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建专利>正文

行走木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506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行走木马,其结构特征在于由把柄、坐板、前腿、后腿、前后腿拉簧,前后圆弧脚,前后圆弧脚弹簧,前后腿限距杆等组成,把柄固定在坐板前端,坐板由前后腿支撑并可作圆弧运动,限距杆是限制调整两腿之间最大最小距离的,脚板呈现圆弧体,便于前后摇摆,前脚与后脚有限制超越极限的反作用力弹簧,拉簧是在前后腿不负重时将其拉回到前限距杆的。当使用时,将作用力向前,同时重心也位于前腿,由于前脚呈圆弧体可以向前倾斜,当到达极限时倾斜运动受到阻止。(此刻后腿不负重离开地面被拉簧拉到前限距杆处),在加上反作用力弹簧的反弹,此时前腿与坐板角度发生变化,由原来靠近前限距杆开始向后限距杆移动直至被阻档(图2),这时,作用力开始向后,重心也移位、过于后腿支撑点,由于后脚圆弧体可以向后倾斜,当到达极限时倾斜受阻(此刻前腿不负重,离开地面被拉簧拉到前限距杆处),在加上反作用力弹簧的反弹,此时后脚与坐板角度发生变化,由原来靠近前限距杆开始向后限距杆移动直至被阻档(图3),这样反复作前后摇摆运动,就达到骑在马上可以向前行走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玩具类,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向前跨步行走木马。木牛流马千古传颂,人们的想往期待已久,如果能有一种坐在上面,不用费多大气力,就可以向前行走,而且具有娱乐性质的行走器,岂不是美哉尤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满足娱乐及有代步性质的想往,而提供一种行走木马。行走木马,其结构特征在于由把柄、坐板、前腿、后腿、前后腿拉簧,前后园孤脚,前后园孤脚弹簧,前后腿限距杆等组成,把柄固定在坐板前端,坐板由前后腿支撑并可作园孤运动,限距杆是限制调整两腿之间最大最小距离的,脚板呈现园孤体,便于前后摇摆,前脚与后脚有限制超越极限的反作用力弹簧,拉簧是在前后腿不负重时将其拉回到前限距杆的。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特征,当使用时,将作用力向前,同时重心也位于前腿,由于前脚呈园孤体可以向前倾斜,当到达极限时倾斜运动受到阻止。(此刻后腿不负重离开地面被拉簧拉到前限距杆处),在加上反作用力弹簧的反弹,此时前腿与坐板角度发生变化,由原来靠近前限距杆开始向后限距杆移动直至被阻档(图2),这时,作用力开始向后,重心也移位、过于后腿支撑点,由于后脚园孤体可以向后倾斜,当到达极限时倾斜受阻(此刻前腿不负重,离开地面被拉簧拉到前限距杆处),在加上反作用力弹簧的反弹,此时后脚与坐板角度发生变化,由原来靠近前限距杆开始向后限距杆移动直至被阻档(图3),这样反复作前后摇摆运动,就达到骑在马上可以向前行走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1、是把柄;2、是坐板;3、是前腿;4、是后腿;5、是拉簧;6、是前后脚;7、是弹簧;8、是限距杆;9、是脚踏板。行走木马,其结构特征在于由把柄、坐板、前腿、后腿、前后腿拉簧,前后园孤脚,前后园孤脚弹簧,前后腿限距杆等组成,把柄固定在坐板前端,坐板由前后腿支撑并可作园孤运动,脚板呈现园孤体,便于前后摇摆,前脚与后脚有限制超越极限的反作用力弹簧,拉簧是在前后腿不负重时将其拉回到前限距杆的。行走木马可用木材制作,坐板上可增加坐垫和靠背,由于木马行走时腿部碰撞限距杆,此处有减振装置。权利要求行走木马,其结构特征在于由把柄、坐板、前腿、后腿、前后腿拉簧,前后园孤脚,前后园孤脚弹簧,前后腿限距杆等组成,把柄固定在坐板前端,坐板由前后腿支撑并可作园孤运动,限距杆是限制调整两腿之间最大最小距离的,脚板呈现园孤体,便于前后摇摆,前脚与后脚有限制超越极限的反作用力弹簧,拉簧是在前后腿不负重时将其拉回到前限距杆的。行走木马可用木材制作,坐板上可增加坐垫和靠背,由于木马行走时腿部碰撞限距杆,此处有减振装置。全文摘要行走木马,其结构特征在于由把柄、坐板、前腿、后腿、前后腿拉簧,前后圆弧脚,前后圆弧脚弹簧,前后腿限距杆等组成,把柄固定在坐板前端,坐板由前后腿支撑并可作圆弧运动,限距杆是限制调整两腿之间最大最小距离的,脚板呈现圆弧体,便于前后摇摆,前脚与后脚有限制超越极限的反作用力弹簧,拉簧是在前后腿不负重时将其拉回到前限距杆的。当使用时,将作用力向前,同时重心也位于前腿,由于前脚呈圆弧体可以向前倾斜,当到达极限时倾斜运动受到阻止。(此刻后腿不负重离开地面被拉簧拉到前限距杆处),在加上反作用力弹簧的反弹,此时前腿与坐板角度发生变化,由原来靠近前限距杆开始向后限距杆移动直至被阻档(图2),这时,作用力开始向后,重心也移位、过于后腿支撑点,由于后脚圆弧体可以向后倾斜,当到达极限时倾斜受阻(此刻前腿不负重,离开地面被拉簧拉到前限距杆处),在加上反作用力弹簧的反弹,此时后脚与坐板角度发生变化,由原来靠近前限距杆开始向后限距杆移动直至被阻档(图3),这样反复作前后摇摆运动,就达到骑在马上可以向前行走的目的。文档编号A63G15/00GK1371757SQ0110881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建 申请人:吴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走木马,其结构特征在于由把柄、坐板、前腿、后腿、前后腿拉簧,前后园孤脚,前后园孤脚弹簧,前后腿限距杆等组成,把柄固定在坐板前端,坐板由前后腿支撑并可作园孤运动,限距杆是限制调整两腿之间最大最小距离的,脚板呈现园孤体,便于前后摇摆,前脚与后脚有限制超越极限的反作用力弹簧,拉簧是在前后腿不负重时将其拉回到前限距杆的。行走木马可用木材制作,坐板上可增加坐垫和靠背,由于木马行走时腿部碰撞限距杆,此处有减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