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应用于污泥和畜禽粪污生物沥浸处理的耐酸性异养菌Z3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6606 阅读:31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应用于污泥和畜禽粪污生物沥浸处理的耐酸性异养菌Z3,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单细胞呈圆筒形,节孢子大小为6-12μm×3-6μm,菌落呈平面扩散,生长快,扁平,中心突起,白色,短绒状,液体培养浑浊,沉淀物疏松,繁殖方式为裂殖,形成的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能在pH=2.5的极端酸性环境下正常生长,最适pH为2.5-6,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属于地霉属(Galactomyces?geotrichum),保藏编号为CGMCC?No.4298。该菌株在猪粪粪污和城市污泥生物沥浸环境中可快速利用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或简单有机酸作碳源和能源,从而促进了生物沥浸效率,使猪粪粪污和城市污泥重金属脱出率达到90%以上,脱水性分别提高48%和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 应用于污泥和畜禽粪污生物浙浸处理的耐酸性异养菌Z3,是一项利用异养菌与自养菌互作进行生物浙浸处理的技术,属于环境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约700多万吨(干物质计)各类城市污泥,以及数量更多的工业污泥和畜禽粪污等有机固体废物。这些固体有机废物都存在浓度不等种类不同的重金属,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往往会接纳部分工业废水,而养殖场则在饲料中会添加一些金属盐作为添加剂,使得粪污中重金属也明显提高。此外,这些污泥或粪污还存在难于脱水的难题。例如,我国城市污泥采用加絮凝剂PAM再行机械脱水,其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仍高达85% 左右,这些污泥很难处置。因此,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和从污泥中去除有害重金属,是实现污泥合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也是化解污泥处置难题的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研究发现利用生物浙浸技术(Bioleaching)预处理液态污泥或畜禽粪污具有促进其脱水和溶出重金属的功效。本课题组通过1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于2010年8 月24日在江苏无锡市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城市污泥生物浙浸处理工厂,规模为日处理5万吨污水所产生的污泥。处理后污泥在不加任何絮凝剂的条件下直接通过机械脱水,可使污泥含水率达到55%左右,而且该技术还可使重金属脱出率达到80%以上,恶臭消除,病原物也被杀灭,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本课题组曾公开了两种高效作用于污泥的自养型生物浙浸微生物的专利 (ZL02112924. X,ZL02137921. 1),即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LX5和氧化硫硫杆菌TS6。但在实际运行中,必须配合耐酸性异养菌,才能保持长久的活性。这是因为这两种硫杆菌都是专性化能自养菌,对污泥水溶性有机物有一定的敏感性,而污泥中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往往超过了它的致毒水平,需要异养菌分解这些对硫杆菌有毒的物质。本课题组于2004年 5月31日专利技术了一种耐酸性红酵母菌及其用于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脱除的方法的专利 (ZL200410044843. 8),通过在污泥中同时接种以水溶性有机物为能量来源和碳源的红酵母菌R30,以大幅度降低这些有毒的小分子在污泥中的浓度,大大提高了硫杆菌在污泥生物浙浸中的活性,使污泥生物浙浸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这说明在污泥生物浙浸系统中,耐酸性异养菌的加入是非常有益的。试验证明,在污泥生物浙浸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物浙浸效果越好。继R30菌之后,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耐酸性异养菌 D13(专利申请号=201010225268. 7),它们都能在酸性环境下正常生长。鉴于上述两株异养菌均为酵母属的真菌,为寻找更高效不同种类的异养菌,使污泥生物浙浸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更丰富,我们从生物浙浸的畜禽粪污中分离到一株新的异养菌,并发现它能在污泥和畜禽粪污生物浙浸中挥发很好的作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酸性异养菌以消除污泥生物浙浸处理中对硫杆菌生长有影响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生物浙浸效率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技术方案下面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株在污泥和畜禽粪污生物浙浸中耐酸性的异养菌菌株Z3,分离自生物浙浸酸化的畜禽粪污,经过鉴定确认为地霉属(Galactomyces geotrichum) Z3。该菌株于2010年11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北京),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 4298。菌株经PCR扩增后,18S rRNA部分基因、ITSl区域、5. 8S rRNA、ITS2、28S rRNA部分基因序列在核酸数据库GenBank(NCBI) (http //www. ncbi. nlm. nih. gov/)登录号为 HM566199。 上述菌株Z3经鉴定,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1)菌株的形态特征单细胞呈圆筒形,节孢子大小为6-12 μ mX 3-6 μ m,菌落呈平面扩散,生长快,扁平,中心突起,白色,短绒状,液体培养浑浊,沉淀物疏松,繁殖方式为裂殖,形成的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2)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在25 35°C条件下生长良好,易于常温下培养, 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C。在pH2 9均能生长,最适pH为2. 5 6,当pH > 7时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当pH < 2. 5时生长受较大抑制。试验发现在猪粪粪污生物浙浸的后期pH达到 2.0时,仍能够检测到菌株Z3,说明它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很强。菌株Z3能发酵葡萄糖、 果糖、而不发酵乳糖,微弱发酵蔗糖,能同化KNO3和(NH4)2SO4,不能利用肌醇、异丙醇作为唯一碳源,不形成类淀粉化合物。(3)菌株的分子生物鉴定结果菌株Z3的18S rRNA部分基因、ITSl区域、 5. 8S rRNA、ITS2、28S rRNA部分基因共测出325个碱基对,在核酸数据库GenBank(NCBI) (http://www. ncbi. nlm. nih. gov/)登录号为 HM566199。18S rRNA-ITSl-5. 8S rRNA-ITS2-28S rRNA 的序列如下gggcttgcat ttcagtattt gtgatttaccaaaataattaaaacttttaa caatggatct cttggttctc gtatcgatga agaacgcagc gaaacgcgat atttcttgtgaattgcagaa gtgaatcatc agtttttgaa cgcacattgc actttggggt atcccccaaa gtatacttgtttgagcgttg tttctctctt ggaattgctt tgctcttcta aaatttcgaa tcaaattcgt ttgaaaaacaacactattca acctcagatc aagtaggatt acccgctgaa cttaa菌株Z3 与 Galactomyces geotrichum strain YFOlf 相似性最高,同源性达到 99. 69%,因此,鉴定为Galactomyces sp. Z3,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将其归类为地霉属。有益效果该菌株与已有的同类菌株相比具有明显优点在猪粪粪污和污泥生物浙浸系统中,能耐受pH2的酸性环境,在pH2. 5时能很好生长,因此,在生物浙浸中能保持较长久的活力而不需要经常添加。该菌能快速利用猪粪粪污和污泥生物浙浸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减少DOM 对硫杆菌的毒害。该菌在利用DOM或小分子有机酸时,会迅速产生较高浓度的溶解性CO2,大大促进以CO2为碳源的硫杆菌生长。因此,在猪粪粪污和污泥生物浙浸中,接种Galactomyces sp. Z3可使猪粪粪污和污泥生物浙浸时间缩短,重金属溶出率提高,且处理后猪粪粪污和污泥脱水性能明显得到提尚。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菌株Z3的分离与扩大培养配制PDA培养基,成分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水lOOOmL,pH自然, 12rC,30min灭菌。用于分离耐酸性异养菌的样品取自于先前完成的猪粪粪污生物浙浸处理后的酸化猪粪粪污(PH值为2.0左右)。用接种环取酸化猪粪粪污液一环,在PDA平板上划线分离,将上述接种有酸化猪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应用于污泥和畜禽粪污生物沥浸处理的耐酸性异养菌Z3,命名地霉属Z3(Galactomycesgeotrichum Z3),2010年11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9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祥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3日 16:29
    简介:饰面石材抵抗酸腐蚀的性能。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