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尾藻苗种的中间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47613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鼠尾藻苗种的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抽取地下海水进行工厂化大棚养殖的养殖废水来对鼠尾藻苗种进行中间培育;并在培育的池塘中养殖有滤食性贝类和/或对虾。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抽取地下海水进行工厂化大棚养殖的养殖废水来培育鼠尾藻苗种,提供了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鼠尾藻苗种中间培育的一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但利用了养殖废水的能量成功地解决了鼠尾藻苗种繁育过程中的越冬和度夏问题,使藻苗一直处于较快的生长速度;还可以利用鼠尾藻来吸收养殖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实现了工厂化大棚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保护了海洋环境。同时利用滤食性贝类和虾对藻苗生长早期的敌害生物的抑制作用,节约了大量的藻苗培育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藻类苗种培育
,具体涉及, 即利用工厂化大棚的养殖废水来进行鼠尾藻苗种的中间培育。
技术介绍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属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是我国沿海常见的野生大型海藻。鼠尾藻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雷州半岛均有分布,其踪迹遍布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作为海参、鲍鱼的优质饵料,随着海参、鲍鱼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生长的鼠尾藻被大量采收利用,以至于很多地方的野生鼠尾藻资源几近枯竭。因此,为了加强对鼠尾藻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合理的技术路线对鼠尾藻进行人工增养殖势在必行。鼠尾藻的产量与幼苗的藻体规格及藻帘的掉苗率有直接关系,IOcm以上的鼠尾藻幼苗是我国北方地区筏式养殖鼠尾藻夹苗的理想规格。车间内培育的鼠尾藻幼苗一般在6 月底转到自然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受到海水温度变化影响,夏季水温超过27°C,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冬季幼苗生长几乎停止,到次年4月份鼠尾藻幼苗平均长度才达到5-6cm。为解决IOcm以上鼠尾藻幼苗来源这一问题,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将北方海区鼠尾藻种苗运至南方海区越冬,到次年4月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鼠尾藻苗种的中间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工厂化大棚的养殖废水来对鼠尾藻苗种进行中间培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法赵艳芳丁刚刘蕾王飞李德军周兴
申请(专利权)人: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市崂山区农林局青岛亿海丰水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