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戊唑醇和噻菌铜混配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2940 阅读:6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戊唑醇和噻菌铜混配药剂。该药剂的活性成分由其活性成分由(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组成,所述(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的质量比是(1-9)∶(9-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剂具有彻底杀死种子携带的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功效,为生产中预防控制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传播蔓延和发生危害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治植物种传细菌和真菌病害的杀菌剂,特别涉及防治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戊唑醇和噻菌铜混配药剂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我国粮食作物首位。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水稻病害是制约水稻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三大病害,以及水稻恶苗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成为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这些病害多以种子传带跨地区远距离传播,一旦在一个地区形成危害,极难彻底根除。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化学防治,辅以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及物理防治等方法防治水稻病害;当病害大面积发生时,即使高效的化学防治也难以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国际上高度重视以预防作物病害为主,即从种子阶段实施带菌消毒和预防保健,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水稻种传病原真菌和细菌所致病害是综合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主要的种传病害。通常情况下,种传病原菌寄藏于种表或种内,种子未经药剂消毒处理,带菌种子便会在其幼苗甚至成株期发病, 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够造成病害的再流行;同时,种子和萌发阶段的根系、秧苗会被土壤中的病原菌等侵染和危害。因此,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是必要的,可以有效地杀死种子表面和内部的寄藏的种传病原菌,同时可以种子为施药载体,预防土壤中病菌的侵染和危害;种子消毒和保健处理可以实现农艺和工艺、植保和栽培的结合;实现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和对地上部环境的影响,是加速农药无公害进程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苗全苗壮,保护和挽回水稻的产量,提高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目前,市场上防治水稻真菌病害的药剂很多,例如三唑类药剂、咪唑类药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等;相对而言,防治水稻细菌病害的药剂很少,主要是春雷霉素等抗生素以及叶枯宁、噻菌铜等含铜的药剂。戊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能够抑制留醇脱甲基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 水稻纹枯病以及水稻恶苗病等真菌病害。戊唑醇的化学名称是(RS)-I-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Η-1,2,4_三唑-1-基甲基)戊-3-醇。噻菌铜是由噻唑和铜组成,噻唑基团可以在植物导管内杀死细菌,铜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而导致真菌或细菌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或者进入细胞与酶结合,从而杀死真菌或细菌。噻菌铜的化学名称是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水稻种子通常携带包括真菌和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害的病原菌,单一药剂处理水稻种子在生产中不能实现对种子传带的真菌、细菌的彻底消毒和保健处理,从而使一些对使用的药剂不敏感的病原菌存活下来,随着种子的调运、播种、秧苗生长而传播,造成田间病害发生和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种传病害病原菌的杀菌剂或防治植物种传病害的药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种传病害病原菌的杀菌剂或防治植物种传病害的药剂,其活性成分由(RS)-I-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Η-1,2,4-三唑-1-基甲基)戊_3_醇和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组成,所述(RS)-1-对氯苯基-4,4- 二甲基-3- (1H-1, 2,4_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的质量比是 (1-9) (9-1)。所述植物种传病害具体可为水稻种传病害。所述水稻种传病害具体可为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恶苗病和水稻稻瘟病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RS)-I-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Η-1,2,4-三唑-1-基甲基)戊_3_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质量比是9 1时,所述植物种传病害具体可为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恶苗病和水稻稻瘟病。当所述植物种传病害为水稻稻瘟病时;所述(RS)-I-对氯苯基-4,4_ 二甲基-3-(1Η-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的质量比为下述a)-g)中的任一种a、9 1 ;b、(3--9)(7--1)C、(7--9)(3--1)d、(5--9)(5--1)e、(3--7)(7--3)f>(5--7)(5--3)g、(1--9)(9--1)。所述水稻稻瘟病具体可由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所述水稻恶苗病具体可由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引起;所述水稻白叶枯病具体可由稻生黄单胞菌白叶枯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引起;所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体可由稻生黄单胞菌条斑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cola) 引起;所述植物种传病害病原菌具体可为下述病原菌中的至少一种水稻稻瘟病菌 (Magnaporthe oryzae)、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稻生黄单胞菌白叶枯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稻生黄单胞菌条斑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cola)。上述药剂或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RS)-I-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 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按照所述质量比混合的步骤。上述植物种传病害病原菌的杀菌剂或防治植物种传病害的药剂,除活性成分外, 还可按需要添加不同的填料和助剂,加工成任何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可以是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水分散)粒剂等。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水稻种子带菌传播的问题,以及生产中单一药剂处理种子不能彻底消毒的问题,以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病害的戊唑醇和防治细菌病害的噻菌铜为有效成分,通过混配和配比筛选,获得了适合于水稻种传病原真菌和细菌消毒处理的混配制剂——戊唑醇和噻菌铜混配制剂,具有彻底杀死种子携带的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功效,为生产中预防控制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传播蔓延和发生危害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水稻实际生产中的用药问题;在农用杀菌剂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减少农药公害和保护生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戊唑醇与噻菌铜混配(9 1)对水稻恶苗病菌USOl菌株的毒力测定CK指未加药剂的US01,其它五个平板为加入药剂戊唑醇噻菌铜=(9 1)的不同处理,ppm表示μ g/ml图2为戊唑醇与噻菌铜混配(9 1)对水稻稻瘟病菌P131菌株的毒力测定CK指未加药剂的P131,其它六个平板为加入药剂戊唑醇噻菌铜=(9 1)的不同处理,ppm表示μ g/ml图3为戊唑醇与噻菌铜混配(9 1)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B2-19菌株的毒力测定CKl指处理之前的B2-19,CK2指未加药剂的对照B2-19,其它五个三角瓶为加入药剂戊唑醇噻菌铜=(9 1)的不同处理,ppm表示μ g/ml图4为戊唑醇与噻菌铜混配(9 1)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X099A菌株的毒力测定CKl指药剂处理之前的PX099A,CK2指未加药剂的对照PX099A,其它五个三角瓶为加入药剂戊唑醇噻菌铜=(9 1)的不同处理,ppm表示μ 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植物种传病害病原菌的杀菌剂或防治植物种传病害的药剂,其活性成分由(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组成,所述(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的质量比(1-9)∶(9-1)。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种传病害病原菌的杀菌剂或防治植物种传病害的药剂,其活性成分由 (RS)-1-对氯苯基-4,4- 二甲基-3- (1H-1,2,4-三唑基甲基)戊_3_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组成,所述(RS)-1-对氯苯基-4,4- 二甲基-3- (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的质量比(1-9) (9-1) 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或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传病害为水稻种传病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或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种传病害为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恶苗病和水稻稻瘟病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药剂或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传病害为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恶苗病和水稻稻瘟病,所述(旧)-1-对氯苯基_4, 4- 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的质量比是9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药剂或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传病害为水稻稻瘟病;所述(RS)-I-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Η-1,2,4-三唑-1-基甲基) 戊-3-醇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的质量比为下述a)-g)中的任一种a、9 1 ;b、(3--9)(7--1)C、(7--9)(3--1)d、(5--9)(5--1)e、(3--7)(7--3)f>(5--7)(5--3)g、(1--9)(9--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药剂或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稻瘟病由水稻稻癌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所述水稻恶苗病由藤仓赤霉菌(Gibber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强高淑梅宫学罗来鑫刘西莉曹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