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放线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411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地放线滑车,包括车架(1)、转动安装于车架(1)上的放线滑轮(2)、拉簧(3)和均为导体的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接地线(7),车架(1)主要由左右两个立柱(1-1)和固定连接于立柱(1-1)顶端的吊板(1-2)组成,拉簧(3)一端连接于立柱(1-1),另一端与回转臂(6)连接,回转臂(6)铰接于立柱(1-1),接地轮(4)在架线放线施工中与导线(8)接触,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接地线(7)依次连接,接地线(7)接地。该接地放线滑车在电力架线放线过程中能自动将导线上产生的感应电流释放到大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架线放线
,具体涉及一种接地放线滑车
技术介绍
放线滑车是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导线进行架设和展放的专用设备,当施工导线在平行接近或跨越其他带电线路,或在双回路电力线路中一个回路带电而另一回路作停电施工时,施工导线上会产生电磁感应电流。而现有技术的放线滑车为了保护被施工导线,多采用尼龙放线滑轮或轮槽包覆橡胶等绝缘材料的铝轮,使导线上的感应电流不能被导入大地,这不但由于导线导电而影响了架线施工,而且由于人体是导体,故施工人员触碰带电导线会使电流流过人体从而对人体造成人身伤害,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电力架线放线过程中能自动将导线上产生的感应电流释放到大地的接地放线滑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地放线滑车,包括车架、转动安装于车架上的放线滑轮,车架主要由左右两个立柱和固定连接于立柱顶端的吊板组成,该接地放线滑车还包括拉簧和均为导体的接地轮、接地轮轴、回转臂、接地线,所述拉簧一端连接于立柱,另一端与回转臂连接,所述接地轮在架线放线施工中与导线接触,所述回转臂铰接于立柱,所述接地轮、接地轮轴、回转臂、接地线依次连接,所述接地线接地。该接地放线滑车的使用过程为:导线穿过该接地放线滑车的吊板及两侧立柱之间,压在放线滑轮上,同时压在接地轮上,拉簧的拉力带动接地轮跟随回转臂进行以回转臂与立柱铰接点为支点的角度微调,使导线紧贴于接地轮,接地线另一端接地,其他与现有技术的普通放线滑车放线施工一致。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接地放线滑车在施工过程中,导线压在接地轮上,拉簧的拉力带动接地轮进行一定角度的微调,使导线紧贴于接地轮,接地轮、接地轮轴、回转臂、接地线依次连接,接地线接地,接地轮、接地轮轴、回转臂、接地线均为导体,所以导线上的感应电流可经接地轮、接地轮轴、回转臂和接地线,最后自动释放到大地,从而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并确保架线放线顺利进行。该接地放线滑车使用简单,安装方便。另外,接地轮套在接地轮轴的结构使接地轮可以接地轮轴为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导线和接地轮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保护导线不受磨损。所述接地轮套在接地轮轴上,所述回转臂为左右两个,所述接地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回转臂上,其中一个回转臂与接地线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接地轮可以接地轮轴为轴自由转动,有利于使导线紧贴于接地轮,并且接地轮、接地轮轴、回转臂、接地轮顺次连接,使导线上感应电流顺利传到接地线。所述回转臂由长臂和短臂焊接而成,短臂两端各有一个用于固定拉簧的固定点。回转臂两边各有一个拉簧固定点,使拉簧既可以在左侧拉动回转臂,又可以在右侧拉动回转臂,满足不同施工要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接地放线滑车架设导线后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接地放线滑车架设导线后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其中:1、车架;1-1、立柱;1-2、吊板;2、放线滑轮;3、拉簧;4、接地轮;5、接地轮轴;6、回转臂;6-1、长臂;6-2、短臂;6-3、固定点;7、接地线;8、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接地放线滑车包括车架1、可转动安装于车架1上的放线滑轮2,车架1主要由左右两个立柱1-1和固定连接于立柱1-1顶端的吊板1-2组成。这是现有技术中放线滑车的基本结构,由左右两个立柱1-1和吊板1-2固定连接组成车架1的基本框架,放线滑轮2通过套在一个固定连接于两侧立柱1-1的轮轴上实现可转动功能。本技术接地放线滑车还包括拉簧3、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5、接地线7,所述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接地线7均为导体,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接地线7依次连接。本实施例中,接地轮4由铝材料制成,接地轮轴5和回转臂6由钢材料制成,接地线7由铜材料制成。当然,这些部件也可以采用适合运用、符合经济价值的其他导电材料来制备。所述回转臂6铰接于立柱1-1。所述回转臂6由长臂6-1和短臂6-2焊接而成,为左右两个。长臂6-1为长条形状,长臂6-1一端铰接于立柱1-1上,另一端与接地轮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回转臂6的长臂6-1将接地轮轴5固定住,即接地轮轴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回转臂6上。在长臂6-1偏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一短臂6-2,短臂6-2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固定点6-3,用于固定拉簧3,拉簧3与短臂6-2为可拆式连接。所述拉簧3一端连接于立柱1-1,另一端与回转臂6连接。所述拉簧3也为左右两个,一端固定连接于回转臂6上短臂6-2的其中一个固定点6-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1-1上。拉簧3与立柱1-1连接的位置在回转臂6与立柱1-1连接位置的上方。拉簧3具有一定的可伸缩性,为普通市购商品。所述接地轮4在架线放线施工中与导线8接触。接地轮4套在接地轮轴5上,可以接地轮轴5为轴进行转动,这样当接地轮轴5跟随回转臂6进行一定角度微调时接地轮4与导线8的相对位置保持相对不变,从而防止导线8受到磨损。所述接地线7接地。接地线7一端与任意一个回转臂6的长臂6-1固定连接,另一端接地。本实施例中,接地具体为将接地线7的另一端与已接地的铁塔本体连接。图1所示的该接地放线滑车,其回转臂6的位置状态为竖直位于立柱1-1两侧。图2所示的该接地放线滑车,其回转臂6的位置状态为倾斜于立柱1-1右侧。利用该接地放线滑车将导线上感应电流释放到大地的过程为:如图2所示,导线8穿过该接地放线滑车的吊板1-2及两侧立柱1-1之间,压在放线滑轮2上,同时压在接地轮4上,拉簧3的拉力带动回转臂6、接地轮轴5和接地轮4,使导线8紧贴在接地轮4上,接地线7另一端与已接地的铁塔本体连接,其他与普通放线滑车放线施工一致。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接地线7均可导电,导线8上的感应电流经依次连接的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和接地线7,自动释放到大地,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确保架线顺利进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拉簧3与回转臂6的短臂6-2右端的固定点6-3连接,此时回转臂6位于车架1右侧,而导线8为从左侧向右进行架设。而当导线8需要从右至左进行架设的时候,可通过将拉簧3固定安装于短臂6-2左端的固定点6-3从而将回转臂6和接地轮4的位置变换到车架1左侧来实现。以上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和进一步解释,而不是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放线滑车,包括车架(1)、转动安装于车架(1)上的放线滑轮(2),车架(1)主要由左右两个立柱(1-1)和固定连接于立柱(1-1)顶端的吊板(1-2)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簧(3)和均为导体的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接地线(7),所述拉簧(3)一端连接于立柱(1-1),另一端与回转臂(6)连接,所述回转臂(6)铰接于立柱(1-1),所述接地轮(4)在架线放线施工中与导线(8)接触,所述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6)、接地线(7)依次连接,所述接地线(7)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放线滑车,包括车架(1)、转动安装于车架(1)上的放线滑轮(2),
车架(1)主要由左右两个立柱(1-1)和固定连接于立柱(1-1)顶端的吊板(1-2)组
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簧(3)和均为导体的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臂
(6)、接地线(7),所述拉簧(3)一端连接于立柱(1-1),另一端与回转臂(6)连接,
所述回转臂(6)铰接于立柱(1-1),所述接地轮(4)在架线放线施工中与导线(8)
接触,所述接地轮(4)、接地轮轴(5)、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弓方孔承吴秀民蔡恩伟陈家伦王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宁波东方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