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家蚕3位脱氢蜕皮激素α还原酶3DE-3α-reductase基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700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来自家蚕的具有还原昆虫体内3位脱氢蜕皮激素活性的3位脱氢蜕皮激素α还原酶3DE-3α-reductase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等方法在家蚕中克隆得到。利用酵母真核表达系统将该基因进行外源表达,其表达产物能有效地作用于3位脱氢蜕皮激素,使其转化为非活性的3位差向异构化蜕皮激素,从而降低昆虫体内蜕皮激素的滴度。将Bm3DE-3α-reductase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导入家蚕体内,使其在蛹期高量表达,可调节昆虫蜕皮激素的滴度,进而人为地控制家蚕的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是一种来自家蚕的具有还原昆虫体内3位脱氢蜕皮激素活性的3位脱氢蜕皮激素α还原酶JHff -reifociaM基因。
技术介绍
昆虫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物,其数量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如作为鳞翅目昆虫代表之一的重要经济昆虫家蚕以及绝大多数农林害虫等。昆虫的表皮(即昆虫的外骨骼)是由蜡质层和几丁质层组成的,其中蜡质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水分的蒸发。表皮细胞分泌的外骨骼一经硬化后,就不能继续扩大,从而使昆虫生长受到限制。因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在进行多次蜕皮后,昆虫幼虫时期的某些组织会消失而产生成虫特异的组织,生活习性也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变态。蜕皮与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的基本生理现象。而昆虫的蜕皮与变态发育主要是由前胸腺合成分泌的蜕皮激素(Molting hormone, ΜΗ)和咽侧体合成分泌的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协同控制的。因此,理解蜕皮激素代谢机制不仅有助于对家蚕生长发育的控制,对其它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也有广泛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蜕皮激素的滴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呈现精确的、周期性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家蚕3位脱氢蜕皮激素α还原酶3DE-3α-reductase基因,其特征在于具有如说明书序列表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孙伟沈以红向仲怀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