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包含:于一集电板的表面蚀刻形成不平整表面;于该不平整表面涂布一导电粉体材料混合物;及进行加热以于该不平整表面形成一电极。所制备的电极组包含一集电板及一电极,该集电板包含一底部及数个由该底部表面延伸形成的凸出部,二相邻的凸出部间形成一间距,使得该底部及凸出部的表面共同形成一不平整表面,该电极填充于该些凸出部间并覆盖于该凸出部及底部。该电储存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电解液设置于该壳体内;二该电极组分别浸置于该电解液中;及一隔板设置于该壳体内,以隔开该二电极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尤指一种能够增加电极组的集电板与电极的接触面积且提升导热效率的。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目前电储存装置,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或者电双层电容器,皆包含有一壳体91、二电极组92、92,、一隔板93及一电解液94。该二电极组92、92,分别为一正极及一负极,且设置于该壳体91内,该二电极组92、92’分别与导线A连接而延伸至该壳体91外;该二电极组92、92,分别包含有一集电板921、921,及一电极922、922,,该电极 922、922,分别设置于该集电板921、921,的表面,且该电极922、922,通常以粉体材料制成; 该隔板93以多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且设置于该二电极组92、92’之间,以避免该二电极组 92,92'因相触而造成短路;该电解液94填充于该壳体91内,以作为离子传导的媒介。上述电储存装置的充放电原理因电储存装置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作为正极的电极组92的电极922以锂的氧化物制成,例如锂钴氧化物(LiCoO2)、 锂锰氧化物(LiMn2O4)或锂镍氧化物(LiNiO2);作为负极的电极组92’的电极922’以石墨性碳材制成。当该电储存装置外接充电器进行充电时,电子由该电储存装置的外部进入电极922’(负极),同时位于电极922(正极)处的锂离子则离开正极经过电解液,并穿过该隔板93进入作为负极的电极922’,与石墨性碳材共同形成LiC6的化合物;当该电储存装置外接电器进行放电时,该些位于负极的LiC6便将解离出锂离子及电子,该锂离子将离开负极经过电解液,并穿过该隔板93进入电极922 (正极),而该电子将由该电极922’及导线A 传导至该壳体91外,以供电给外部的电器使用。对上述电储存装置而言,由于充放电过程中将产生热量,而制作该些现有电极 922,922'的材料并非优良的热导体,散热效果不佳;再且,该现有集电板921、921’为平板状,与该电极922、922’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该较小的接触面积无法将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经电极922、922’及集电板921、921’传导至电储存装置外进行散热,造成该电储存装置内所累积的热量可能造成危险,例如烫伤使用者或者内部隔板熔解导致短路爆炸等意外发生。基于上述原因,其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电储存装置及其电极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改良上述缺点,以提供一种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以增加电极组的集电板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本专利技术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以使该集电板具有一不平整表面。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以提升该集电板的导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储存装置,包含有上述的电极组,以提升该电储存装置的散热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包含一集电板,包含一底部及数个凸出部, 该数个凸出部由该底部的表面延伸形成,二相邻的凸出部之间形成一间距,使得该底部及凸出部的表面共同形成一不平整表面;及一电极,完整填充于该些凸出部之间,并覆盖该凸出部及底部的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的制备方法,包含一集电板蚀刻步骤于一集电板的表面进行蚀刻,使该集电板的表面形成一不平整表面;一涂布步骤于该不平整表面涂布一导电粉体材料混合物;及一定型步骤对该导电粉体材料混合物进行加热,使该导电粉体材料混合物于该不平整表面固化形成一电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储存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电解液,设置于该壳体内;二电极组, 分别浸置于该电解液中,用以作为正负极,每一电极组包含一集电板及一电极,该集电板包含一底部及数个凸出部,该数个凸出部由该底部的表面延伸形成,二相邻的凸出部之间形成一间距,使得该底部及凸出部的表面共同形成一不平整表面,该电极完整填充于该些凸出部之间,并覆盖于该凸出部及底部;及一隔板,设置于该壳体内,以隔开该二电极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组的集电板由该底部表面延伸形成该数个凸出部,以共同形成不平整表面,可有效增加该集电板的表面积,进而增进该集电板与该电极的接触面积。因此,即使于该电储存装置(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充放电时产生大量的热能,也可通过该些凸出部与该电极的接触面积,而将该些热能快速由该集电板传导至该电储存装置外,以避免热量积存于该电储存装置内而产生使用上的安全性疑虑。附图说明 1集电板11 凸出部12底部2电极3导电粉体材料混合物4保护层5光罩6壳体7 隔板8电解液A导线d间距h 高度91壳体92电极组92,电极组921集电板921,集电板922电极922,电极93 隔板94电解液A导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A.本专利技术的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请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包含一集电板1及一电极2,该集电板1的表面为不平整表面,且该电极2覆盖结合于该集电板1的不平整表面。请参照图2及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集电板1可选择以具导电性的材质(例如铝箔或铜箔等导电性材质)制成,以导通电路。该集电板1包含数个凸出部11及一底部12,如图 2或3所示,且该数个凸出部11及底部12的表面共同构成该不平整表面,该集电板1的不平整表面结构如附件一所示。请参照图2及3所示,该数个凸出部11延伸形成于该底部12的表面,该数个凸出部11相对于该底部12表面的延伸高度h可为不等高(如图2所示)或等高(如图3所示),且该高度h选择介于5至200 μ m之间;二相邻的凸出部11之间具有一间距d,以供该电极2填入于该数个凸出部11之间,而覆盖该凸出部11及该底部12的表面,该些间距d可选择为等间距或不等间距,且该间距d选择介于1至IOOym之间。其中,该凸出部11的高度h与该间距d的比值(高度h/间距d)较佳选择但不受限于0. 05至200。若该高度h/ 间距d比值小于0. 05,则提升表面积的效果较不明显;若该高度h/间距d比值大于200,则该些凸出部11之间的空间相对较为狭窄,使得电极2不易完整填入该些凸出部11之间。举例而言,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选择于该底部12的表面设置不等高且不等间距的凸出部11,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选择于该底部12的表面形成等高且等间距的凸出部11,该凸出部11的高度h选择为10 50 μ m,该间距d选择为2 20 μ m,如图3所示。借此,通过该数个凸出部11的设置,该凸出部11与该底部12的表面共同形成该集电板1的不平整表面,使得该凸出部11的表面可大幅增加该集电板1的表面积。请参照图2及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2覆盖结合于该集电板1的不平整表面。本实施例的电极2完整填充于该些凸出部11之间,以使该电极2充分覆盖于该凸出部11及底部 12的表面,进而使得该电极2与该集电板1的接触面积相较于现有电极组可大幅提升。该电极2以导电粉体材料制成,导电粉体材料可依据电储存装置以及正极或负极的种类进行选择,例如,若该电极组应用于电双层电容器(EDLC,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则不论作为正极或负极,该导电粉体材料皆可选择为石墨性碳材;若该电极组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Lithium Battery),则作为正极的导电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储存装置的电极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集电板,包含一个底部及数个凸出部,该数个凸出部由该底部的表面延伸形成,两个相邻的凸出部之间形成一个间距,该底部及凸出部的表面共同形成一个不平整表面;及一个电极,完整填充于该些凸出部之间,并覆盖于该凸出部及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培焕,陈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