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5476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测控箱和工控机,其特点是:测控箱下层内置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储气罐压缩空气出口经管道依次与减压阀、电磁阀、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金属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测控箱上层安装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塑料软管,塑料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塑料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工控机连接。测控箱和工控机置于小推车底座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结构紧凑,便于移动,而且检测结果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测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列车的行驶速度由原来的100km/h,迅速提高到 380km/h,城市的距离被大大缩短。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运行中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列车的气密性是研制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整车气密性是指在列车完成整备状态(即在安装厕所、供水系统、车窗和车门等等之后)和关闭列车与外界相通的所有开孔(包括通过门和空调设备的开孔),车内压力相对车外压力变化的密封性能。影响气密性的因素,除了端门、侧门、车窗的结构和工艺外,还与车体钢结构焊接情况、车端连接结构、地板上的各种电缆、管道通过孔及排水孔、污物处理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的具体结构有关。对于高速列车(速度大于200km/h),当列车高速交会或高速通过隧道时,尤其是在隧道内交会时,周围空气的流速和压力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而形成空气压力波。压力波通过车体缝隙进入车内,冲击旅客耳膜,造成旅客耳鸣、耳痛,使人难以忍受,严重时,可使门窗遭到损坏。但目前高速列车车厢的气密性完全靠人工测试,还没有一种用于检测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测试装置,因此对于高速列车车厢的气密性测试缺乏精准性,测试时使用的测试设备多,且存在移动不方便等缺陷。一旦被测车厢气密性问题没有及时准确的查出,严重时影响的不仅是车速、浪费的不仅是能源,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车体和人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目的是提供一套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测试精度高、移动方便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PLC控制器,通过程序对整个测试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当车厢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能够同步控制电磁阀切断气路,停止向车厢充气,并使车厢自然泄压,同时PLC控制器通过连接压力传感器高速实时采集、分析、记录车厢内的压力变化值,并生成相应的压力变化曲线,最后自动生成实验数据报表,这样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靠人工操作造成的测试结果精度低、移动不便等弊端。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测控箱和工控机,其特点是D)测控箱下层内置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储气罐压缩空气出口经管道依次与减压阀、电磁阀、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金属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E)测控箱上层安装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塑料软管, 塑料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塑料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工控机连接。F)所述的工控机设置在测控箱外部;所述的测控箱置于小推车底座之上。所述的减压阀上设置减压阀手动开关。所述被测车厢的密封板上还设置有泄压阀。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向被测车厢内部充压缩气体,增加压力并达到某一设定值之后,通过PLC控制器同步控制关闭电磁阀切断气路,使车厢保持自然泄压。同时PLC控制器通过连接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分析、记录车厢内的压力变化值,并生成相应的压力变化曲线显示在工控机屏幕上,最后自动生成测试实验数据报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 PLC控制器,可以通过程序对整个测试过程实现自动控制,不但结构紧凑,便于移动,使用方便,而且检测结果精确,有效提高了高速列车车厢的质量,保障了列车的高速与安全行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速列车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电磁阀,2、减压阀,3、小推车底座,4、储气罐,5、测控箱,6、压缩空气进气口,7、 工控机,8、PLC控制器,9、压力传感器,10、塑料软管,11、塑料软管接口,12、泄压阀,13、金属软管接口,14、金属软管,15、减压阀手动开关,16、测控箱顶盖,17、密封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测控箱5和工控机7,测控箱5 和工控机7置于小推车底座3之上。测控箱5下层内置储气罐4,储气罐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 6,储气罐压缩空气出口经管道依次与减压阀2、电磁阀1、金属软管14连接;金属软管14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17 上的金属软管接口 13与被测车厢连接;测控箱5上层安装压力传感器9和PLC控制器8,测控箱顶盖16可随时开启;压力传感器9的输入端连接塑料软管10,塑料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17上的塑料软管接口 11与被测车厢连接;压力传感器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8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1、工控机7连接。工控机7设置在测控箱5的外部;减压阀2上设置减压阀手动开关15。被测车厢的密封板17上还设置有泄压阀12。储气罐4的气源采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进气口 6进入储气罐;泄压阀 12的作用是防止车厢受压过大造成对车体的破坏,当车体内部压力增至压力上限值时, 装置的泄压阀会自动开启,达到自动保护车厢的效果。使用时气源和储气罐的压缩空气进气口 6连接,通过人工操作工控机打开储气罐4的电磁阀1使压缩空气通过减压阀手动开关15调节到合适的压力值后再平缓的经金属软管14由密封板17上的金属软管接口 13压入到密闭的被测车厢内,当压力传感器9检测到车厢内的压力升到某一设定值时,PLC控制器8控制关闭电磁阀1切断气路,使车厢保持自然泄压状态。本测试装置测试工作压力最高可达5000Pa,在泄压阶段PLC控制器通过压力变送器对车厢内压力变化数据进行高速实时采集,然后在工控机7上显示出压力变化曲线图,此外还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压力变化率、以及某段时间内压力的变化值,最终生成实验数据报表的形式。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测控箱和工控机,其特征在于A)测控箱下层内置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储气罐压缩空气出口经管道依次与减压阀、电磁阀、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金属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B)测控箱上层安装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塑料软管,塑料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塑料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工控机连接。C)所述的工控机设置在测控箱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控箱置于小推车底座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阀上设置减压阀手动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车厢的密封板上还设置有泄压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测控箱和工控机,其特点是测控箱下层内置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储气罐压缩空气出口经管道依次与减压阀、电磁阀、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金属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测控箱上层安装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塑料软管,塑料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塑料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工控机连接。测控箱和工控机置于小推车底座之上。本专利技术不但结构紧凑,便于移动,而且检测结果精确。文档编号G01M3/32GK102243130SQ2011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列车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测控箱和工控机,其特征在于:A)测控箱下层内置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储气罐压缩空气出口经管道依次与减压阀、电磁阀、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金属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B)测控箱上层安装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塑料软管,塑料软管通过被测车厢密封板上的塑料软管接口与被测车厢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工控机连接。C)所述的工控机设置在测控箱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非林明瑞吴金林李聪于海照阮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