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9495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具有框体,框体上开有可放置太阳能组件的凹槽,在凹槽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框体与加强筋为一体结构,框体的高度为25-30mm,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件的强度保持不变,高度明显降低,有利于组件的生产、运输和存储,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的
,尤其是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厚度在35 55mm之间,其使用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铝边框高度也在35 55mm之间,每托盘能装组件在20 30片之间。但由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厚度较厚,铝边框的高度较高,导致托盘所装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数量较少,增加了生产、运输和存储的成本,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厚度就必须降低,从而也需要铝边框的高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 具有框体,框体上开有可放置太阳能组件的凹槽,在凹槽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所述的框体与加强筋为一体结构,框体的高度为25-30mm,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的框体采用角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组件的强度保持不变,高度明显降低,有利于组件的生产、运输和存储,成本降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框体,11.凹槽,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具有框体1,框体1上开有可放置太阳能组件的凹槽11,在凹槽11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2,框体1与加强筋2为一体结构,框体1的高度为25-30mm,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框体1采用角码连接。为了在不影响太阳能光伏组件强度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厚度, 本技术设计的铝边框,横截面外轮廓呈三角形,中间增加了多条加强筋2,采用角码连接,有效降低了铝边框的高度,同时降低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厚度,增加了每托盘的包装量,降低了组件的生产、运输、存储成本。提高了美观性,组件的横截面面积和原来的接近或更小。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具有框体(1),框体(1)上开有可放置太阳能组件的凹槽(11),在凹槽(11)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1)与加强筋(2)为一体结构,框体(1)的高度为25-30mm,其横截面呈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1)采用角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太阳能光伏组件的
,尤其是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具有框体,框体上开有可放置太阳能组件的凹槽,在凹槽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框体与加强筋为一体结构,框体的高度为25-30mm,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本技术组件的强度保持不变,高度明显降低,有利于组件的生产、运输和存储,成本降低。文档编号H01L31/042GK202067800SQ20112015135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周凯峰 申请人:天合光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具有框体(1),框体(1)上开有可放置太阳能组件的凹槽(11),在凹槽(11)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1)与加强筋(2)为一体结构,框体(1)的高度为25-30mm,其横截面呈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