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系统是由氢和氧产生电能的装置,能够得到高发电效率。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特征,列举有如下等特征由于是不像以往的发电方式那样经过热能或动能的过程的直接发电,因此即使为小规模也能期待高的发电效率;由于氮化合物等的排出少,噪音和振动小,因此环境性良好。如此,由于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有效利用燃料具有的化学能, 并具有有益于环保的特性,因此能期待作为担负21世纪的能量供给系统,从航天用到机动车用、便携设备用,从大规模发电到小规模发电,作为能够使用于各种用途的将来有前景的新发电系统引起注目,朝向实用化而正式进行技术开发。以往,已知有将作为燃料气体的氢与燃料电池主体分别收容的容器和搭载有该容器的燃料电池系统(参照专利文献1 3)。收容氢的容器例如具备能够吸收储藏、放出氢的储氢合金。并且,该容器通过利用储氢合金对氢进行吸收储藏而将氢收容在容器内,并且通过从储氢合金放出氢而能够向燃料电池供给氢。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8-11573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309456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26683号公报储氢合金在氢吸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燃料收容部,其至少具有两个收容部,且该两个收容部配置成相互热相接,其中,该两个收容部用于收容对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氢进行储存的储氢合金;燃料电池,其配置成与所述两个收容部中的一方的收容部热相接;放出调节部,其能够切换抑制状态和开放状态,该抑制状态是抑制来自所述两个收容部中的另一方的收容部的氢放出的状态,该开放状态是解除了该抑制状态的状态;控制部,其用于根据从检测所述另一方的收容部内的温度用的温度检测装置得到的信息来控制所述放出调节部,以使在所述另一方的收容部内的温度小于规定温度时使所述放出调节部成为所述抑制状态,并在所述另一方的收容部内的 ...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5.27 JP 2010-121788;2011.03.28 JP 2011-07076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燃料收容部,其至少具有两个收容部,且该两个收容部配置成相互热相接,其中,该两个收容部用于收容对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氢进行储存的储氢合金;燃料电池,其配置成与所述两个收容部中的一方的收容部热相接; 放出调节部,其能够切换抑制状态和开放状态,该抑制状态是抑制来自所述两个收容部中的另一方的收容部的氢放出的状态,该开放状态是解除了该抑制状态的状态;控制部,其用于根据从检测所述另一方的收容部内的温度用的温度检测装置得到的信息来控制所述放出调节部,以使在所述另一方的收容部内的温度小于规定温度时使所述放出调节部成为所述抑制状态,并在所述另一方的收容部内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使所述放出调节部成为所述开放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 所述燃料收容部至少具有第一 第三收容部,所述第一 第三收容部中,第一收容部及第二收容部配置在最外侧,第三收容部配置成在第一收容部与第二收容部之间与第一收容部及第二收容部热相接,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具备配置成一方与所述第一收容部热相接且另一方与所述第二收容部热相接的一对燃料电池,所述放出调节部能够切换抑制状态和开放状态,该抑制状态是抑制来自所述第三收容部的氢放出的状态,该开放状态是解除了该抑制状态的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从用于检测第三收容部内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得到的信息来控制所述放出调节部,以使在第三收容部内的温度小于规定温度时使所述放出调节部成为所述抑制状态,在第三收容部内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时使所述放出调节部成为所述开放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 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分配流路,其用于从所述第三收容部向所述第一收容部及所述第二收容部中的至少一方供给氢;流路切换部,其用于切换主流路和所述分配流路,该主流路用于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