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734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该反应器由滤网模组1、介电质模组和绝缘外壳4所组成;介电质模组固定在上下有通气孔7、3的筒状绝缘外壳4内腔两侧,滤网模组斜放固定在带高介质板的正负电极板之间的空间。所述介电质模组由两块高介电质板分别与带电极发射针9的正电极板6和负电极板5组成,正、负电极板一面均匀布设有与板面垂直的电极发射针,正、负电极板板面平行,发射针针锋相对;正、负电极板的另一面紧贴在绝缘外壳内壁,在正负极板电极发射针前分别固定放置一块高介电质板2;所述滤网模组由滤网11和绝缘外壳框架及加强筋12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医疗器材杀菌、食物储存前杀菌、公共场所空气杀菌、分解TVOCs、分解烟雾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属高压电子应用

技术介绍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 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 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引起人员一定反应的浓度为0. 5-lppm,时间长了会感到口干等不适,浓度在l_4ppm会引起人员咳嗽。原因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 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些用于杀菌的传统高压电子设备往往因为产生过量的臭氧而阻碍了其应用。公开号101912761A公开了一种均勻电场介电质放电反应器,该介电质放电反应器包括由正、负电极板组成的电极单元,置于正负电极板之间的介电质触媒容器结构,但由于介电质触媒容器结构为空心实体,介电质结构内侧附着有金属触媒,当电极板放电时, 电荷大部分通过电极板正对介电质触媒容器面建立电场,还有一部分电荷从介电质触媒容器沿容器侧面到对面,造成了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传统高压电子放电设备产生臭氧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危害的缺陷,以及已有技术中正负电极板之间放置介电质触媒结构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的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由滤网模组、介电质模组和绝缘外壳所组成;介电质模组固定在上下有通气孔的筒状绝缘外壳内腔两侧, 组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空心实体结构,滤网模组斜放固定在带高介质板的正负电极板之间的空间;以便从下往上穿过介电质模组的气流必须从滤网模组通过;绝缘外壳根据介电质模组的结构设计可为矩形、圆形及不规则形状的结构;介电质模组由两块高介电质板分别与带电极发射针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组成,长宽大小及厚度相同的正、负电极板一面均勻布设有与板面垂直的电极发射针,正、负电极板板面平行但相隔一定距离,正负极板上的电极发射针针锋相对;正、负电极板不带电极发射针的另一面紧贴在绝缘外壳内壁,在正负极板电极发射针前分别放置一块与电极板平行的面积大小与电极板相同的高介电质板;滤网模组由绝缘外壳框架、过滤网、加强筋所组成,过滤网固定在绝缘外壳框架上,加强筋用于增加绝缘外壳框架的机械强度。除电极发射针与放电板为电的良导体,其它结构使用材料为低介电系数非金属材料。本技术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设计的原理是,本技术在距电极发射针尖一定距离的位置设有高介电质薄板,使负极针尖产生的负电荷飞向导电材料薄板一,正极针尖产生的正电荷飞向另一导电材料薄板二,而导电材料薄板一与二两者有一定间距且平行安置,于是电荷的中和在两板间产生,即让原本单纯针对针的放电转变为第二阶段板对板的放电,让原来针尖激烈放电的过程转变为较缓和的板放电,即将点放电转变为较大面积的板放电以减少臭氧产生。在正负放电极板前放置高介电质板能形成板与板之间的放电,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在正负极板之间放置介电质触媒容器时,部分放电电荷会从触媒容器侧面流失而减少放电效果的缺陷。本技术将正负两组放电板与电极板周围以高绝缘材料密封形成介电质结构, 介电质结构本身为空心实体,原电极发射针放电时因密封无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故无产生臭氧的机会,最终介电质结构的空心实体杜绝臭氧释放。高电压放电能瞬间由负极释放大量负电荷飞向正极,将电极发射针的针尖以外的结构附着高绝缘性材料,以防除电极发射针尖以外的结构有放电的现象。本技术中带电极发射针的电极板在介电质模组构成的空心实体内放电,正、 负电荷在介电质空心实体内迅速中和,产生强大能量且分布均勻,对于流经此介电质空心实体内部的有机气体能快速分解、细菌均能将其快速杀死、流经的油烟能有效分解等。正负放电电极板间几乎没有臭氧产生,即使是二十万伏高压放电,在空心实体内部无臭氧产生。本技术介电质模组结构空心实体内增加过滤网可先行拦截细菌和灰尘,以提高杀菌效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的介电质模组,将电极发射针的点对点放电,转变为正负电极板的板对板放电,可大大减少放电时臭氧的产生, 使得流经本技术的气体既能杀菌、分解其中的存在有机气体及油烟外,又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的过量臭氧。本技术能方便地用于医疗器材杀菌处理、食物储存前杀菌处理、公共场所空气快速杀菌、分解有毒有机气体(TVOCs)、快速分解烟雾;也可用于液体杀菌、废水处理及分解水中污油。附图说明图1是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结构外形图;图3是介电质模组结构外形图;图4是介电质模组结构示意图;图5是介电质模组结构A-A-A局部剖视图;图6是介电质滤网模组结构;图7是滤网结构示意图;图中图号为1是滤网模组;2是高介电质板;3是被处理物进口 ;4是绝缘外壳;5是负电极板;6是正电极板;7是被处理物出口 ;8是高绝缘材料;9是电极发射针;11是滤网;12是滤网绝缘外壳框架及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广图6所示。本实施例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是一个方形框架结构,由滤网模组1、介电质模组和方形绝缘外壳4所组成。外层是方形绝缘外壳4,介电质模组固定在上下有通气孔的方筒形绝缘外壳内腔相对两侧面,组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空心实体结构,介电质模组由两块高介电质板2分别与带电极发射针的正电极板6和负电极板5组成,长宽大小及厚度相同的正、负电极板一面均勻布设有与板面垂直的电极发射针9;正、负电极板不带电极发射针的另一面紧贴在绝缘外壳内壁,在正负极板电极发射针前分别固定放置一块与电极板平行的面积大小与电极板相同的高介电质板;正、负电极板板面平行但相隔一定距离,正负极板上的电极发射针针锋相对;滤网模组斜放固定在带高介质板的正负电极板之间的空间;以便从下往上穿过介电质模组的气流必须从滤网模组通过;绝缘外壳为方形结构;滤网模组由滤网11和滤网绝缘外壳框架及加强筋12所组成,滤网固定在绝缘外壳框架上,加强筋用于增加绝缘外壳框架的机械强度。当需要处理的气体从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下面的被处理物进口 3进入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介电质模组内,先经滤网过滤拦截部分细菌和灰尘,然后经电极发射针放电,在正负放电极板电极发射针前的两块高介电质板之间形成放电区,经过滤的待处理气体在此处,尚未过滤的细菌被杀死,气体中的有机气体和油烟在此分解,经处理的干净空气从被处理物出口 7送到所需要的地方,完成了不洁净气体的净化处理过程,采用本技术净化处理气体简捷、方便,且不产生臭氧,对人体、对环境都十分有益。权利要求1. 一种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臭氧介电质放电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反应器由滤网模组、介电质模组和绝缘外壳所组成;介电质模组固定在上下有通气孔的筒状绝缘外壳内腔两侧,组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空心实体结构,滤网模组斜放固定在带高介质板的正负电极板之间的空间;绝缘外壳根据介电质模组的结构设计可为矩形、圆形结构;所述介电质模组由两块高介电质板分别与带电极发射针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组成,长宽大小及厚度相同的正、负电极板一面均匀布设有与板面垂直的电极发射针,正、负电极板板面平行但相隔一定距离,正负极板上的电极发射针针锋相对;正、负电极板不带电极发射针的另一面紧贴在绝缘外壳内壁,在正负极板电极发射针前分别固定放置一块与电极板平行的面积大小与电极板相同的高介电质板;所述滤网模组由滤网和滤网绝缘外壳框架及加强筋所组成,过滤网固定在绝缘外壳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昆喨
申请(专利权)人:富科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