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动物自动电击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4853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实验动物自动电击晕设备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电击装置、心率检测装置、称重装置、分选机构、人机交互模块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从上到下安装有上料机构、输送机构和分选机构,其中上料机构位于输送机构入口处的正上方,分选机构位于输送机构出口处的正下方;输送机构从左至右安装有电击装置和心率检测装置,称重装置位于心率检测装置的正下方;人机交互模块和单片机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并通过结合电力击晕技术、伺服驱动技术和气动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满足动物福利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后续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实验动物实验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学实验动物全自动电击晕设备。
技术介绍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通常要先将实验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兔、猫等)预先麻醉或处死。以往麻醉和处死实验动物的方法有(1)药物注射法将药物通过注射的方式注入动物体内,使动物麻醉或致死。(2)药物吸入法挥发性麻醉剂或有毒气体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导致动物麻醉或致死。(3)空气栓塞法将空气由静脉注入,造成缺氧,致使动物窒息而死。(4)颈椎脱白法用外力将动物颈椎脱白,使脊髓与脑髓断开,致使实验动物死亡。(5) 放血法根据不同的实验动物采用摘眼球大量放血致死,一次采取大量心脏血液致死或颈动脉、股动脉放血致死。(6)断头法使用断头器快速切断延髓,使头颅与身体迅速分离致死。上诉方法存在的问题有(1)药物注射法的药物剂量及麻醉深度不易掌握。常出现因剂量不够而致使动物长时间无法进入麻醉状态或在实验中途提前清醒,更有甚者,因药物过度直接导致动物死亡。此外,研究表明麻醉药物对发育中的小鼠、大鼠、猴子等实验动物具有神经毒性。(2)药物吸入法常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乙醚或氯仿等,其中由于乙醚可燃烧或爆炸,而氯仿也具有很强的毒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实验动物自动电击晕设备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电击装置、心率检测装置、称重装置、分选机构、人机交互模块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1)上从上到下安装有将实验动物逐个推送到输送机构入口处的上料机构、对实验动物进行精确输送的输送机构和将实验动物按照心率和体重进行分选归类的分选机构,其中上料机构位于输送机构入口处的正上方,分选机构位于输送机构出口处的正下方;输送机构从左至右安装有对实验动物头部进行电击的电击装置和测量实验动物电击后心率的心率检测装置,用于测量实验动物体重的称重装置位于心率检测装置的正下方;用于用户输入指令,实时显示实验动物电击后心率和体重测量结果的人机交互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碧君程晓曙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