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祥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206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支座,支座上端面上设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通过两根相互对称的支柱固定在支座上,所述两根支柱上依次套有弹簧、上夹板及固定板,两根支柱顶端螺纹连接螺母,所述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开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有旋紧螺栓,所述旋紧螺栓下端部位装有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跟传统的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相比,大大改善了夹具的结构及性能,实现了热疲劳实验中夹具的结构和尺寸要求,由于在旋紧螺栓下端内部设有力传感器,并使力传感器通过外接线路与应力应变仪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应力应变仪的读数,经过很简单的计算便能得出夹持力,方便了热疲劳实验的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本技术涉及实验夹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在做高温热疲劳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件需要置于温控箱中,因而实验夹具的夹持部分也需要置于温控箱中,并与支撑杆链接,然后穿过温控箱上下孔洞固定在力学实验机。但由于温控箱的尺寸限制,普通的实验夹具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另外,由于高温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件不能直接固定夹持在力学试验机,因而就要考虑试件夹持力大小是否足够。为确定夹持力是否足够满足实验要求,目前现有的实验夹具是通过旋紧螺栓的旋入旋出,来提供夹持力,即由位移控制应力。虽然在理论上,由位移和应变能计算出夹持力,但由于位移、应变的难测性,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非常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替代现有的实验夹具,大大改善了实验夹具的性能,从而使得高温热疲劳实验顺利进行。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包括支撑杆、支座、下夹板、弹簧、上夹板、支柱、固定板、螺母和旋紧螺栓,所述支撑杆1 一端固定连接支座9,所述支座9上端面上设有下夹板8,所述下夹板通过两根相互对称的支柱5固定在支座9上,所述两根支柱5上依次套有弹簧7、上夹板6及固定板4,所述两根支柱5顶端螺纹连接螺母 3,所述固定板4的中心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有旋紧螺栓2,所述旋紧螺栓下端部位装有力传感器10,所述力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应力应变仪11。所述旋紧螺栓2上端面中心位置开有长孔,所述旋紧螺栓2下端面开有与长孔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力传感器10,所述传感器下端螺纹连接保护垫块12, 所述力传感器10的线路由长孔引出连接应力应变仪11。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跟传统的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相比,本技术大大改善了夹具的结构及性能,实现了热疲劳实验中夹具的结构和尺寸要求,由于在旋紧螺栓下端内部设有力传感器,并使力传感器通过外接线路与应力应变仪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应力应变仪的读数,经过很简单的计算便能得出夹持力,方便了热疲劳实验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旋紧螺栓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旋紧螺栓3、螺母4、固定板5、支柱6、上夹板7、弹簧8、下夹板 9、支座10、力传感器11、应力应变仪12、保护垫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杆、支座、下夹板、弹簧、上夹板、支柱、固定板、 螺母和旋紧螺栓,所述支撑杆1 一端固定连接支座9,所述支座9上端面上设有下夹板8,所述下夹板通过两根相互对称的支柱5固定在支座9上,所述两根支柱5上依次套有弹簧7、 上夹板6及固定板4,所述两根支柱5顶端螺纹连接螺母3,所述固定板4的中心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有旋紧螺栓2,所述旋紧螺栓2上端面中心位置开有长孔,所述旋紧螺栓2下端面开有与长孔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力传感器10,所述传感器下端螺纹连接保护垫块12,所述力传感器10的线路由长孔引出连接应力应变仪11。本技术是有关实验夹具,用于热疲劳实验中夹持实验件。实验时,实验夹具整体竖直放置,其下端即支撑杆1由力学实验机夹持固定。安装实验夹具时,要保持上下夹具平行对齐。支撑杆1固定连接支座9,实验夹具中两根支柱5对称固定安装在支座9中,下夹板8通过两根支柱5固定在支座9上。通过两根支柱5安放两根弹簧7,弹簧7上端与上夹板6接触,弹簧7下端与下夹板8接触。固定板4固定在两根支柱5上,支柱5上端旋紧螺母3。旋紧螺栓2穿过固定板4,并与固定板4螺纹连接,通过旋紧螺栓的螺纹旋入旋出来提供夹持力。通过该夹持力,将试验件夹持在上夹板6和下夹板8之间。松开旋紧螺栓 2后,上夹板6通过弹簧7提供的回弹力,回复到初始位置。本夹具采用力传感器,安装在旋紧螺栓2下端,可以将旋紧螺栓2下端面开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安装力传感器10,传感器下端螺纹连接保护垫块12,避免直接与夹持件接触,旋紧螺栓2顶部正中开有长孔,力传感器10外接线通过该孔连接应力应变仪11。通过应力应变仪11的读数,经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夹持力。本技术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包括支撑杆(1)、支座(9)、下夹板(8)、弹簧 (7)、上夹板(6)、支柱(5)、固定板、螺母C3)和旋紧螺栓O),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 (1) 一端固定连接支座(9),所述支座(9)上端面上设有下夹板(8),所述下夹板(8)通过两根相互对称的支柱(5)固定在支座(9)上,所述两根支柱( 上依次套有弹簧(7)、上夹板(6)及固定板G),所述两根支柱( 顶端螺纹连接螺母(3),所述固定板(4)的中心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有旋紧螺栓O),所述旋紧螺栓( 下端部位装有力传感器(10),所述力传感器(10)通过线路连接应力应变仪(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螺栓(2) 上端面中心位置开有长孔,所述旋紧螺栓( 下端面开有与长孔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力传感器(10),所述传感器(10)下端螺纹连接保护垫块(12),所述力传感器 (10)的线路由长孔引出连接应力应变仪(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支座,支座上端面上设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通过两根相互对称的支柱固定在支座上,所述两根支柱上依次套有弹簧、上夹板及固定板,两根支柱顶端螺纹连接螺母,所述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开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有旋紧螺栓,所述旋紧螺栓下端部位装有力传感器;本技术有益效果,跟传统的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相比,大大改善了夹具的结构及性能,实现了热疲劳实验中夹具的结构和尺寸要求,由于在旋紧螺栓下端内部设有力传感器,并使力传感器通过外接线路与应力应变仪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应力应变仪的读数,经过很简单的计算便能得出夹持力,方便了热疲劳实验的顺利进行。文档编号G01N3/04GK202041422SQ20112011480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冯淼林, 刘畅, 孟祥琦, 李晨, 林卓英, 蔡晓静 申请人:孟祥琦, 林卓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热疲劳实验中的实验夹具,包括支撑杆(1)、支座(9)、下夹板(8)、弹簧(7)、上夹板(6)、支柱(5)、固定板(4)、螺母(3)和旋紧螺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一端固定连接支座(9),所述支座(9)上端面上设有下夹板(8),所述下夹板(8)通过两根相互对称的支柱(5)固定在支座(9)上,所述两根支柱(5)上依次套有弹簧(7)、上夹板(6)及固定板(4),所述两根支柱(5)顶端螺纹连接螺母(3),所述固定板(4)的中心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有旋紧螺栓(2),所述旋紧螺栓(2)下端部位装有力传感器(10),所述力传感器(10)通过线路连接应力应变仪(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琦林卓英冯淼林蔡晓静刘畅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孟祥琦林卓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