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遥控动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8707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由电路板、遥控接收电路、电动机、摆臂、蜗杆和滑块构成,遥控信号接收电路通过电动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套设在蜗杆上的滑块做直线运动,滑块推动摆臂中的输入臂,摆臂以调节杆为轴转动,摆臂中的动作臂带动与其相连的动作部件,实现目标动作。两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多相位多方向转动,可分别带动两个以上数目的动作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一个装置实现多重控制功能。直接利用电位器的侧边作为滑块导槽,使安装更为简便。在蜗杆的一端端面设置工具驱动槽,可借助工具旋转蜗杆以通过轴承支架,方便了产品组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航模,特别是一种航模遥控动作组件。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航模中均设置有遥控动作装置,遥控动作装置由遥控信号接收电路、 电动机、蜗杆传动装置和一个摆臂构成,摆臂与航模的舵、或者减速板、或者襟翼等动作部件连接,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动作信号时,通过电动机、蜗杆传动装置驱动摆臂摆动, 实现目标动作。但是,一个摆臂只能与一个动作部件连接,可实现的控制功能较弱。同时, 蜗杆传动装置需要一个安装导槽的配合才能安装到电路上,加工过程复杂,此外,蜗杆较为精细,安装蜗杆时难以推进到安装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模遥控动作组件,所述的这种航模遥控动作组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航模的遥控动作装置内摆臂可实现控制功能较弱、加工过程复杂、蜗杆时难以推进到安装位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这种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由电路板、遥控接收电路、电动机、摆臂、蜗杆和滑块构成,所述的遥控接收电路和电动机均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上,所述的蜗杆通过两端的轴承支架设置在电路板上,遥控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的控制端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蜗杆连接,所述的滑块通过内螺纹套设在蜗杆上,遥控接收电路中包括有一个电位器,所述的电位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杆,其中,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一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动作臂的内端均与输入臂的内端连接,动作臂与输入臂的连接部与所述的调节杆垂直并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动作臂之间均设置有大于O度并小于360度的夹角,所述的滑块与输入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臂中沿轴向设置有长槽,所述的滑块的上端位于所述的长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一个以上的动作臂构成,所述的输入臂与任意一个所述的动作臂之间呈任意角度连接,输入臂的长度与任意一个动作臂的长度之间存在任意差异。进一步的,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一个动作臂构成,所述的输入臂和动作臂呈直线型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两个动作臂构成,所述的输入臂和两个动作臂呈Y型连接。或者,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三个动作臂构成,所述的输入臂和三个动作臂呈十字型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臂和动作臂呈星型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臂和动作臂设置在同一平面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动作臂上设置有一个以上数目的牵引件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电位器的外形呈四方体,所述的蜗杆与滑块均设置在电位器的一个侧面外,蜗杆的轴向与电位器的这个侧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的电位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孔,所述的调节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的调节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蜗杆的一端端面内设置有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遥控信号接收电路通过电动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套设在蜗杆上的滑块做直线运动,滑块推动摆臂中的输入臂,摆臂以调节杆为轴转动,摆臂中的动作臂带动与其相连的动作部件,实现目标动作。一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多相位多方向转动,可分别带动一个以上数目的动作部件。蜗杆通过两端的轴承支架直接安装在电位器的一个侧边外,滑块在电位器的这个侧边上移动,无需另外设置导槽构件。摆臂转动时,作为摆臂轴的调节杆同时调节电位器,将摆臂位置通过电信号传递反馈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蜗杆的一端端面内的槽作为安装时的工具驱动槽,可呈一字型、或者十字型、或者内六角型,在安装时,可借助工具旋转蜗杆以通过轴承支架。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在遥控动作组件中的摆臂中增加设置了至少一个动作臂,两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多相位多方向转动, 可分别带动两个以上数目的动作部件,以一个装置实现多重控制功能。直接利用电位器的侧边作为滑块导槽,使安装更为简便。在蜗杆的一端端面设置工具驱动槽,可借助工具旋转蜗杆以通过轴承支架,方便了产品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的正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的左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由电路板1、遥控接收电路、电动机2、摆臂3、蜗杆4和滑块5构成,所述的遥控接收电路和电动机2均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1上,所述的蜗杆4通过两端的轴承支架6设置在电路板1上,遥控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2的控制端连接,电动机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 与蜗杆4连接,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所述的滑块5通过内螺纹套设在蜗杆4上, 遥控接收电路中包括有一个电位器9,所述的电位器9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杆10,其中,所述的摆臂3由一个输入臂31和一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32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动作臂32的内端均与输入臂31的内端连接,动作臂32与输入臂31的连接部与所述的调节杆10垂直并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块5与输入臂31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臂31中沿轴向设置有长槽33,所述的滑块5的上端位于所述的长槽33内。进一步的,摆臂3由一个输入臂31和一个以上的动作臂32构成,输入臂31与任意一个动作臂32之间可呈任意角度连接,输入臂的31长度与任意一个动作臂32的长度之间可存在任意差异。进一步的,摆臂3由一个输入臂31和一个动作臂32构成,输入臂31和动作臂32呈直线型连接。或者,摆臂3由一个输入臂31和两个动作臂32构成,输入臂31和两个动作臂32 呈Y型连接、或者T型连接。或者,摆臂3由一个输入臂31和三个动作臂32构成,输入臂31和三个动作臂32呈十字型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臂31和动作臂32设置在同一平面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动作臂3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数目的牵引件连接孔34。进一步的,所述的电位器9的外形呈四方体,所述的蜗杆4与滑块5均设置在电位器9的一个侧面外,蜗杆4的轴向与电位器9的这个侧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的电位器9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孔,所述的调节杆10的一端插入所述的调节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蜗杆4的一端端面内设置有槽41。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遥控信号接收电路通过电动机2驱动蜗杆4转动,蜗杆4 驱动套设在蜗杆4上的滑块5做直线运动,滑块5推动摆臂3中的输入臂31,摆臂3以调节杆10为轴转动,摆臂3中的动作臂32带动与其相连的动作部件,实现目标动作。两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32多相位多方向转动,可分别带动两个以上数目的动作部件。蜗杆4通过两端的轴承支架6直接安装在电位器9的一个侧边外,滑块5在电位器9的这个侧边上移动,无需另外设置导槽构件。摆臂3转动时,作为摆臂轴的调节杆10同时调节电位器9,将摆臂3的位置通过电信号传递反馈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蜗杆4的一端端面内的槽41作为安装时的工具驱动槽,可呈一字型、或者十字型、或者内六角型,在安装时,可借助工具旋转蜗杆4以通过轴承支架6。本实施例中,电动机2设置在一个包壳21内,包壳21通过螺钉22连接在电路板1的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由电路板、遥控接收电路、电动机、摆臂、蜗杆和滑块构成,所述的遥控接收电路和电动机均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上,所述的蜗杆通过两端的轴承支架设置在电路板上,遥控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的控制端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蜗杆连接,所述的滑块通过内螺纹套设在蜗杆上,遥控接收电路中包括有一个电位器,所述的电位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一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动作臂的内端均与输入臂的内端连接,动作臂与输入臂的连接部与所述的调节杆垂直并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动作臂之间均设置有大于0度并小于360度的夹角,所述的滑块与输入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模遥控动作组件,由电路板、遥控接收电路、电动机、摆臂、蜗杆和滑块构成, 所述的遥控接收电路和电动机均设置在所述的电路板上,所述的蜗杆通过两端的轴承支架设置在电路板上,遥控接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的控制端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蜗杆连接,所述的滑块通过内螺纹套设在蜗杆上,遥控接收电路中包括有一个电位器,所述的电位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一个以上数目的动作臂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动作臂的内端均与输入臂的内端连接,动作臂与输入臂的连接部与所述的调节杆垂直并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动作臂之间均设置有大于ο度并小于360度的夹角,所述的滑块与输入臂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遥控动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臂中沿轴向设置有长槽,所述的滑块的上端位于所述的长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模遥控动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由一个输入臂和一个以上的动作臂构成,所述的输入臂与任意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嘉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利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