管的内径相匹配的圆杆,该圆杆能够在该圆管中相对于该圆管旋转。优选地,该回旋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轴套,所述至少两个轴套分别插入该圆管的两端,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轴套夹紧该横杆。为了夹紧该横杆,该轴套与该横杆外表面的接触面与该横杆的外表面相适配。优选地,该回旋机构还包括与该横杆固定连接的限位装置和/或紧固装置,其中该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该横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该第一方向为该圆管的长度方向;该紧固装置用于限制该横杆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该第二方向为垂直该圆管长度的方向。该限位装置例如防滑块、紧固垫圈,该紧固装置例如卡箍。优选地,该蜗轮蜗杆与该主柱套头之间通过一驱动连接件固定连接。由此该蜗轮蜗杆与该主柱套头之间的连接就更为稳固。优选地,该支架本体还包括一旋转挂臂,该俯仰机构还包括一推杆,其中该推杆包括一推杆本体以及一伸缩杆,该伸缩杆具有一套接于该推杆本体中的固定端以及一可伸缩的自由端,该伸缩杆的自由端与该旋转挂臂活动连接,例如铰接。随着该伸缩杆的伸长或缩短,该旋转挂臂和该伸缩杆的连接点会被施以一定的推力或拉力,由此该横杆会在主柱套头的圆管中旋转,从而带动了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的上下摆动,这样就改变了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地,该俯仰机构还包括一与该推杆相连的推杆挂臂,该推杆挂臂与该立柱或者该回旋机构固定连接。例如,该回旋机构还具有位于主柱套头一侧的柱侧连接板,该推杆挂臂被固定于该柱侧连接板上,以稳定支撑该推杆。优选地,该支架本体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撑杆,该多个支撑杆与该横杆连接,例如该支撑杆上具有大小与该横杆的截面相适配的通孔,通过该通孔,该横杆与该支撑杆形成插接。又例如,该多个支撑杆与该横杆在该支架主体所在平面内相互垂直或者相交呈一定角度。为了稳定支承支撑杆,相邻两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撑挂臂相连,连接相邻支撑杆的支撑挂壁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优选地,该支架本体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架导轨,所述多个支架导轨铺设于该支撑杆上,例如该支架导轨与该支撑杆垂直排列,形成纵横交错的稳定结构, 由此可以在该支架导轨上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使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得到稳定支承。更具体地,通过在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设置背压板以及通过螺栓将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该支架导轨上。优选地,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还包括一与该回旋机构和/或俯仰机构电气连接的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控制该回旋机构和/或俯仰机构的转动和/或摆动。优选地,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还包括与控制器电气连接的一风速传感器和/或一光通量传感器,其中,该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速是否大于阈值,若是,该风速传感器发送信号至该控制器以将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置于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若否,则该风速传感器继续监测风速;其中该光通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光通量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则该光通量传感器继续监测光通量;若否,该光通量传感器发送信号至该控制器以将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置于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也就是说,倘若风速过大,该风速传感器发送信号至该控制器,控制器随即控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快速放平;倘若遇上阴雨天气,则光通量传感器检测到光通量小于阈值,该光通量传感器发送信号至该控制器,控制器随即控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快速放平。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具有回旋机构和俯仰机构,使得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上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并且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任意调节,由此可以使得位于任意纬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得以接收垂直入射的太阳光,从而充分利用太阳光的能量, 这样随着一天内太阳位置的变化,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使得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获得更多的采光量,提高发电效率,同时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的占地面积,节约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支架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矩阵式支架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中的支架导轨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中的主柱套头与横杆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其包括一立柱以及与该立柱相连的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还包括:一用于使该支架本体围绕该立柱在该支架本体所在的平面内转动的回旋机构;一用于使该支架本体上下摆动的俯仰机构,其中,该回旋机构与该立柱和该支架本体均相连,该俯仰机构与该支架本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守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驭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