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洗涤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7795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洗涤塔,包括进气管、进气室、洗涤室、汽液分离室、塔顶、储液室,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填料支撑件、喷淋组件和清洗液喷淋组件,填料支撑件安装在洗涤室下部,喷淋组件安装在汽液分离室中,喷淋组件由进液管、喷嘴及阻隔板组成,阻隔板安装在洗涤室上部,清洗液喷淋组件安装在塔顶中,储液室设置有回液口、排污口、液位观察口、入口,进气管采用圆管,进气室采用下大上小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汽液分离室采用下小上大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进气管在进气室内的部分分为上部和下部,下部设有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合理,废气处理效果好,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洗涤塔,主要用于废气的去除和回收。
技术介绍
我国化工生产行业中由于生产装置密封性不好,废气回收处理水平低或根本未经处理直接进行高空排放;我国粘胶长丝生产企业的废气则全部都不回收,通过排毒塔向高空排放,因此排毒塔排放的二硫化碳量一般在150公斤/小时左右,而国家标准为50公斤 /小时,目前国外废气回收技术较为先进,有的企业废气全部集中处理,甚至已取消排毒塔。 随着我国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其中废气的处理逐渐被重视,气体处理设备也渐渐在废气处理技术中得到广泛使用,目前气体洗涤的处理设备有槽类、塔类、 管类,洗涤后需处理的气体浓度普遍控制在300PPM左右,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的气体洗涤塔,通过简洁的结构设计组合,达到显著的去除废气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气体洗涤塔,包括进气管、 进气室、洗涤室、汽液分离室、塔顶、储液室,储液室与进气室配合连接,进气室与洗涤室配合连接,洗涤室与汽液分离室配合连接,汽液分离室与塔顶配合连接,塔顶设置有出气口, 进气管与进气室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填料支撑件、喷淋组件和清洗液喷淋组件, 填料支撑件安装在洗涤室下部,喷淋组件安装在汽液分离室中,喷淋组件由进液管、喷嘴及阻隔板组成,阻隔板安装在洗涤室上部,清洗液喷淋组件安装在塔顶中,储液室设置有回液口、排污口、液位观察口、入口,进气管采用圆管,进气室采用下大上小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汽液分离室采用下小上大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本技术所述进气管在进气室内的部分分为上部和下部,下部设有缺口。本技术所述塔顶设置有汽液分离组件,汽液分离组件安装在清洗液喷淋组件的下方或者上方。本技术所述储液室安装加热盘管。本技术所述进气管、进气室、洗涤室、汽液分离室、塔顶、储液室的内壁均喷涂有耐腐蚀涂料层。本技术所述喷嘴采用螺旋喷嘴。本技术所述储液室、洗涤室均采用圆筒形。本技术填料支撑件采用两层栅格。本技术还设置有填料,填料选用Φ 25mm多面空心球,气体在填料中形成湍流。本技术所述气体洗涤塔为三个,三个气体洗涤塔串联,即第一气体洗涤塔的进气管接废气进口,第一气体洗涤塔的出气口接第二气体洗涤塔的进气管,第二气体洗涤塔的出气口接第三气体洗涤塔的进气管,以便进行三次废气处理,提高废气处理效果。本技术结构简洁合理,废气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废气处理效果经当地环保部门实测H2S含量在0. 00 0. 45PPM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2,本技术实施例气体洗涤塔,包括进气管1、进气室2、填料支撑件3、填料4、洗涤室5、喷淋组件6、汽液分离室7、汽液分离组件8、出气口 9、清洗液喷淋组件10、阻隔板11、塔顶12、储液室21、回液口 22、排污口 23、液位观察口 24、入口 25,其中汽液分离室7与汽液分离组件8可根据安装空间及下道工序的实际使用要求进行选用。2、设备工作原理设备工作原理如下需处理的混合气体通过风机输送从设备下部圆形的进气管1 进入锥形的进气室2,在进气室2中向上流动依次经过填料支撑件3以及填料4,气体在风压的作用下吹动填料4,并在此形成湍流,洗涤介质从喷淋组件6按与气体流动的逆向方向从上往下成雾状喷淋,在洗涤室5内与气体进行充分的接触并产生化学反应,去除混合气体中需要去除的气体,经过洗涤后的气体继续往上流动,在汽液分离室7穿过汽液分离组件8,经汽液分离后的干燥气体从出气口 9进入下道工序或进行排放,汽液分离组件8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下道工序的控制要求进行选用。经与气体反应后的洗涤介质落于设备下部的储液室21,洗涤介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采用离心泵输送进行循环使用。3、设备各部件的具体特征进气管1 气体进入通道,采用圆管焊接制成,在进气室2内的部分分为上部13和下部14,下部14设有缺口 141 (采用沿进气管1中心线向下破开形成),进气通过缺口 141 多方位均勻地进入进气室2,有助于废气的处理效果,具体见附图1。进气室2 进入设备内的气体首先在这进行缓冲并分散,气体流速一定范围内得到了降低,该部件采用下大上小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中空圆锥体截去上部后留下部分的结构),有利于气体集中,提高过滤效率,同时节约成本(上部体积得以减小)。填料支撑件3 主要用于支撑填料,该结构可根据塔体的大小以及填料的种类选择梁型气体喷射式填料支撑件、格栅板、格栅-网纹孔金属板组合支撑件等,填料支撑件 3可根据塔体的大小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一般筒体直径小于800mm的采用整体式,另格栅-网纹孔金属板组合支撑件对气体的阻力在同条件下相对梁型气体喷射式填料支撑件、 格栅板支撑件的阻力大,具体选用时应根据气体的实际工况进行选用。填料4:主要使气体在洗涤室5形成湍流,同时增加洗涤介质与气体接触的比表面积。填料可根据气体的特性选择散装填料或规整填料,其中散装填料有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弧鞍填料、矩鞍填料、金属环矩鞍填料、球形填料等;规整填料有格栅填料、波纹填料、 脉冲填料等,在风量较大的情况下通常以选择散装填料为主,具体选用应根据实际工况予以确定。另根据气体的腐蚀特性及成本的综合考虑可选择金属填料或非金属填料。根据洗涤介质与被洗涤气体反应的难易程度、洗涤介质的粘度大小以及设备安装空间的大小可以采用单层或两层及两层以上填料的结构。喷淋组件6 主要用于将洗涤介质按一定的流速及形态喷出,达到洗涤介质与气体充分有效接触的效果,喷淋组件6由进液管、喷嘴及阻隔板11组成,在洗涤介质保持一定的流量及压力的情况下,喷淋组件6中的喷嘴按一定的形状分布在进液管上,工作时会形成一个分布均勻且覆盖整个洗涤室圆形截面的喷淋面。根据设备的大小以及进气量的大小,喷嘴数量以及喷嘴的布局会有所不同,在处理气体工况相同的情况下,喷头数量随着进气量的增加有所增加,但喷嘴的整体布局基本不变,另根据选择喷头形式的不同,喷头的数量及分布形式也会存在差异。喷头可选择螺旋喷嘴、扇形喷嘴、实(空)心锥喷嘴等,通常情况下以选择螺旋喷嘴为主,该喷嘴流道阻塞小, 雾化效果好。根据气体及洗涤介质的腐蚀特性可选择不锈钢喷嘴、塑料喷嘴等不同材质的喷嘴,在喷嘴需要在工况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如气体或洗涤介质具有腐蚀性、洗涤介质流速较高时,应相应选用不同牌号的不朽钢材质的喷嘴。在喷嘴的正下方一定距离安装一块阻隔板11,阻隔板11呈栅格形式,可选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通常情况下选用非金属材料,其作用主要用于防止填料在气体的高速冲击下与喷嘴产生直接碰撞而损坏。洗涤室5 在该处洗涤介质与气体充分的混合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该部件采用圆筒形结构,有利于洗涤介质与气体混合均勻。汽液分离室7 经过洗涤后的气体含有一定量液体,气体在该处经过汽液分离组件将气体中的汽、液相进行分离,达到干燥气体的效果,汽液分离室7采用下小上大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减小气体上升的压力,从而提高气体在汽液分离器中的分离效果。汽液分离室7内安装喷淋组件6,汽液分离组件8安装在汽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洗涤塔,包括进气管、进气室、洗涤室、汽液分离室、塔顶、储液室,储液室与进气室配合连接,进气室与洗涤室配合连接,洗涤室与汽液分离室配合连接,汽液分离室与塔顶配合连接,塔顶设置有出气口,进气管与进气室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填料支撑件、喷淋组件和清洗液喷淋组件,填料支撑件安装在洗涤室下部,喷淋组件安装在汽液分离室中,喷淋组件由进液管、喷嘴及阻隔板组成,阻隔板安装在洗涤室上部,清洗液喷淋组件安装在塔顶中,储液室设置有回液口、排污口、液位观察口、入口,进气管采用圆管,进气室采用下大上小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汽液分离室采用下小上大的中空喇叭形圆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睿敏但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