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8323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设定需要测试的测试点类型,该测试点类型包括功能指标、高级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可用性;对上述测试点类型分别进行测试,记录对各测试点类型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可以全面地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还便于对各不同厂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比对,便于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选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以及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时间序列数据库作为计算机领域核心的高级基础应用技术,是一个集算法、实现、 工具和成熟度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厂商通过长时间的市场化运作,占据了市场,国内的时间序列数据库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各个不同的厂家开发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库各有不同,所包含的信息数据类型也不相同,因而也无法直接对各不同厂家的不同时间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无法对各不同厂家的不同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与性能做评估并进行选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以及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系统,其可以全面地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便于对各不同厂家的不同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比对评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包括步骤设定需要测试的测试点类型,该测试点类型包括功能指标、高级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对上述测试点类型分别进行测试,记录对各测试点类型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系统,包括与待测时间序列数据库连接的测试数据发生仪、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与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与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连接的第三操作系统、第四操作系统,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安装有第一类调度自动化系统,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安装有第二类调度自动化系统。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方案,其通过设定需要进行测试的测试点类型,并依据这些测试点类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库进行测试,由于所设定的测试点类型是评价时间序列数据库的重要项目,各不同厂家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库依据相同的测试点类型进行测试,从而不仅可以全面地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还便于对各不同厂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比对,便于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选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个具体示例中应用本专利技术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参见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包括步骤步骤SlOl 设定需要测试的测试点类型,该测试点类型包括功能指标、高级功能指标、性能指标,进入步骤S102 ;步骤S102 对上述测试点类型分别进行测试,记录对各测试点类型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方案,其通过设定需要进行测试的测试点类型,并依据这些测试点类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库进行测试,由于所设定的测试点类型是评价时间序列数据库的重要项目,各不同厂家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库依据相同的测试点类型进行测试,从而不仅可以全面地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还便于对各不同厂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比对,便于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选型。以下以一个具体示例中,针对各不同的测试点类型的测试过程分别进行详细举例说明。以测试点类型为功能指标为例,对功能指标的测试过程包括对并发效率、按点ID 提交数据、提交端断网恢复、提交端本地缓存、实时数据单点/批量查询、历史数据单点/批量查询、最大值查询、最小值查询、步长值查询、多线程支持、标签建立/删除/修改、多点断面、全库断面、多点任意时间段、自启动功能的测试。具体的测试方式可以是针对时间序列数据库执行相应的操作来进行测试。以并发效率为例,对并发效率的测试过程可以是同时运行设定个数个查询客户端,例如100个、120个,对不同点、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查询,对各查询客户端的查询结果、查询时间进行综合比对,从而得到针对并发效率的测试结果。对高级功能指标的测试过程可以包括对压缩效率、镜像功能、灾难功能、高级接口、时序数据的SQL访问、中/型RDMS集成、核心压力、反向建立索引、备份功能等功能的测试,具体的测试方式可以是针对时间序列数据库执行相应的操作来进行测试对性能指标的测试过程可以包括对提交效率、查询效率、单位时间内的存储性能、应用特性等功能的测试,具体的测试方式可以是针对时间序列数据库执行相应的操作来进行测试以提交效率为例,可以是提交两次以上的数据,例如不同条数、不同点数、不同帧数,记录各次提交数据所耗时间以及CPU占用率作为对提交效率的测试结果;以查询效率为例,可以是向服务器端提交若干条的数据,然后同时运行若干个进行,查询其中的设定点、设定时间段内的数据,记录查询的耗时以及CPU的占用率作为对查询效率的测试结果;以单位时间内的存储性能为例,可以是在设定时间区间内存储记录若干数据,记录存储这些数据的耗时和CPU占用率,作为对存储性能的测试结果;以应用特性为例,可以是对全库设定个数个的数据点进行两个以上设定时间的断面查询,并将断面查询的耗时和CPU占用率作为对应用特性的测试结果。除了上述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各性能的测试,本专利技术方案还可以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可用性进行测试。为了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可用性进行测试,本专利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测试架构。参见图2所示,是该测试架构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测试系统,包括有测试数据发生仪、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第三操作系统、第四操作系统,其中,待测试时间序列数据库与测试数据发生仪、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以及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连接,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可与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连接,第三操作系统、第四操作系统可与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连接,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安装设置有相应的第一类调度自动化系统,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安装设置有相应的第二类调度自动化系统。测试数据发生仪、 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与待测时间序列数据库之间可通过交换机、以太网进行连接。该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有时间序列磁盘阵列存储,该时间序列磁盘阵列存储与时间序列数据库可通过光纤网络连接,例如光纤交换机。测试时,接入待测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数据发生仪产生相应的仿真数据,这里的仿真数据可以包括总量测点数、厂站数量、变化数据等等,通过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第三操作系统、第四操作系统经由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分别对时间序列数据库执行操作,使得时间序列数据库处于运行状态,并连续运行预设时间段,例如 48小时、72小时、96小时或者其他的时间段,并记录在这段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的测试数据, 从而不仅可以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可用性进行测试,同时可以测试时间序列数据库在高强度压力下长期运作的稳定性。其中,上述测试数据发生仪,可以设置有多台,S卩,各测试数据发生仪可分别发出相应数目的仿真数据,从而这些多台测试数据发生仪一起可产生所需要的庞大的仿真数据。以总测量点数为60万为例,则可以设置6台测试数据发生仪,各测试数据发生仪可发出10万的测试点数。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其他台数的测试数据发生仪以及各测试数据发生仪发出的测试点数。此外,在设备的处理能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可以是设置在一个设备上,为了能够提高处理运行效率、或者是设备的处理能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设定需要测试的测试点类型,该测试点类型包括功能指标、高级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对上述测试点类型分别进行测试,记录对各测试点类型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设定需要测试的测试点类型,该测试点类型包括功能指标、高级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对上述测试点类型分别进行测试,记录对各测试点类型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搭建真实/模拟应用环境,对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可用性进行测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实/模拟应用环境包括与待测时间序列数据库连接的测试数据发生仪、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与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与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连接的第三操作系统、第四操作系统,第一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安装有第一类调度自动化系统,第二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安装有第二类调度自动化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指标包括并发效率、按点ID提交数据、提交端断网恢复、提交端本地缓存、实时数据单点/批量查询、历史数据单点/批量查询、最大值查询、最小值查询、步长值查询、 多线程支持、标签建立/删除/修改、多点断面、全库断面、多点任意时间段、自启动功能;和/或所述高级功能指标包括压缩效率、镜像功能、灾难功能、高级接口、时序数据的SQL访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柏坚陈炯聪周伊琳谢善益卢建刚徐展强曾坚永周强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