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8682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气囊装置,包括卷曲或折叠为大致管体形状的气囊(1),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气囊(1)的管体形状的垂片(2),其中,垂片(2)在端部段(7、8)处设有固定件(3、4),端部段(7、8)通过固定件(3、4)可相互连接,且固定件(3、4)设计为从相对边缘向垂片(2)中延伸的狭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充气式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充气式气囊可用于车辆,例如用于乘坐者的侧面保护的帘式气囊。在撞车情况中, 帘式气囊充气膨胀,并覆盖侧面窗户的内表面以及车辆结构的支柱,从而防止乘客直接撞击在车辆的这些部件上,或防止乘客在窗户打开时飞出窗外。在帘式气囊充气前,气囊本身卷曲或折叠成大致管体形状,这确保了帘式气囊能够固定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如位于车顶板之下。帘式气囊通过多个垂片(tab)固定为大致管体形状,所述垂片还用于将帘式气囊装置固定至车辆结构。垂片本身设计成纺织带,并在该垂片的相对端部段设置有两个固定开口。在帘式气囊卷曲或折叠成管体形状后,所述垂片环绕在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上,使得所述端部段相互重叠同时使固定开口对齐。在第二步中,通过在固定开口内插入固定组件,使所述垂片的端部段相互固定,该固定组件还用于实现帘式气囊装置最终在车辆上的固定。由于该帘式气囊在车辆结构上的固定以及管体形状固定均由固定开口内相同的固定组件来实现,因此该帘式气囊的管体形状的紧密性就取决于固定开口的位置。由于固定开口需要位于预定的位置,而该位置依赖于车辆结构的单独设计,所以当帘式气囊装置需要安装在一个狭小的安装空间内时,该帘式气囊不能根据需要以紧密的卷固定。有些情况中, 车辆结构处的固定点高于安装空间内设置的卷曲或折叠的气囊,以致无法实现该气囊的管体形状的紧密固定。例如由DE 102006058737B4可知充气式气囊装置的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其包含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全部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为紧密的管体形状且易于装配的充气式气囊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气式气囊装置,其包括卷曲或折叠成大致管体形状的气囊,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气囊管体形状的垂片,其中,垂片的端部段设有固定件,通过固定件,所述端部段能够相互连接,且固定件设计为从相对边缘向垂片中延伸的狭缝。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垂片实现气囊的管体形状的固定,且该固定不依赖于在车辆结构处的固定。而且,通过将端部段侧向弯曲并通过狭缝将端部段插入彼此,所述狭缝确保了不需要附加的固定组件或工具的便捷装配。此外,本专利技术建议将固定件间隔设置,该间隔约等于该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的横截面的圆形的周长。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的圆形横截面由该气囊的卷曲或折叠过程限定。 本专利技术所建议的固定件的设置确保了卷曲后的管体形状的尽可能紧密的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建议,所述垂片的端部段具有两个固定开口,通过将所述垂片环绕在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上并将两个端部段重叠,所述两个固定开口对齐,并且固定组件可插入其中,从而实现该气囊装置在车辆结构上的固定,其中固定件设置在两个固定开口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垂片还用于实现气囊装置在车辆结构上的固定,其中气囊的管体形状的固定不依赖于气囊装置在车辆结构上的固定。充气式气囊装置的固定通过两步来实现第一步,通过端部段中的固定件连接垂片的端部来固定帘式气囊的管体形状;第二步,将固定组件插入固定开口,并通过对应的开口中的固定组件将充气式气囊装置固定在车辆结构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当气囊充气膨胀时,一个端部段可从固定组件或垂片处释放,该释放的端部段中的狭缝要长于没有从固定组件处释放的端部段上的狭缝。所述没有从固定组件或垂片处释放的端部段还具有在充气过程中及充气后将气囊保持就位的附加功能。因此,将该段中的狭缝设计的更短是有利的,使得该端部段比释放的段较轻微地弱化。并且,本专利技术建议将至少一个狭缝的长度设计为至少为垂片的单个端部段的宽度的一半。所建议的狭缝尺寸的优点在于,垂片的端部段可插入彼此至一定程度,使得垂片的插入部分的总宽度相当于垂片的单个端部段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当垂片将帘式气囊固定为管体形状时,在垂片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覆盖固定开口的耳片(lug)。在操作人员将该帘式气囊装置安装到车辆上时,该耳片可起到防护作用。操作人员不必与固定组件直接接触就可以向固定组件施加压力,从而固定该气囊装置。因此,因固定组件的锐利边缘而受伤的风险降低了。而且,固定组件本身在意外释放或其它外部机械负荷时可以受到保护。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建议,所述耳片包括狭缝,所述狭缝与垂片上的一个狭缝对齐。耳片上的狭缝能够固定该耳片并防止耳片妨碍装配过程。当垂片固定在充气式气囊上时,装配过程可以进一步优化。垂片的固定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接缝来实现,使得该垂片预先固定在充气式气囊的预定位置上。所述固定设置在预定位置,使得该垂片在气囊卷曲过程后定位于特定位置,在该位置,通过将垂片的端部段环绕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并通过附加固定件固定所述端部段,帘式气囊的管体形状的固定能够在一个步骤中实现。由于垂片预先固定,因此不需要对垂片进行特别的调整,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简化。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端部段包括邻近端部段设置且折叠在所述端部段上的附加段。所述附加段在固定件区域加固所述垂片。所述垂片由此在叠合后包括多层,并且在端部段处更厚。附图说明下面将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详细描述见附图,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垂片的充气式气囊的截面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垂片固定为管体形状的充气式气囊的截面图;图3为替代方案中的垂片。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充气帘式气囊装置的截面,其中所述充气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卷曲或折叠成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以及用于将该气囊装置固定在车辆结构(未示出)上的垂片2。 充气帘式气囊1的长度与单个车辆中隔间的几何形状相适应,卷曲状态下的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的直径取决于可用安装空间的大小和帘式气囊1本身的尺寸。垂片2设计为矩形纺织带,其具有两个宽度为“W”的端部段7和8。在端部段7和 8中设有两个固定开口 5和6、以及两个设计为狭缝形式,且从相对侧边缘向垂片2中垂直延伸的附加固定件3和4。该狭缝的尺寸满足狭缝长度“L”至少是垂片2的单个端部7和 8的宽度“W”的一半。固定件3和4位于固定开口 5和6之间,且相互间隔为“D”。而且, 垂片2的一侧表面7a处设有耳片9 (同时参见图2),耳片9包括与端部段7中的狭缝对齐的狭缝9a。在本实施例中,附加固定件3和4由狭缝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任何能够在垂片 2的端部段7和8之间建立连接的其它固定件来实现。在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的卷曲过程之后,垂片2环绕帘式气囊1,并且通过将端部段7和8的狭缝彼此插入,使端部段7和8固定至彼此,并将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固定为如图2所示的卷曲状态。狭缝的长度“L”即是端部段7和8允许插入的长度,插入的端部段7和8最终的总宽度与单独一个端部段7或8的宽度“W”一致。由于附加固定件3和 4位于开口 5和6之间,因此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能够比先前已知的方案中固定地更紧。 附加固定件3和4之间的距离“D”约等于卷曲的管状帘式气囊1的横截面所限定的圆形的周长。因此,能够将卷曲过程后的帘式气囊1固定为具有预定截面直径的管体形状。耳片9还设有插入其它狭缝之一的狭缝9a,使得耳片9也能够通过固定件3和4 靠近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固定。充气帘式气囊装置的固定最终通过固定组件10(例如卡钉(clip)组件)实现,所述固定组件10插入开口 5和6并安装在车辆结构处相应的开口中。固定组件10被耳片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气囊装置,其包括卷曲或折叠成大致管体形状的气囊(1)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气囊(1)的管体形状的垂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片(2)在端部段(7、8)处设有固定件(3、4),所述端部段(7、8)通过所述固定件(3、4)能够互相连接,以及所述固定件(3、4)设计为从相对边缘向所述垂片(2)中延伸的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5.12 DE 102010020444.71.一种充气式气囊装置,其包括卷曲或折叠成大致管体形状的气囊(1)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气囊(1)的管体形状的垂片O),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片( 在端部段(7、8)处设有固定件(3、4),所述端部段(7、8)通过所述固定件 (3,4)能够互相连接,以及所述固定件(3、4)设计为从相对边缘向所述垂片( 中延伸的狭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4)以间隔(D) 设置,所述间隔(D)约等于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的横截面的圆形的周长。3.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充气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片( 在所述端部段(7、8)具有两个附加的固定开口(5、6),通过将所述垂片( 环绕管体形状的帘式气囊(1)并重叠所述两个端部段(7、8),所述两个附加的固定开口(5、6)对齐,并且,固定组件(10)可插入所述两个附加的固定开口(5、6)中,以将气囊装置固定到车辆结构,且固定件(3、4)设置在所述垂片(2)处的所述固定开口(5、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囊(1)充气时,一个端部段(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罗尔·贝克尔托马斯·兰德奎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