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延时临界导通模式的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9415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零延时临界导通模式的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包括输入滤波电容(C1)、输出滤波电容(C2)、升压电感(L1)、升压二极管(D1)、PFC控制单元(3)、开关单元(6)、开关单元电流取样单元(4)、PFC控制单元电源模块(8)、零点取样单元(7)等,其要点在于所述零点取样单元(7)的输入端通过一低频滤波电容(C3)接至升压电感(L1)的输出端,所述PFC控制单元电源模块(8)的输入端接至升压二极管(D1)的输出侧,且设置了一旁路二极管(D2)跨接在升压电感(L1)的输入端和升压二极管(D1)的输出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开关电源启动时段功率因素不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零延时临界导通模式的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其属于开关电源的功率因素校正装置类。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其前端通常采用全波桥式整流和大容量滤波电容,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给后级的DC-DC变换器或DC-AC逆变器供电,由于大容量滤波电容上的纹波很小,导致整流二极管只在交流电峰值区域才由于正偏置而导通,为此,AC输入电流呈尖峰脉冲状, 这种严重失真的AC输入电流波形,包含的谐波成份很多,有文献报导,其中的三次谐波成份就高达60%,总谐波成份(THD)大于等于120%。这样,即使电流基波与AC电压之间的相位相同,其功率因素(PF)也只能达到64%左右。AC输入电流谐波造成的功率因素下降不符合能效标准,为现行的能源法规所不允许,同时还会影响同一供电网络中的其它设备,对电网造成污染。为此,现行的行业标准要求对变形的AC输入电流波形进行整形,使之成为与市电波形相同的正弦波形并与AC输入电压相位相同。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现有的开关电源都设置了所谓的功率因素校正(PFC)模块,其中适用最为普遍的是有源临界导通模式功率因素校正模块,亦称之为PFC模块,如附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有源临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延时临界导通模式的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包括输入滤波电容(C1)、输出滤波电容(C2)、升压电感(L1)、升压二极管(D1)、PFC控制单元(3)、前端电压取样单元(2)、后端电压取样单元(5)、开关单元(6)、开关单元电流取样单元(4)、PFC控制单元电源模块(8)、零点取样单元(7),所述输入滤波电容(C1)和前端电压取样单元(2)并接在桥式整流器(1)的直流输出端,其中前端电压取样单元(2)的输出接至PFC控制单元(3),所述后端电压取样单元(5)并接在升压二极管(D1)的输出侧,且其输出接至PFC控制单元(3),升压电感(L1)的输入端接至桥式整流器(1)的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焕新梁文轩孟临望肖欢林汉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能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