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583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柄Ⅰ和钳柄Ⅱ,所述钳柄Ⅰ和钳柄Ⅱ前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钳臂Ⅰ和钳臂Ⅱ,钳臂Ⅰ和钳臂Ⅱ相互扣合形成引流条放置腔,将引流条沿钳臂方向放入引流条放置腔内,通过钳柄控制钳臂Ⅰ和钳臂Ⅱ扣合,然后伸至抽脂术区引流条需放置部位,再通过钳柄控制钳臂Ⅰ和钳臂Ⅱ张开一个小角度,即可顺利退出钳臂且将引流条留置于该部位,由于钳臂光滑狭长,因此,在吸脂较深部位置入引流条时方便快捷,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大大节约了放置时间和减少了组织损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抽脂术引流条放置的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抽脂是一种美体塑形外科手术方法,抽脂手术的方式主要是一、在术区的隐蔽部位切一或多个约0. 5cm长小洞,然后向术区脂肪组织内注入大量肿胀液直至组织肿胀局部皮肤呈橘皮样;二、通过小洞插入脂肪抽吸管至脂肪组织层,利用高频超声振荡将脂肪组织液化,然后利用抽脂机的负压把脂肪吸出。在抽脂完成后,由于组织的破坏及渗出等原因, 抽脂部位均会残留一些液体,如果不将这些液体排出体外,则术后症状将加重,也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容易引起感染或血清肿,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术后体内残余液体及渗液进行引流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抽脂术术后引流是通过将引流条放置于抽脂部位来实现的。现有技术中,引流条的放置方法是直接将引流条从导管插入口伸入体内,由于引流条较软,且术后皮肤与组织之间仍有一定的粘连,常常会造成引流条不易置入和置入不到位等情况,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手术时间和组织损伤的程度。针对上述不足,需探索一种可以将引流条方便容易地放至抽脂部位的工具,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使用该放置钳可方便快捷地将引流条放至抽脂部位进行引流,并方便地将钳取出,同时,也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技术的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柄I和钳柄II,所述钳柄 I和钳柄II前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钳臂I和钳臂II,钳臂I和钳臂II相互扣合形成引流条放置腔。进一步,所述钳臂I和钳臂II的前端为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头;进一步,所述钳臂I和钳臂II的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齿纹,钳臂I的齿纹与钳臂 II的齿纹相互啮合的形成引流条夹持部;进一步,所述钳臂I和钳臂II后端开有用于引流条伸入的孔;进一步,所述钳柄I与钳臂I之间折弯成钝角,钳柄II与钳臂II之间折弯成钝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柄I和钳柄II,所述钳柄I和钳柄II前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钳臂I和钳臂 II,钳臂I和钳臂II相互扣合形成引流条放置腔,使用时,将引流条沿钳臂方向放入引流条放置腔内,通过钳柄控制钳臂I和钳臂II扣合,然后伸至抽脂术区引流条需放置部位,再通过钳柄控制钳臂I和钳臂II张开一个小角度,即可顺利退出钳臂且将引流条留置于抽脂部位,由于钳臂光滑狭长,因此,在吸脂较深部位置入引流条时方便快捷,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大大节约了放置时间和减少了组织损伤。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1的B-B截面图;图4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柄I 1和钳柄II 2,钳柄I 1和钳柄II 2上均带有便于手指穿过的环,所述钳柄I 1和钳柄II 2前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钳臂I 3和钳臂II 4,钳臂I 3和钳臂114相互扣合形成引流条放置腔5,即两个弧形相对设置,使用时,将引流条沿钳臂方向放入引流条放置腔内,通过钳柄控制钳臂I和钳臂II扣合,然后伸至抽脂部位,再通过钳柄控制钳臂I和钳臂II张开一个小角度,即可顺利退出钳臂且将引流条留置于抽脂部位,由于钳臂光滑狭长,因此,在吸脂较深部位置入引流条时方便快捷,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大大节约了放置时间和减少了组织损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臂I 3和钳臂II 4的前端为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头,该结构既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钳臂伸至抽脂部位,同时,也可减轻对患者的创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臂I 3和钳臂II 4的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齿纹,内侧是指两个钳臂合拢的方向一侧,钳臂I 3的齿纹与钳臂II 4的齿纹相互啮合的形成引流条夹持部6,以对引流条前端进行夹持,保证引流条可顺利放至所需部位,齿纹增加摩擦,使夹持更可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臂I 3和钳臂II 4后端开有用于引流条伸入的孔4a,便于引流条末端放置,可使操作灵活方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柄I 1与钳臂I 3之间折弯成钝角,钳柄 II 2与钳臂II 4之间折弯成钝角,在进行腹部抽脂时,通常将抽脂孔开在腹股沟附近,通过钳柄与钳臂之间折弯一定角度,便于将钳臂从腹股沟附近的位置伸至腹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柄I (1)和钳柄II (2),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柄I (1)和钳柄II (2)前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钳臂I (3)和钳臂II (4),钳臂I (3)和钳臂II (4)相互扣合形成引流条放置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臂I(3)和钳臂II (4)的前端为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臂I(3)和钳臂II (4)的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齿纹,钳臂I (3)的齿纹与钳臂II (4)的齿纹相互啮合的形成引流条夹持部(6)。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条所述的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臂I (3)和钳臂II (4)后端开有用于引流条伸入的孔(4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I(1)与钳臂I (3)之间折弯成钝角,钳柄II (2)与钳臂II (4)之间折弯成钝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柄Ⅰ和钳柄Ⅱ,所述钳柄Ⅰ和钳柄Ⅱ前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钳臂Ⅰ和钳臂Ⅱ,钳臂Ⅰ和钳臂Ⅱ相互扣合形成引流条放置腔,将引流条沿钳臂方向放入引流条放置腔内,通过钳柄控制钳臂Ⅰ和钳臂Ⅱ扣合,然后伸至抽脂术区引流条需放置部位,再通过钳柄控制钳臂Ⅰ和钳臂Ⅱ张开一个小角度,即可顺利退出钳臂且将引流条留置于该部位,由于钳臂光滑狭长,因此,在吸脂较深部位置入引流条时方便快捷,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大大节约了放置时间和减少了组织损伤。文档编号A61B17/28GK202060831SQ201120093739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一鸣, 李翔, 樊东力, 毛彤春, 王韶亮, 赵映兰, 陈宇, 雷泽源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脂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柄Ⅰ(1)和钳柄Ⅱ(2),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Ⅰ(1)和钳柄Ⅱ(2)前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钳臂Ⅰ(3)和钳臂Ⅱ(4),钳臂Ⅰ(3)和钳臂Ⅱ(4)相互扣合形成引流条放置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亮赵映兰张一鸣樊东力雷泽源陈宇毛彤春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