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祥琦专利>正文

一种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13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沿框架长度方向固设有一纵梁;移动单元,其能置于框架内的一侧,且移动部包括依次铰接的倚靠部、座板、衬腿架以及脚踏架;移动单元两侧分别设有多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分别相对的固设于纵梁一侧和框架一侧的内部,座板、衬腿架和脚踏架两侧能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上,且倚靠部、座板、衬腿架和脚踏架处于同一平面内;框架一端开有出口,移动单元能通过出口移出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能变换成轮椅的移动单元,以便于患者从在床上的仰卧姿态变换成为坐立姿态,同时可利用移动单元移动患者,减少护理人员搬运患者,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防止患者在搬运图中发生磕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理床。
技术介绍
在一些脑梗、偏瘫和残障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康复和护理过程,其中,护理辅具是指利用康复护理器具为患者提供补偿、替代、治疗的手段和方法,现在通常在患者接受治疗后转入家庭或康复疗养机构中照看,但是由于患者普遍存在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的问题,导致患者的移动十分不便,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负担,为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现在普遍将患者安置在护理床上,以便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坐卧等姿态变换,但是现有的护理床普遍较为笨重,当需要将患者移动至室外时,仍需对患者进行搬运,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且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等情况,不利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护理床,一便于患者移动,降低护理人员移动患者的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护理床,包括床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沿框架长度方向固设有一纵梁;移动单元,其能置于框架内的一侧,且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倚靠部、座板、衬腿架以及脚踏架,所述座板下方固设有支撑轮,所述座板、衬腿架和脚踏架依次铰接;所述移动单元两侧分别设有多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别相对的固设于纵梁一侧和框架一侧的内部,所述座板、衬腿架和脚踏架两侧能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上,且倚靠部、座板、衬腿架和脚踏架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框架一端开有出口,所述移动单元能通过出口移出框架。进一步的,所述座板下方固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倚靠部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出多根固定柱,每根所述固定柱顶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导向柱,每根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一套管,且当导向柱转动至与固定柱处于同一直线时,所述套管能向下运动,套于固定柱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靠近倚靠部一端向外延伸出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包括销轴和锁止块,所述销轴水平设置,所述锁止块置于销轴端部;所述框架内沿宽度方向固设有一横梁,所述横梁上开有一长孔,且所述长孔的轴向水平设置,所述销轴和锁止块能穿过所述长孔,当销轴穿过长孔后,所述锁止块能转动,直至长孔截面的长度方向与锁止块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本护理床还包括托举单元,所述托举单元置于框架下方靠近倚靠部一端,所述托举单元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固设有一托举架,每个托举架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杆以及托举辊,每根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转轴固接,另一端与托举辊连接,当转轴转动时,所述托举辊能抵顶于倚靠部下表面,并将倚靠部向上翻折。进一步的,本护理床还包括固定单元,其置于纵梁另一侧,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下身支撑板和上身支撑板,所述下身支撑板和上身支撑板相互铰接,且所述上身支撑板与倚靠部能同步绕上身支撑板和下身支撑板的铰接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两侧分别设有多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相对的固设于纵梁另一侧和框架另一侧内部,所述下身支撑板的两侧能分别搭接于第二支撑部上。进一步的,每组相邻的第二支撑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下身支撑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出卡块,所述卡块能置于空隙内。进一步的,所述倚靠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倚靠辅助架,所述倚靠辅助架包括纵杆,所述纵杆与所述套管相互平行,且所述纵杆向内延伸出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倚靠部两侧的套管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倚靠部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一挡片,当倚靠辅助架与倚靠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时,所述纵杆抵靠在第一挡片上。进一步的,所述上身支撑板两侧分别开有辅助窗口,所述辅助窗口内置有辅助支撑板,所述辅助支撑板内侧与上身支撑板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窗口外侧分别固设有第二挡片,当辅助支撑板与上身支撑板置于同一平面内时,所述辅助支撑板的外侧边缘抵靠在第二挡片上。进一步的,两所述承托架外侧分别设有承托架,所述承托架包括辅助支撑辊和两根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托举辊的芯轴端部固接,另一端与辅助支撑辊连接,且当转轴转动时,所述辅助支撑辊能抵顶于辅助支撑板和辅助倚靠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靠近衬腿架一端向前延伸出托架,所述托架包括支撑架顶部倾斜向下延伸出的支撑梁,所述衬腿架下表面能抵靠与支撑梁上。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出口两侧分别固设有插接片,所述插接片开有第一插接孔,一封闭梁能置于出口内,且所述封闭梁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第一插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能分别插入插接孔内。进一步的,本护理床还包括床尾板,所述封闭梁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有多个第二插接孔,所述床尾板底部向下延伸出多个第二插接柱,所述第二插接柱能插入第二插接孔内。进一步的,本护理床还包括床头板,所述框架远离出口一端的梁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有上第三插接孔,所述床头板下部向下延伸出第三插接柱,所述第三插接柱能插入第三插接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座板两侧分别开有第四插接孔,所述床尾板的第二插接柱能插入第四插接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座板两侧分别开有第四插接孔,所述床头板的第三插接柱能插入第四插接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托举单元还包括转动柄以及控制部,所述转动柄一端固设于转轴上,所述控制部包括丝杠以及丝套,所述丝套与所述丝杠螺接,所述转动柄另一端与所述丝杠的一端铰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螺接与丝套内,且当丝套转动时,丝杠能伸出丝套,通过转动柄带动转轴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护理床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采用依次铰接的倚靠部、座板、衬腿架以及脚踏架相互配合,使得移动单元能变换为轮椅形态,以便于患者从在床上的仰卧姿态变换成为坐立姿态,同时可利用移动单元移动患者,减少护理人员搬运患者,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防止患者在搬运图中发生磕碰;采用固定销与横梁上的长孔配合,以便于移动单元在框架内锁止定位;采用倚靠靠辅助架和辅助支撑板,使得病人在床上保持坐立姿态时,能倚靠在倚靠辅助架和辅助支撑板上,防止病人在坐立的过程中向侧面发生倾倒。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护理床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床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托举单元与控制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倚靠部固定结构示意图;图7为移动单元变换为轮椅形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架;11-框架;111-第三插接孔;12-床腿;13-纵梁;14-横梁;141-长孔;15-第一支撑部;16-第二支撑部;17-空隙;18-出口;181-插接片;1811-第一插接孔;19-封闭梁;191-第一插接柱;192-第二插接孔;2-固定单元;21-上身支撑板;211-第二连接片;212-辅助窗口;213-辅助支撑板;214-第二挡片;22-下身支撑板;23-卡块;3-移动单元;31-倚靠部;311-固定柱;312-导向柱;313-套管;314-把手;3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架(1),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11),沿框架(11)长度方向固设有一纵梁(13);/n移动单元(3),其能置于框架(11)内的一侧,且所述移动部包括倚靠部(31)、座板(32)、衬腿架(33)以及脚踏架(34),所述座板(32)下方固设有支撑轮(35),所述座板(32)、衬腿架(33)和脚踏架(34)依次铰接;/n所述移动单元(3)两侧分别设有多组第一支撑部(15),所述第一支撑部(15)分别相对的固设于纵梁(13)一侧和框架(11)一侧的内部,所述座板(32)、衬腿架(33)和脚踏架(34)两侧能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15)上,且倚靠部(31)、座板(32)、衬腿架(33)和脚踏架(34)处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框架(11)一端开有出口(18),所述移动单元(3)能通过出口(18)移出框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架(1),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11),沿框架(11)长度方向固设有一纵梁(13);
移动单元(3),其能置于框架(11)内的一侧,且所述移动部包括倚靠部(31)、座板(32)、衬腿架(33)以及脚踏架(34),所述座板(32)下方固设有支撑轮(35),所述座板(32)、衬腿架(33)和脚踏架(34)依次铰接;
所述移动单元(3)两侧分别设有多组第一支撑部(15),所述第一支撑部(15)分别相对的固设于纵梁(13)一侧和框架(11)一侧的内部,所述座板(32)、衬腿架(33)和脚踏架(34)两侧能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15)上,且倚靠部(31)、座板(32)、衬腿架(33)和脚踏架(34)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框架(11)一端开有出口(18),所述移动单元(3)能通过出口(18)移出框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2)下方固设有支撑架(36),所述支撑架(36)靠近倚靠部(31)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出多根固定柱(311),每根所述固定柱(311)顶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导向柱(312),每根所述导向柱(312)上套设有一套管(313),且当导向柱(312)转动至与固定柱(311)处于同一直线时,所述套管(313)能向下运动,套于固定柱(3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6)靠近倚靠部(31)一端向外延伸出固定销(361),所述固定销(361)包括销轴(3611)和锁止块(3612),所述销轴(3611)水平设置,所述锁止块(3612)置于销轴(3611)端部;所述框架(11)内沿宽度方向固设有一横梁(14),所述横梁(14)上开有一长孔(141),且所述长孔(141)的轴向水平设置,所述销轴(3611)和锁止块(3612)能穿过所述长孔(141),当销轴(3611)穿过长孔(141)后,所述锁止块(3612)能转动,直至长孔(141)截面的长度方向与锁止块(361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举单元(4),所述托举单元(4)置于框架(11)下方靠近倚靠部(31)一端,所述托举单元(4)包括转轴(41),所述转轴(41)两端分别固设有一托举架(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琦
申请(专利权)人:孟祥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