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26069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分别于一号支撑梁、二号支撑梁铰接;在一号支撑梁和二号支撑梁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号连接块和二号连接块;一号支撑梁通过一号连接块分别与一号固定梁、二号固定梁铰接;二号支撑梁通过二号连接块分别与三号固定梁、四号固定梁铰接;在一号固定梁和二号固定梁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光伏组件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各部件直接均采用折叠式结构,可与光伏组件配套打包在一个包装箱内,在工厂实现预安装部分螺丝,到达客户端现场根据展开图进行简单展开即可实现快速安装,大大节约系统安装时间,提高人工作业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体说是一种小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支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低,普通家庭已有经济能力建设小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后备电力储备,在使用市电成本较高甚至市电无法到达地区(如深山居民用电、草原游牧民族用电),国内已有多个政府主导投资形式的光伏户用系统项目。目前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多由组件、支架、蓄电池、控制逆变器等多个厂商提供独立产品,然后由系统集成商分批打包运送至统一地点后再次分配至每个客户端进行安装调试,而理想的情况是由光伏系统集成商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系统标准化配置,将经过测试的系统所需配件如光伏组件、支架、蓄电池等按照每户的需求直接在工厂封装打包发往客户端,这样,每个客户端获得一个标准化的安装包,拆开包装即可根据安装说明书进行标准化安装,免去了系统集成商现场分配所需物件的麻烦及时间成本。在现有既定规格的户用光伏系统配置中,光伏组件占有很大的平面体积,为了让打包后的户用系统体积最小,则光伏支架应尽量接近光伏组件的尺寸,以使加工方便及安装便捷,但是现有的光伏支架很难满足这个要求,现有的光伏支架的种类繁多、体积规格比较大,且不能实现工厂预安装,现场安装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与光伏组件一同打包的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此支架系统根据选择的配件不同,还可以实现光伏组件以不同倾角进行安装, 且成本较低。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 分别与一号支撑梁、二号支撑梁铰接;在一号支撑梁和二号支撑梁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号连接块和二号连接块;一号连接块上分别铰接有一号固定梁、二号固定梁,一号固定梁和二号固定梁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梁的两侧;二号连接块分别铰接有三号固定梁、四号固定梁,三号固定梁和四号固定梁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梁的两侧;在一号固定梁、二号固定梁、三号固定梁和四号固定梁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固定块。其中,一号固定梁、二号固定梁、三号固定梁和四号固定梁上的固定块两两一对, 相互对应。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用来连接固定支架基础的螺栓孔。其中,所述一号支撑梁和二号支撑梁等长;所述一号固定梁、二号固定梁、三号固定梁和四号固定梁等长。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光伏组件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各部件之间均采用折叠式结构,可与光伏组件配套打包在一个包装箱内,在工厂实现预安装部分螺丝,到达客户端现场根据展开图进行简单展开即可实现快速安装,大大节约系统安装时间,提高人工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和光伏组件的固定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包括底座1、一号支撑梁2、二号支撑梁3、一号连接块4、二号连接块5、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三号固定梁8、四号固定梁9和若干固定块10。底座1包括一个直角弯板,在直角弯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架基础的螺栓孔 11,在直角弯板的中部设有垂直于两侧面的直板。直板分别与一号支撑梁2、二号支撑梁3 铰接,一号支撑梁2和二号支撑梁3等长,且一号支撑梁2的铰接轴和二号支撑梁3的铰接轴平行,这样使得一号支撑梁2和二号支撑梁3可以绕铰接轴旋转合拢在一起。在一号支撑梁2和二号支撑梁3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号连接块4和二号连接块5,一号支撑梁2通过一号连接块4分别与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铰接,一号固定梁6和二号固定梁7等长, 比一号支撑梁2略短,它们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梁2的两侧,一号固定梁6的铰接轴和二号固定梁7的铰接轴平行,一号固定梁6和二号固定梁7可以绕铰接轴旋转合拢到一号支撑梁2两侧。二号支撑梁3通过二号连接块5分别与三号固定梁8、四号固定梁9铰接,三号固定梁8、四号固定梁9和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等长,比二号支撑梁3略短,它们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梁3的两侧,三号固定梁8的铰接轴和四号固定梁9的铰接轴平行,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可以绕铰接轴旋转合拢到二号支撑梁3两侧。在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上分别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2的固定块 10。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上的固定块10两两一对, 相互对应。固定块10上设有固定光伏组件12的螺栓孔。如图3所示,在将光伏支架和光伏组件12固定时,先将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 7、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完全展开,再将一号支撑梁2和二号支撑梁3完全展开,最后根据安装角度选择合适的配对固定块10安装于固定梁上,固定块10上的螺栓孔与光伏组件12铝合金边框上的预制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分别与一号支撑梁O)、二号支撑梁C3)铰接;在一号支撑梁( 和二号支撑梁(3)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号连接块(4)和二号连接块(5); —号连接块(4)上分别铰接有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一号固定梁(6)和二号固定梁(7)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梁O)的两侧;二号连接块(5)分别铰接有三号固定梁(8)、四号固定梁(9),三号固定梁⑶和四号固定梁(9)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梁(3)的两侧;在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2)的固定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上的固定块(10)两两一对,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1)上设有用来连接固定支架基础的螺栓孔(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梁( 和二号支撑梁( 等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等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分别于一号支撑梁、二号支撑梁铰接;在一号支撑梁和二号支撑梁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号连接块和二号连接块;一号支撑梁通过一号连接块分别与一号固定梁、二号固定梁铰接;二号支撑梁通过二号连接块分别与三号固定梁、四号固定梁铰接;在一号固定梁和二号固定梁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固定块。本技术根据光伏组件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各部件直接均采用折叠式结构,可与光伏组件配套打包在一个包装箱内,在工厂实现预安装部分螺丝,到达客户端现场根据展开图进行简单展开即可实现快速安装,大大节约系统安装时间,提高人工作业效率。文档编号H01L31/042GK20206779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户用系统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分别与一号支撑梁(2)、二号支撑梁(3)铰接;在一号支撑梁(2)和二号支撑梁(3)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号连接块(4)和二号连接块(5);一号连接块(4)上分别铰接有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一号固定梁(6)和二号固定梁(7)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梁(2)的两侧;二号连接块(5)分别铰接有三号固定梁(8)、四号固定梁(9),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梁(3)的两侧;在一号固定梁(6)、二号固定梁(7)、三号固定梁(8)和四号固定梁(9)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2)的固定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成李正贵贾艳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