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08951 阅读:4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用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存在的实际容量过低、循环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稀土掺杂的磷酸锰锂正极材料是以锂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氟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该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用化学式LiZnxMn1-x(PO4)(1-y)F3y/C表示,其中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用的。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学电源特别是二次电池的用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长寿命、低成本、污染小等特点,使得它在新兴的高技术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 无绳电动工具和摄象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国防工业、电动汽车、空间技术等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以材料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和动力,钴酸锂是目前大规模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钴酸锂对环境污染较大,安全性能差,钴酸锂正极材料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要求。近年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正交晶系的橄榄石型结构,理论容量为170 mAh/g,具有较好的常温和高温稳定性、极好的安全性能、低廉的成本和优良的环保性能,有望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型正极材料,但是该材料的电压较低,其放电电位只有3. 4伏,因此能量密度不高。磷酸锰锂具有与磷酸铁锂相同的橄榄石结构,都属于正交晶系,而且它们的理论容量也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是以锂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氟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该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用化学式LiZnxMn1-x(PO4)(1-y)F3y/C表示,其中0(x≤0.2,0(y≤0.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是以锂源化合物、锌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氟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该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用化学式 LiZnxMrvx(PO4) (1_y)F3y/C 表示,其中 0<x ^ 0. 2,0<y ^ 0. 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源化合物选自氧化锌、氢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草酸锌、乙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源化合物选自氟化铵、氟化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源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锂、碳酸锂、乙酸锂、草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源化合物选自二价锰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锌和氟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源化合物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正勇邹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