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8079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包括断面呈“U”形的C柱外蒙皮、与C柱外蒙皮一侧连接的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两侧外壁与C柱外蒙皮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C柱下部加强件、一边与C柱外蒙皮的另一侧连接而另一边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连接的C柱内蒙皮、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连接的货箱连接件,其特征是:一断面呈倒“U”形的连接件的一侧外壁与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的底部与C柱外蒙皮之间设有间隙,该连接件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C柱下部加强件的和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固定连接,构成“口”字形的封闭腔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力的传递和能量耗散,从而降低了应力集中,提高了疲劳强度,降低了开裂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
技术介绍
为满足大、中城市中短途物流货运市场对微型货车的需求,研发半承载式车身的货车日益增多。如在微型货车的平台上重新设置了车架后部及悬架,通常把货箱边板与车身立柱连接以增加货车抗弯曲扭转能力,但同时给货箱柱体结构强度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强度分析发现,现有货车车身与货箱连接部位的C立柱结构出现高应力集中,结构强度低,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由于抗弯曲扭转强度弱,承受载荷时,C立柱内外蒙皮有张开的趋势; 此外,在C立柱与货箱的连接处容易出现焊点开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货车C立柱结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它能明显提高C柱的疲劳强度,并且与货箱连接牢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包括断面呈“U”形的C柱外蒙皮、与C 柱外蒙皮一侧连接的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两侧外壁与C柱外蒙皮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一边与C柱外蒙皮的另一侧连接而另一边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连接的C柱内蒙皮、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连接的货箱连接件,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断面呈倒“U”形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一侧外壁与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该连接件的另一侧与C柱下部加强件的和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固定连接,构成“ 口,,字形的封闭腔体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 C柱的疲劳强度。所述的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与货箱连接部位对应的螺栓孔,以便与货箱连接。所述的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一加强筋,该加强筋的一端位于两个螺栓孔之间,以增强货箱连接局部强度,使其连接可靠,不容易出现开裂现象。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 C柱的内部空间,改善了现有C柱空腔加强件半封闭结构外强内弱的缺陷,使C柱结构刚强度趋于连续,有利于力的传递和能量耗散,从而降低立柱的应力集中,提高了立柱的疲劳强度;通过优化C柱内部空腔结构,改善立柱受力状态,提高了立柱本身的刚强度,从而降低了立柱开裂风险,提高了货车车身疲劳耐久性能。通过对增加了立柱空腔内部“U”型连接件的车身疲劳强度分析,以及道路试验验证,发现货车立柱疲劳强度有了明显提高,满足了设计目标值。并通过多款车型验证,该立柱空腔内部结构形式不仅适用于该类货车C立柱,也适用于各类车的立柱空腔结构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C立柱轴测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IWB-B剖视放大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放大图; 图7为“U”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 C柱内蒙皮;2 — C柱外蒙皮;3 — C柱下部加强件;4 一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5 —原连接件加强件;6 —货箱连接件;7 —倒“U”形的连接件;8 —螺栓孔;9 -加强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现有C立柱结构和本专利技术作对比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现有C立柱,由C柱内蒙皮1、C柱外蒙皮2、C柱下部加强件3、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使用焊点连接而成,由于C柱下部加强件3加强与C柱外蒙皮2贴合焊接,只能加强外侧的强度,而C柱内蒙皮2厚度很薄又无加强结构,抗弯曲扭转强度弱。承受载荷时,立柱内外蒙皮有张开的趋势,现有货车C柱内蒙皮3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在货箱连接件6处出现焊点开裂现象;原连接件加强件5与C柱下部加强件3和侧围外蒙皮后段延长件4贴合焊接,以加强货箱连接支架局部强度。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包括断面呈“U”形的C柱外蒙皮2、与C柱外蒙皮一侧连接的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两侧外壁与C柱外蒙皮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3、一边与C柱外蒙皮2的另一侧连接而另一边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连接的C柱内蒙皮1、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 4连接的货箱连接件6 ;—断面呈倒“U”形的连接件7的一侧外壁与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该连接件7的另一侧与C柱下部加强件3的和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固定连接,构成“ 口,,字形的封闭腔体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 C柱的疲劳强度。在连接件7上设有两个与货箱连接部位对应的螺栓孔8,以便与货箱连接;在连接件7上设有一加强筋9,该加强筋的一端位于两个螺栓孔8之间。本专利技术新增断面呈倒“U”形的连接件7与原C柱下部加强件3开口相对布置,使用焊点进行刚性连接,由两个“U”结构共同构成“ 口”字形的封闭腔体结构。“口”字形结构的刚强度性能优良是工程运用中普遍采取的断面结构形式,特别适用于车立柱空腔梁结构,能有效提高立柱结构本身的抗弯曲、扭转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包括断面呈“U”形的C柱外蒙皮(2)、与C柱外蒙皮一侧连接的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两侧外壁与C柱外蒙皮(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3)、一边与C柱外蒙皮(2)的另一侧连接而另一边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连接的C柱内蒙皮(1)、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连接的货箱连接件(6),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断面呈倒“U”形的连接件(7),该连接件(7)—侧外壁与断面呈 “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该连接件(7)的另一侧与C柱下部加强件(3)的和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固定连接,构成“口”字形的封闭腔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件(7)上设有两个与货箱连接部位对应的螺栓孔(8),以便与货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件(7)上设有一加强筋(9),该加强筋的一端位于两个螺栓孔(8)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包括断面呈“U”形的C柱外蒙皮、与C柱外蒙皮一侧连接的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两侧外壁与C柱外蒙皮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C柱下部加强件、一边与C柱外蒙皮的另一侧连接而另一边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连接的C柱内蒙皮、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连接的货箱连接件,其特征是一断面呈倒“U”形的连接件的一侧外壁与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的底部与C柱外蒙皮之间设有间隙,该连接件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C柱下部加强件的和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固定连接,构成“口”字形的封闭腔体结构。本专利技术有利于力的传递和能量耗散,从而降低了应力集中,提高了疲劳强度,降低了开裂风险。文档编号B62D33/02GK102267497SQ20111012914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仕林, 毛显红, 肖攀, 陈启亮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货车车身立柱结构,包括断面呈“U”形的C柱外蒙皮(2)、与C柱外蒙皮一侧连接的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两侧外壁与C柱外蒙皮(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3)、一边与C柱外蒙皮(2)的另一侧连接而另一边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连接的C柱内蒙皮(1)、与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连接的货箱连接件(6),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断面呈倒“U”形的连接件(7),该连接件(7)一侧外壁与断面呈“U”形的C柱下部加强件(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该连接件(7)的另一侧与C柱下部加强件(3)的和侧围外蒙皮后部延长段(4)固定连接,构成“口”字形的封闭腔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显红陈启亮肖攀李仕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