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N及移动agent的混凝土施工信息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74018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WSN及移动agent的混凝土施工信息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应变传感器、若干无线传感节点、若干基站和远程监测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预埋在混凝土内部,以测量混凝土温度、应变的变化,所述无线传感节点采集、处理各测量点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收集各区域无线传感节点的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远程监测中心即上位机显示相关结果,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传感节点之间基于移动agent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可实现对监测对象的长期在线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WSN及移动agent的混凝土施工信息监测系统,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各类大型工程的安全施工及监控是建筑设计及施工单位长期关注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灌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但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以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弹性模量、水化热、热膨胀系数等参数的变化,将导致浇灌完的大体积混凝土产生一些温度裂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当其内外温差较大时会引起温度应力的变化,当这种由于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为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灌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实时监测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将由于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降低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范围,避免或减小裂缝的产生。现有的测量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用温度计或在各监测点位布置温度、 应力测试探头,由专人每天定时采集各点的温度、应力数据,每天输入计算机生成温度、应力的变化曲线和报告,这样的测量需要监测人员频繁来往于施工现场,劳动强度大,数据采集和传输不方便。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的温度和应力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远程温度和应力监测系统。无线传感网络由大量体积小、成本低,且具有传感、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自组成监测网络,通过各传感器的相互协作,实时监测各分布区域的各种环境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WSN及移动 agent的混凝土施工信息监测系统。一种基于WSN及移动agent的混凝土施工信息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应变传感器、若干无线传感节点、若干基站和远程监测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预埋在混凝土内部,以测量混凝土温度、应变的变化,所述无线传感节点采集、处理各测量点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收集各区域无线传感节点的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远程监测中心即上位机显示相关结果,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传感节点之间基于移动agent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所述的信息监测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钼电阻PtlOO。所述的信息监测系统,所述应变传感器为电阻应变片传感器,将电阻应变片埋入混凝土中。所述的信息监测系统,所述无线传感节点包括多路开关、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 无线收发芯片和存储器。所述的信息监测系统,所述无线收发芯片采用CCM20。所述的信息监测系统,所述微处理器包括(1)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5点滑动平均;(2)应变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应变数据进行数字滤波;(3)取平均模块,将经过上述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和应变数据处理模块处理过的数据,取平均将结果作为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传输给上位机;(4)休眠处理模块按照设计的休眠算法,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测量与数据处理、数据传送,其余时间进入休眠状态;( 最佳路径确定模块, 选择距离最短的一条路径进行数据传输;(6)移动agent模块采用移动agent技术用于节点的数据处理与信息的传输。所述的信息监测系统,所述若干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应变传感器,采用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和生物进化的原理相结合的应变传感器优化配置准则,初步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给出一小组传感器位置,然后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剩余的传感器的位置进行组合优化。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无线传感节点可方便地安装于监测对象比较复杂或不便于引线的部位,大大减少器件引线数量;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具有局部信号处理的功能,很多信号处理工作可在传感节点完成,因而可以显著减少所需传输的信息量,并将原来传统的串行处理、 集中决策的系统,变为一种并行的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测系统的运行速度及决策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另外无线传感网络在设计时所着重考虑的低功耗特点也可减少能源供给装置的重量并可实现对监测对象的长期在线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监测系统框图;图2分压电路原理;图3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图4移动agent移动过程;图5大体积混凝土应变监测传感器最优数量及最佳布置点计算方法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基于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移动agent的混凝土施工信息监测系统的原理框图,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应变传感器(传感器1-传感器η)、若干无线传感节点(下位机)、若干基站和远程监测中心(上位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预埋在混凝土内部,以测量混凝土温度、应变的变化,所述无线传感节点采集、处理各测量点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收集各区域无线传感节点的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远程监测中心即上位机显示相关结 该测试系统使用的无线传感节点可方便地安装于监测对象比较复杂或不便于引线该测试系统使用的无线传感节点可方便地安装于监测对象比较复杂或不便于引线的部位,大大减少器件引线数量;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具有局部信号处理的功能,很多信号处理工作可在传感节点完成,因而可以显著减少所需传输的信息量,并将原来传统的串行处理、集中决策的系统,变为一种并行的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测系统的运行速度及决策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本系统设计的传感节点采用MSP430单片机,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具体执行的功能如下(1)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5点滑动平均,以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2)应变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应变数据进行数字滤波,以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3) 取平均模块,由于本系统的温度、应变等信息变化速度不快,为提高测量精度,可先经过上述内容(1)、(2)的处理,再将其处理结果取平均,从而将结果作为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传输给上位机,有效减少了冗余数据的传输;(4)各监测点都采用智能无线传感节点,在工作时序上是并行的,监测的最终结果送给上位机进行集中决策,既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又提高了决策的准确度;(5)休眠处理模块按照设计的休眠算法,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测量与数据处理、数据传送,其余时间进入休眠状态,以有效节约能量;(6)最佳路径确定模块,节点在进行无线传输时,路径选择直接关系到数据传送中继次数,也直接影响系统的能量消耗。为此设计时根据每个节点的具体位置,进行了路径优化,具体做法是选择距离最短的一条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无线传感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剩余能量,并且可以通过查询机制获取邻居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剩余能量。为提高网络寿命,某节点在将数据传送给目标节点时,需要根据各节点的剩余能量及目标节点的位置,采用基于剩余能量和最小路径相结合的路由算法,通过查询并登记各节点的剩余能量,结合目标节点的位置,在传输路径相差小于80%的情况下,在选择下一跳转的节点时尽可能选择能量高的节点以承担更多的通信任务,即用调节传输能耗的方法节约剩余能量低的节点能耗,从而达到提高网络寿命的目的。(7)移动agent模块节点在采集数据时会产生大量原始数据,如果将这些大量节点的数据处理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WSN及移动agent的混凝土施工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应变传感器、若干无线传感节点、若干基站和远程监测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预埋在混凝土内部,以测量混凝土温度、应变的变化,所述无线传感节点采集、处理各测量点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收集各区域无线传感节点的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远程监测中心即上位机显示相关结果,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传感节点之间基于移动agent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兵俞阿龙陈勇李正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