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电池极片进行激光切割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6612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电池极片进行激光切割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单元接收待切割极片的图形数据,生成相应的运动轨迹数据;2)控制单元将控制命令和运动轨迹数据发送给执行机构;3)执行单元执行控制命令,并控制激光按照运动轨迹数据所规定的轨迹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运动轨迹来描述激光运动路线,提高了极片切割速度,保证了切割精度;而且能够很方便地输入、修改图形的尺寸数据参数,能够灵活地适应电池极片图形频繁发生变化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片生产中的激光切割控制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对电池极片进行激光切割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近兴起的动力汽车等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出现的时间较短,需求巨大,而目前在生产中并没有出现相对较为成熟的技术。现有技术中在动力电池的电芯成型过程时,需要切割电芯的正、负极材料。传统的机械切割方法会导致切割后在极片断开处产生毛刺,影响锂电池的安全性,而且机械切割的作用力对电池极片性能也会造成不利影响。采用激光来切割电芯正、负极材料(激光在材料上行走,利用激光的高密度能量使得材料被切断),可以克服机械切割的缺陷,从而形成附有多个突起的极耳的各种特定的极片形状。现有的极片激光切割控制技术普遍采用激光打标软件来输入图形,然后等待流水线上的产品经过的时候利用振镜作为执行机构控制激光在产品上高速进走,从而在产品上留下痕迹。对批量的极片切割来说,这种控制技术并不如意,如存在以下问题不能解决 a.无法完成流水线上的连续切割功能,现有的打标控制方式只能是逐次地完成单个产品的切割或打标;b.采用是图形输入方式时,在当前图形处理完后,载入并处理下一个图形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当流水线速度较大,这段时间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时间片,无法被响应及处理,从而产生较大的切割位置误差;c.如果切割形状的极片的形状稍微发生变化,在处理上比较困难,都需要重新设计、输入图形,操作中控制程序不能通过修改参数的方式自动适应图形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对电池极片进行激光切割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可以很好地适应电池极片图形的变化,并保证切割图形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对电池极片进行激光切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单元接收待切割极片的图形数据,生成相应的运动轨迹数据;幻控制单元将控制命令和运动轨迹数据发送给执行机构;幻执行单元执行控制命令,并控制激光按照运动轨迹数据所规定的轨迹移动。其中步骤幻包括以下步骤31)执行单元的命令处理模块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将其中的队列指令依次添加到命令队列缓存中;3 执行单元的解析队列命令模块对命令队列缓存中的数据进行解析,以生成运动轨迹上的坐标点,并把坐标点数据依次输入到输出数据队列缓存中;3 执行单元的发送数据模块将坐标点数据信息依次发送给振镜,通过振镜的控制将激光依次反射到坐标点对应的位置。其中步骤1)中的接收的图形数据包括极片和极耳的高度、宽度、各边长、相邻间隔距离的数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对电池极片进行激光切割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待切割极片图形数据的图形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极片的图形数据计算出激光运动轨迹数据的运动轨迹生成模块,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接收运动轨迹数据并控制激光的反射位置。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命令处理模块、解析队列命令模块、发送数据模块和振镜,所述命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将其中的队列指令添加到命令队列缓存中; 所述解析队列命令模块用于对命令队列缓存中的数据进行解析,以生成运动轨迹上的坐标点,并把坐标点数据输入到输出数据队列缓存中;所述发送数据模块用于将坐标点数据信息依次发送给振镜。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进程管理模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运动轨迹来描述激光运动路线,预先规划好激光轨迹,可以进行连续性激光切割,使得电芯成型的速度加快,并保证切割形状的精度,在流水线速度为400mm/s时控制在0. Imm以内;而且由于采用了轨迹描述的方法,能够很方便地输入、修改图形的尺寸数据等参数,能够灵活地适应电池极片图形频繁发生变化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模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极片成型进行激光切割的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图形数据接收模块、运动轨迹生成模块。执行单元包括进程管理模块、命令处理模块、解析队列命令模块、发送数据模块、振镜。图形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切割极片图形数据。运动轨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极片的图形数据计算出激光运动轨迹数据。图形数据接收模块首先接收用户预先输入的参数数据,比如需切割的极片及其上的极耳的高度、宽度,极耳之间的间隔长度,还包括切割速度等控制信息。运动轨迹生成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的有关极片和极耳的图形数据,生成与图形数据相对应的轨迹。命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命令,为执行单元与上层应用程序的接口,提供丰富的接口功能,控制命令分为队列指令和普通指令两大类。队列指令包括队列开启指令、队列关闭指令、队列执行指令、直线添加指令、圆弧添加指令、速度设置指令、开激光延时指令、关激光延时指令、线段之间的延时等待指令、飞行打标的实际运动系数设置指令、特定条件触发指令等。普通指令则有激光类型选择指令、激光功率设置指令、激光点位置控制指令、队列立即停止指令、开激光控制指令、关激光控制指令等。针对两类不同的指令做出不同的处理如果是队列指令,则是把指令、附加的图形数据依次添加到命令队列缓存上;如果是普通指令,则根据指令的具体内容进行各种相应的控制操作处理。解析队列命令模块用于对命令队列缓存中的数据进行解析,以生成运动轨迹上的坐标点,并把坐标点数据输入到输出数据队列缓存中。当接收命令模块把队列命令添加到队列缓存后,此模块就开始进行对队列缓存的数据进行解析,如果是队列控制指令如开启、关闭、执行等指令,则发送到流程控制模块,执行相对应的动作;如果是速度设置指令,则把当前队列速度更新为新的速度值;如果是位置添加命令如直线、圆弧等,则调用插补函数, 根据上一个坐标点和新添加的坐标点的之间形成的线段及其类型,按照给定的队列速度进行插补,从而在这两个给定的坐标点之间生成了许多线段轨迹上的坐标点,并把这些插补计算出来的坐标点存放在输出数据队列缓存里。发送数据模块用于将坐标点数据信息依次发送给振镜。在解析队列命令模块把数据坐标点生成并存放在输出数据队列缓存之后,发送模块会按照设定的频率,如100000Hz, 依次把坐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振镜。振镜按照要求的坐标点位置把激光的焦点反射到对应的实际位置上。另外设有进程管理模块协调上述三个模块配合的沟通和协作。比如在接收命令模块中收到了执行队列数据输出时,它会通过进程管理模块通知发送数据模块开始传送位置点信息给振镜,发送数据模块在收到此命令时就开始发送在输出数据队列里面的坐标点给振镜。另外,关于整个程序的一些状态也是由该模块来管理,比如设定队列里面的数据是否全部发送给振镜、当前激光的行走的速度、位置等。工作时,控制单元首先接收用户预先输入的参数数据,比如需切割的极片及其上的极耳的高度、宽度,极耳之间的间隔长度,还包括切割速度等控制信息;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有关极片和极耳的图形数据,生成与图形数据相对应的轨迹。控制单元将包括队列指令和普通指令的控制命令输出给底层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执行控制命令,对于其中的轨迹描述队列,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比如当运行到特定的位置时,要进行切极耳动作,此时激光就会按照生成的轨迹在电池的极片上行走,并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密度把电池极片切割分离。在动作队列指令执行完后,控制激光重新回到初始点,准备下一个动作队列指令。而在程序运行中,也能够同时响应用户的其他控制命令,如暂停、重新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电池极片进行激光切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单元接收待切割极片的图形数据,生成相应的运动轨迹数据;2)控制单元将控制命令和运动轨迹数据发送给执行机构;3)执行单元执行控制命令,并控制激光按照运动轨迹数据所规定的轨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庆枝王立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