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模具耐冲刷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7309 阅读:4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模具耐冲刷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简单、效果好、耐冲刷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铸件模具,尤其是铝合金铸件模具,由于680°C铝液在高温、高速的推动下通过薄片状的浇口(通常厚1.5-4毫米、长1.5-3毫米)时,模具表面与铝液产生剧烈的摩擦,一部分的动能转化成热能,使得铝液再度升温约20-50°C,铝液在高压下(50-100MPa)在模具的表面滑动,从而导致模具因摩擦而熔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简单、效果好的提高模具耐冲刷性能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所述的碳化钨利用充电电容、以10-3 10-1秒的周期、10-6 10_5秒的时间放电,对模具进行涂覆。所述的模具与放电的电极材料接触部位的温度为8000 25000°C。所述的碳化钨涂层的厚度为50 200 μ 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模具表面涂碳化钨可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 钨熔点高,比重大。钨与碳形成的碳化钨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利用放电涂层设备将碳化钨电极在模具表面涂层,会增强高温硬度,形成与液态铝合金不易反应的保护膜来保护模具,这样就可以减少模具的熔损、烧粘、热裂的缺陷,延长模具的寿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所述的碳化钨利用充电电容、以10_3 ICT1秒的周期、10_6 10_5秒的时间放电, 对模具进行涂覆,所述的模具与放电的电极材料接触部位的温度为20000°c。所述的碳化钨涂层的厚度为70 μ m。实施例2,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所述的碳化钨利用充电电容、以10_3 ICT1秒的周期、10_6 10_5秒的时间放电, 对模具进行涂覆,所述的模具与放电的电极材料接触部位的温度为8000°c。所述的碳化钨涂层的厚度为50 μ m。实施例3 ,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所述的碳化钨利用充电电容、以10_3 ICT1秒的周期、10_6 10_5秒的时间放电, 对模具进行涂覆,所述的模具与放电的电极材料接触部位的温度为25000°c。所述的碳化钨涂层的厚度为200 μ m。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钨利用充电电容、以10_3 ICT1秒的周期、10_6 10_5秒的时间放电,对模具进行涂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与放电的电极材料接触部位的温度为8000 25000°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钨涂层的厚度为50 200 μ 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简单、效果好、耐冲刷性能好等优点。文档编号B23H9/00GK102218576SQ201010145980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仲田新一 申请人:上海胜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模具耐冲刷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模具表面涂覆碳化钨以减少液态铝合金造成的熔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田新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胜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