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所使用的电极板、上述电极板的制备方法以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所代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而且无充放电时的记忆效应(若在完全放电前进行电池的充电,则电池容量逐渐减少的现象),所以被用于便携机械和大型机械等各种领域。另外,近年来二次电池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工具等需要高输出功率特性的领域的使用备受关注。上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隔板和有机电解液构成。作为上述正极和负极,多使用具备在金属箔等集电体的表面涂布电极活性物质层形成溶液而成的电极活性物质层的电极。将上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形成溶液通过如下方法配制成泥浆状在有机溶剂中捏合和/或分散可放电的活性物质、粘结材料和导电材料(其中,当活性物质也发挥导电效果时,存在省略导电材料的情况)、以及所需要的其它材料。然后,采用例如JP2006-310010A 的说明书的段落0019 00 或JP2006-107750A的权利要求1和说明书的段落0051 0055所公开的常规制备方法,如下操作,使用上述电极活性物 ...
【技术保护点】
1.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具备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所述集电体表面的至少1部分上并含有活性物质,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为具有如下结构且形成有电解液可渗透的空隙的多孔质层,所述结构如下:所述活性物质的至少1部分接合于所述集电体表面,同时所述活性物质之间部分接合从而所述活性物质连续存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