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525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3D手机,包括手机机身,在机身前面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镜头,机身背面的显示屏前面设有3D光栅屏。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视觉差原理提供3D取景和拍摄模式,并能通过加装了3D光栅屏的显示屏展现出来。在通过3D网络进行视频对话的过程中,能得到立体的图像,使显示更加逼真和生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 MMS (技术)I匪S (彩信、多媒体简讯)、无线应用协议(WAP)等。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 PDA、游戏机、MP3、照相、 录音、摄像、定位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ocket PC发展的趋势。现在“3G通信”快要成为人们嘴上的口头禅了,所谓3G,其实它的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1996到1997 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I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3G通信的名称繁多,国际电联规定为 “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该标准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即使3G手机实现了视频对话的功能,也仅仅被局限于平面的二维图像,却发生动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拍摄和呈现3D效果的手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手机,包括手机机身,在机身前面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镜头,机身背面的显示屏前面设有3D光栅屏。两个镜头之间的圆心距为6 7cm。两个镜头之间的圆心距为6. 6cm。采用本技术,能够利用视觉差原理提供3D取景和拍摄模式,并能通过加装了 3D光栅屏的显示屏展现出来。在通过3D网络进行视频对话的过程中,能得到立体的图像, 更加逼真和生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3D手机,包括普通的手机的机身1,在机身前面设有两个水平设置圆心距为6. 6cm的镜头2,机身背面的显示屏前面设有3D光栅屏3。权利要求1.一种3D手机,包括机身,其特征是在机身背面设有两个镜头,机身正面的的显示屏上设有3D光栅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手机,其特征是两个镜头之间的圆心距为6 7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手机,其特征是两个镜头之间的圆心距为6.6cm。专利摘要一种3D手机,包括手机机身,在机身前面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镜头,机身背面的显示屏前面设有3D光栅屏。采用本技术,能够利用视觉差原理提供3D取景和拍摄模式,并能通过加装了3D光栅屏的显示屏展现出来。在通过3D网络进行视频对话的过程中,能得到立体的图像,使显示更加逼真和生动。文档编号G03B35/00GK202050457SQ20112015723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郑晓路 申请人:河南三阳光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手机,包括机身,其特征是:在机身背面设有两个镜头,机身正面的的显示屏上设有3D光栅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三阳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