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及精度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13191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及精度调整方法,精度调整机构结构是:在数控双轴转台台面的下方设有箱体,在箱体内安装有凸轮、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构成的凸轮副减速机构,凸轮输入轴两端分别设有前偏心轴承座、后偏心轴承座,在前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前轴承,在后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后轴承,前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前压板,前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前压盖,后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后压板,后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后压盖,在凸轮输入轴端部安装齿轮,箱体的端部用盖板封闭。调整方法:打开盖板,旋转数控双轴转台前后两侧的偏心轴承座,就可以调整凸轮副减速机构的中心距。本调整机构结构紧凑、简单;调整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双轴转台调整精度的机构及调整精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数控双轴转台在装配时,由于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等原因,数控双轴转台凸轮减速机构安装时会出现偏差,导致凸轮副中心距不能满足凸轮副啮合精度要求,而目前还没有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影响数控双轴转台传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双轴转台凸轮减速机构精度的调整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数控双轴转台台面的下方设有箱体,在箱体内安装由凸轮、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构成的凸轮副减速机构,凸轮分别与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啮合,凸轮输入轴两端分别设有前偏心轴承座、后偏心轴承座,在前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前轴承,在后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后轴承,前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前压板,前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前压盖,后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后压板,后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后压盖,在凸轮输入轴端部安装齿轮,箱体的端部用盖板封闭。一种采用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的精度调整方法,步骤如下打开盖板,通过旋转数控双轴转台两侧的偏心轴承座,改变轴承中心,调整凸轮啮合,进而改变凸轮副减速机构的中心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提供的精度调整机构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数控双轴转台箱体两侧,凸轮输入轴上分别设有前、后偏心轴承座,偏心轴承座外轴与内孔中心偏离,外轴与双轴数控转台轴孔相配合,实现偏心轴承座径向定位,并靠轴上法兰与压板配合实现轴向固定。使用时,打开盖板,旋转数控双轴转台两侧的偏心轴承座,就可以调整凸轮副减速机构的中心距。由于前、后偏心轴承座相互独立,可以根据凸轮减速机构预紧要求调整出不同要求的中心距。该调整机构结构紧凑、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因此几乎在所有使用轴承凸轮副机构的结构中,都可以使用,在五轴机床用数控双轴转台中使用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的偏心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切面图。图4为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的凸轮副减速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包括箱体4、凸轮15、凸轮输入轴3、凸轮输出轴14、 盖板13、齿轮12、前压板7和后压板5、前偏心轴承座1和后偏心轴承座10、前压盖8和后压盖11、前轴承2和后轴承9。在数控双轴转台台面6的下方设有箱体4,在箱体4内安装有凸轮15、凸轮输入轴3、凸轮输出轴14构成的凸轮副减速机构,凸轮15分别与凸轮输入轴3、凸轮输出轴14啮合,凸轮输入轴3两端分别设有前偏心轴承座1、后偏心轴承座10,在前偏心轴承座1上安装前轴承2,在后偏心轴承座10上安装后轴承9,前偏心轴承座1外沿处安装有前压板7,前偏心轴承座1内设有前压盖8,后偏心轴承座10外沿处安装有后压板 5,后偏心轴承座10内设有后压盖11,在凸轮输入轴3的端部安装齿轮12,箱体4的端部用盖板13封闭。其中前偏心轴承座1、后偏心轴承座10的外轴与内孔中心偏离,外轴与双轴数控转台轴孔相配合,实现偏心轴承座径向定位,并靠轴上法兰与压板配合实现轴向固定。一种采用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的精度调整方法,步骤如下需要调整凸轮副减速机构中心距时,首先打开防护板和盖板13,利用工具旋转前偏心轴承座1和后偏心轴承座10,使其旋转一定的角度,此时,前轴承2和后轴承9的位置也会变化,由于凸轮输入轴在法向方向如图4有椎角,装在轴承上的凸轮输入轴3的位置就会随之变化,改变凸轮副减速机构中心距的大小。从0° -180°旋转数控双轴转台两侧的偏心轴承座,就可以调整凸轮副减速机构中心距,通过改变凸轮输入轴3与凸轮输出轴14的中心距离,减小凸轮15 与凸轮输入轴3的啮合间隙。保证凸轮15与凸轮输入轴3啮合间隙最小。前偏心轴承座1和后偏心轴承座10相互独立,可以根据凸轮副减速机构预紧要求调整出不同要求的中心距。权利要求1.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数控双轴转台台面的下方设有箱体, 在箱体内安装由凸轮、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构成的凸轮副减速机构,凸轮分别与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啮合,凸轮输入轴两端分别设有前偏心轴承座、后偏心轴承座,在前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前轴承,在后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后轴承,前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前压板, 前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前压盖,后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后压板,后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后压盖,在凸轮输入轴端部安装齿轮,箱体的端部用盖板封闭。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的精度调整方法,步骤如下打开盖板,通过旋转数控双轴转台前后两侧的偏心轴承座,改变轴承中心,调整凸轮啮合,进而改变凸轮副减速机构的中心距离。全文摘要,精度调整机构结构是在数控双轴转台台面的下方设有箱体,在箱体内安装有凸轮、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构成的凸轮副减速机构,凸轮输入轴两端分别设有前偏心轴承座、后偏心轴承座,在前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前轴承,在后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后轴承,前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前压板,前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前压盖,后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后压板,后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后压盖,在凸轮输入轴端部安装齿轮,箱体的端部用盖板封闭。调整方法打开盖板,旋转数控双轴转台前后两侧的偏心轴承座,就可以调整凸轮副减速机构的中心距。本调整机构结构紧凑、简单;调整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文档编号B23Q1/44GK102267054SQ20111018268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刘文斌, 刘春时, 李焱, 李翔宇, 杨济森, 林剑峰, 柳耀阳, 谢志坤, 郭宏伟, 马晓波, 高秀峰 申请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双轴转台精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数控双轴转台台面的下方设有箱体,在箱体内安装由凸轮、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构成的凸轮副减速机构,凸轮分别与凸轮输入轴、凸轮输出轴啮合,凸轮输入轴两端分别设有前偏心轴承座、后偏心轴承座,在前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前轴承,在后偏心轴承座上安装后轴承,前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前压板,前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前压盖,后偏心轴承座外沿处安装有后压板,后偏心轴承座内设有后压盖,在凸轮输入轴端部安装齿轮,箱体的端部用盖板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耀阳刘春时林剑峰李焱李翔宇马晓波高秀峰郭宏伟杨济森刘文斌谢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