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模快速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优质饵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51342 阅读:6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快速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优质饵料的方法,包括:(1)收集有大量卵形藻生长的鲍幼体附着基,清洗薄膜直至附着基薄膜表面已干净但在阳光下仍可见一层淡淡的金黄色的半透明物质;(2)将清洗后的薄膜裹上重物扎成花束状投放入过滤海水中,施加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NaNO3?50-80mg/L,NaH2PO4·H2O?0.3-1mg/L,FeC6H5O7·5H2O?1-2mg/L,Na2SiO3·9H2O?3-5mg/L,硅藻营养元素2-4mg/L,在1500~2500lx的光照下连续充气培养5-10天,将薄膜取出再次清洗,(3)在含有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的新鲜过滤海水中继续培养4~7天后取出进行清洗,之后再在培养含有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的新鲜过滤海水中继续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培育时间由20~100天缩短至15~30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培育技术,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在鲍幼体培育养殖生产中大量培养卵形藻等适合鲍幼体摄食的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鲍鱼苗种的培育过程中,优质饵料的充足供应是保证育苗生产顺利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以底栖硅藻为开口饵料和唯一饵料来源的初期匍匐幼虫期、围口壳幼虫期、上足分化幼虫期及稚鲍期等幼体培育阶段,为鲍幼体所提供的底栖硅藻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将严重地影响着育苗的成功率、出苗率和苗种的健康,甚至决定了育苗的成败。2002 2006年鲍幼体频频发生脱板问题,导致鲍养殖业遭受严重损失,面临崩溃的严重局面就与鲍幼体附着基的藻相不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底栖硅藻的育苗效果问题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卵形藻、舟形藻、双眉藻等几种藻类是众多的海洋底栖硅藻中较为适合鲍幼体生长需要的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种类,采用这几种底栖硅藻进行鲍幼体培育,不仅大小适合、营养丰富,且生长稳定,可获得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建议在培育鲍苗过程中人工接种上述几种底栖硅藻藻种进行底栖硅藻的纯种培养供鲍幼体摄食。但由于底栖硅藻的保种和藻种的大量纯种培养尚存在着许多难题,所需的培养时间又较长,其实际生产量也仅能供应小型的鲍人工育苗实验,而要开展大规模的鲍苗生产就完全无法满足需求,严重地制约了鲍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在目前的鲍苗生产实践中多数都未能进行底栖硅藻的纯种培养,而是采取在海水中大量施肥的粗放式随机培养方法来培养底栖硅藻。但如此方式培养的底栖硅藻往往种类非常复杂,常常造成以下问题一是鲍苗的养殖微环境因藻相不稳定而恶化导致鲍频频脱苗;二是由于鲍苗的适饵性问题个体大的底栖硅藻因难以被摄食而大量生长形成优势种,除抑制了适饵性藻类的生长,使得鲍幼体因适饵性饵料的不足而营养缺乏外,更严重的是随着这些不能被摄食藻类的老化、死亡、腐烂,养殖环境会迅速恶化,造成鲍苗中毒死亡;第三,如果在附着基上大量生长的是以立体方式生长的底栖硅藻则容易造成鲍苗深陷其中而窒息。此外采取上述方法生产底栖硅藻还同时存在着成本高、速度慢、培养时间长、藻类容易老化、营养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就是根据海洋底栖硅藻在鲍幼体附着基上生长稳定性的不同开发出一种能快速定向地大规模培养卵形藻等一些适合鲍幼体生长需要的底栖硅藻的技术,以保证鲍幼苗期间的优质饵料供应,改善鲍苗的养殖环境,提高鲍苗的育苗成功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当鲍幼体育苗成功即将转入四角砖培育期时将稚鲍小心剥离,然后将作为鲍幼体附着基的透明塑料薄膜取出通过显微镜或根据薄膜上的颜色进行观察,将颜色金黄、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有大量卵形藻生长的鲍幼体附着基收集起来,清洗薄膜直至附着基薄膜表面已干净但在阳光下仍可见一层淡淡的金黄色的半透明物质;O)、将清洗后的薄膜裹上重物扎成花束状投放入过滤海水中,施加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NaNO3 60mg/L, NaH2PO4 · H2O 0. 5mg/L, FeC6H5O7 · 5H20 1. 26mg/L, Na2SiO3 ·9Η20 %ig/L,硅藻营养元素:3mg/L,在1500 25001x的光照下连续充气培养5_10 天,将薄膜取出再次清洗,使得卵形藻等优质饵料底栖硅藻在附着基上形成优势种群;(3)将清洗后的薄膜重新裹上重物扎成花束状投放入过滤海水中,在含有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的新鲜过滤海水中继续培养4 7天后取出。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硅藻营养元素为复合维生素和海泥提取液。复合维生素母液与海泥抽提液混合组成硅藻营养元素,配比为1 1-1 2;其中复合维生素包括 维生素 B120. 5-lmg、维生素 Bl 100_200mg、维生素 H 0. 5-lmg 叶酸 0. 2-0. 5ug,纯水 IOOOml 配成IOOOml的复合维生素母液;海泥提取液为海泥泥浆1份加水1-3份稀释并消毒后制得。前述的作为鲍幼体附着基的透明塑料薄膜面积为0. 6-1. 5m2。较佳地,为采用 lm* Im的薄膜。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其采用的底栖硅藻培养基质使用次数可以是单次,也可以是多次。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其定向培养的底栖硅藻优势种,可以是卵形藻单种,也可以是含有少量舟形藻、双眉藻和曲壳藻等生长稳定、营养丰富、适合鲍幼体摄食的底栖硅藻复合种。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其清洗附着基和培养藻类的海水使用已除氯的消毒海水或经2级过滤的海水,以此排除杂藻的影响。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培养基质塑料薄膜的四角提起,中间放上鹅卵石,然后用橡皮筋将鹅卵石包在薄膜中,扎成花束状投放入过滤海水中。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其培养基质塑料薄膜小片应在1500 25001x的非直射光照射下连续充气培养5 10天。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其培养池海水应每隔 3 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50 100%,并根据换水量再次补充培养基。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步骤O)中,当底栖硅藻在薄膜上附着并大量生长,其培养基质塑料薄膜小片出现黄褐色时就可将塑料薄膜小片取出进行清洗处理。可以是单次处理,也可以是多次处理。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塑料薄膜小片进行清洗的复合处理,可以是放入专设的清洗机处理,也可以是手工处理。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重复1-2次直至卵形藻等适合鲍苗幼体摄食的优质饵料底栖硅藻在培养基质上形成优势种群。前述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可通过显微镜检查确认卵形藻等适合鲍苗幼体摄食的优质饵料底栖硅藻在培养基质上是否已形成优势种。比之传统底栖硅藻培养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可将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培育时间由20 100天缩短至15 30天,不仅藻体新鲜,内容物营养丰富更加有利于鲍幼体的摄食和生长,而且大大提高了养殖设施的使用效率,并且由于生长的底栖硅藻基本上是以卵形藻等优势底栖硅藻种群为优势种,减少杂藻生长对鲍幼体的危害,避免过去在鲍幼体的培育过程中经常遭遇的藻相不稳定、底栖硅藻优势种类不适合鲍幼体摄食或藻体已老化等造成优质饵料不足、底栖微环境恶化的一系列问题,减少鲍苗脱板的发生,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养技术操作简单、容易进行,成本较低,适宜推广。具体实施例方式2008年9月当漳浦县前亭鲍育苗场的一批稚鲍顺利培育成功准备转入四角砖养殖期时,申请人将这些附满稚鲍的鲍幼体附着基塑料薄膜逐一捞起,小心地将稚鲍从鲍幼体附着基上剥离下来,然后将这些育过鲍苗的附着基塑料薄膜收集起来进行初步挑选,颜色金黄的薄膜放回已经过清洗消毒处理并加满过滤海水的藻类培养池,从中随机抽取100 片附着基薄膜分别剪下一小片用于检测,其余部分放回藻类培育池继续培养。剪下的小薄膜片每片大小为2cmX2cm用5%福尔马林固定,然后分别用刀片将薄膜上的藻类刮下,蒸馏水洗入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规模快速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饵料的方法,包括:(1)、当鲍幼体育苗成功即将转入四角砖培育期时将稚鲍小心剥离,然后将作为鲍幼体附着基的透明塑料薄膜取出通过显微镜或根据薄膜上的颜色进行观察,将颜色金黄、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有大量卵形藻生长的鲍幼体附着基收集起来,清洗薄膜直至附着基薄膜表面已干净但在阳光下仍可见一层淡淡的金黄色的半透明物质;(2)、将清洗后的薄膜裹上重物扎成花束状投放入过滤海水中,施加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NaNO3 50-80mg/L,NaH2PO4·H2O 0.3-1mg/L,FeC6H5O7·5H2O 1-2mg/L,Na2SiO3·9H2O 3-5mg/L,硅藻营养元素2-4mg/L,在1500~2500lx的光照下连续充气培养5-10,将薄膜取出再次清洗,使得卵形藻等优质饵料底栖硅藻在附着基上形成优势种群;(3)将清洗后的薄膜重新裹上重物扎成花束状投放入过滤海水中,在含有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的新鲜过滤海水中继续培养4-7天后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忠黄万红李振华杜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