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容云专利>正文

支撑件、支撑组件及太阳能光伏集光器与LED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1986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件、支撑组件及太阳能光伏集光器与LED发光装置。该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和导电层;其中,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所述支撑件本体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面,其中至少一个支撑面的表面设置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支撑件本体之间绝缘;所述支撑件本体内设有散热孔。这种结构的支撑件使得即能保证安装在支撑件上的各部件的面积集中,同时又可以保证安装在支撑件上的各部件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作为太阳能电池及LED发光器件等支撑结构的支撑件、支撑组件及太阳能光伏集光器与LED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聚光式太阳能系统中,为实现使太阳能电池充分受光性好并保证太阳能电池的保护组件(如保护二极管)不至因受聚光发热而损坏,一般均采用多个太阳能箱组合, 将每块太阳能电池均对应设置于一个太阳能箱内,在每个太阳能电池上连接保护二极管, 将多块太阳能电池连接成组合式太阳能电池,从而在既保证各太阳能箱内的太阳能电池可充分受光的同时,也保证太阳能电池在进行光与电转换的过程中不会因过热使每块太阳能电池的保护二极管造成损坏。这种既要保证元件密集度,又要保证其器件不因过热而损坏的问题,在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形成的照明装置也存在。而目前的聚光式太阳能系统中,由于在追日仪允许误差内需要保证光斑投射在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内,必然存在聚光形成的强光面积无法完全覆盖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会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降低,和太阳能光伏电池元件的面积的浪费,如果使太阳能电池板集中布置,可以使光斑大于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并在追日仪允许误差内完全覆盖太阳能电池板,但这需要在受光面积内密集布置太阳能光伏电池元件,而串联/并联组合式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布置相应的保护二极管,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密集布置太阳能光伏电池元件并同时布置保护二极管,同时现有技术也无法实现如此高密度布置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问题。同理在LED发光装置中,为保证保护器件不致过热,也存在使LED发光器件面积分散过大,导致发光不够集中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件、支撑组件及太阳能光伏集光器与LED发光装置,通过该支撑件可用于制成太阳能电集光器或LED发光装置从而既能保证受光或发光面积集中度高,又能保证散热性能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和导电层;其中,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所述支撑件本体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面,其中至少一个支撑面的表面设置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支撑件本体之间绝缘;所述支撑件本体内设有散热孔。上述支撑件外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接触配合面,所述接触配合面为平直面、曲面或异型面。上述支撑件中,所述散热孔为至少一个,为设置在所述支撑件本体上的通孔或盲孔。上述支撑件中,所述散热孔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件本体上的通孔,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件本体上的盲孔。上述支撑件中,所述导电层为导电材料固定覆盖在所述支撑面的表面形成的导电层。上述支撑件中,所述制成支撑件本体的导热材料采用绝缘材料(如含有氧化铝陶瓷或玻璃或氮化硼的绝缘导热材料);或者,所述支撑件本体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其支撑面表面覆盖导热绝缘层。上述支撑件中,所述支撑件本体为中空的三棱形结构,其中空部分为所述散热孔, 三棱形结构的三个外表面中至少两个作为所述支撑面。上述支撑件中,所述支撑件本体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其中空部分为所述散热孔,四方形结构的四个外表面中两个间隔开并相对应的外表面作为所述支撑面。上述支撑件中,所述支撑件本体为中空的五棱形结构,其中空部分为所述散热孔, 五棱形结构的五个外表面中相临的两个外表面和与所述两个外表面间隔设置的一个外表面作为所述支撑面。上述支撑件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孔中的冷却管。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支撑件, 各支撑件相临设置并固定连接构成整体的支撑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集光器,该太阳能光伏集光器包括 支撑部件、多个光伏电池元件和多个保护二极管;其中,所述支撑件采用上述的支撑件或上述的支撑组件;所述多个光伏电池元件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一个支撑面上;所述多个保护二极管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一个另外的支撑面上;所述多个光伏电池元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的支撑面表面的导电层形成的导电线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的多个保护二极管电连接,使多个光伏电池元件与多个保护二级管连接成光伏电池电路矩阵。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又提供一种LED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多个LED发光器件和支撑部件;其中,所述支撑部件采用上述的支撑件或上述的支撑组件;所述多个LED发光器件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一个支撑面上,通过支撑面表面的导电层形成的导电线路连接成LED发光电路。通过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支撑件外表面设置支撑面,并在支撑面上设置导电层以及在支撑件本体上设置散热孔,形成一种可以方便安装多个光伏电池元件或多个LED发光器件等器件的支撑件。使得即能保证安装在支撑件上部件的面积集中,同时又可以保证安装在支撑件上的各部件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件中设置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件中设置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光伏电池矩阵电路原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侧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多个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组合后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的组合后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端部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组合后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结构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端部示意图;图19为图16中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多个组合后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的组合后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21为图19中的组合后的太阳能光伏集光器的端部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LED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LED发光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为1-支撑件本体;2-支撑面;3-导电层;4-散热孔; 5-接触配合面;6-冷却管;11-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21-支撑部件;22-光伏电池元件;23-保护二极管;201-—个太阳能光伏集光器; 202-另一太阳能光伏集光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和导电层;其中,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所述支撑件本体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面,其中至少一个支撑面的表面设置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支撑件本体之间绝缘;所述支撑件本体内设有散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和导电层;其中,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所述支撑件本体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面,其中至少一个支撑面的表面设置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支撑件本体之间绝缘;所述支撑件本体内设有散热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外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接触配合面,所述接触配合面为平直面、曲面或异型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为至少一个,为设置在所述支撑件本体上的通孔或盲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件本体上的通孔,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件本体上的盲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导电材料固定覆盖在所述支撑面的表面形成的导电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成支撑件本体的导热材料采用绝缘导热材料;或者,所述支撑件本体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其支撑面表面覆盖导热绝缘层。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本体为中空的三棱形结构,其中空部分为所述散热孔,三棱形结构的三个外表面中至少两个作为所述支撑面。8.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本体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其中空部分为所述散热孔,四方形结构的四个外表面中两个间隔开并相对应的外表面作为所述支撑面。9.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云
申请(专利权)人:容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