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639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信号端子可高速传输信号,且可进行与支承端子之间的位置选择及变更。信号端子(20)形成朝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位置形成有接触部(22)和连接部(21)的臂状构件,支承端子(30)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位置形成有接触部(32)与连接部(31)的臂部(30A),除了该臂部之外,还具有相对于扁平型导体位于该臂部的相反一侧的支承臂部(35)、在端子槽内将该支承臂部与所述臂部予以连结的连结部(34),在所述支承臂部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将用来对扁平型导体加压的可动构件(50)支承成可转动的支承部(36),所述信号端子(20)和支承端子(30)在接触部与连接部之间的部分具有朝端子槽(18)的对应固定部(19)压入的被固定部(23)、(33),所述端子槽形成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均能选择性地插入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扁平型导体,已知有可挠性基板(FPC)、扁平型电缆(FFC)等。该扁平型导体的导线紧密排列,所以通常使用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多极电连接器。多极电连接器为了将端子对应于上述扁平型导体紧密排列,将保持金属板的平坦板面所制成的端子在与板面成直角方向排列。作为这种连接器,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保持上述板面所制成的端子由信号端子(信号接点) 和支承端子(支承接点)所构成。支承端子将用来按压扁平型导体的可动构件(操作构件) 支承成可转动。在专利文献1中,信号端子和支承端子制成不同的形状。为了适合进行高速信号传输,信号端子形成臂状构件,将与扁平型导体接触的接触部和与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连接部连结成大致直线状,除了与壳体的端子槽卡定的突起以外,在上述接触部与连接部之间没有突出或延伸的部分。藉此,能减少G(千兆)bps带的高速传输时截线(stub) 的影响。另一方面,支承端子的接触部和连接部在局部形成与信号端子相同的形状,而其它大部分形成与信号端子不同的形状。也就是说,形成上述臂状构件的信号端子仅在接触部和连接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信号端子和支承端子是保持金属板的平坦板面所制成的,朝壳体的端子槽插入,并在与所述板面成直角的方向上排列保持,所述信号端子具有用来与朝前方插入壳体的收容部的扁平型导体接触的接触部、用于在壳体外朝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信号端子形成朝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位置形成有接触部和连接部的臂状构件,支承端子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位置形成有接触部和连接部的臂部,除了该臂部之外,还具有相对于扁平型导体位于该臂部的相反一侧的支承臂部、在端子槽内将该支承臂部与所述臂部予以连结的连结部,在所述支承臂部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将用来对扁平型导体加压的可动构件支承成可转动的支承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3.31 JP 2010-0808521.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信号端子和支承端子是保持金属板的平坦板面所制成的,朝壳体的端子槽插入,并在与所述板面成直角的方向上排列保持,所述信号端子具有用来与朝前方插入壳体的收容部的扁平型导体接触的接触部、用于在壳体外朝电路基板焊接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信号端子形成朝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位置形成有接触部和连接部的臂状构件,支承端子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位置形成有接触部和连接部的臂部,除了该臂部之外,还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悠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