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钱生专利>正文

一种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39046 阅读:4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它是取聚乙烯醇3~6重量份,加入到60~75重量份的水中,溶解后降温至35~50℃,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10~15重量份、尿素0.3~0.8重量份,用交联剂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2000~3000mPa.s,升温至60~75℃,保温反应10~30min,降温至45~65℃,保持30~120min,降温至35~55℃,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25~35重量份,搅拌10~30min,再加入乳化剂0.2~0.5重量份、防腐剂0.1~0.3重量份,搅拌10~20min,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胶粘剂耐水性较现有淀粉胶提高2倍以上,耐沸水性达3小时以上不脱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植物胶粘剂是一种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且无污染的优点。但这种胶粘剂存在胶粘强度不高、耐水性差和贮存不稳定等三大缺陷而使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已有通过将胶粘剂改性的方法来提高产品的耐水性,如公开号为CN10099965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耐水性的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和所制备产品的应用。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是以淀粉为原料,以盐酸为催化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丁醇乙烯枉费为单体,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然后以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而合成淀粉-醋酸乙烯酯交联接枝共聚物;该共聚物在中性条件下,以聚乙烯醇1 为改性剂,以硼砂为二次交联剂,糊化后,以尿素为稀释剂,甘油为增塑剂,磷酸三丁酯为消泡剂,混合后即得。该专利技术制备的胶粘剂较未改性的淀粉胶粘剂的耐水性能有所提高,但其耐水性能仍不够理想,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水性好、胶粘强度高、无毒的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取聚乙烯醇3 6重量份,加入到60 75重量份的水中,于95°C条件下使之完全溶解,降温至35 50°C,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 10 15重量份、尿素0. 3 0. 8重量份,用交联剂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2000 3000mPa. s,升温至60 75°C,保温反应10 30min,降温至45 65°C,保持30 120min,之后降温至35 55°C,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25 35重量份,搅拌反应10 30min,再加入乳化剂0. 2 0. 5重量份、防腐剂0. 1 0. 3重量份,搅拌10 30min,成均质胶状物即得耐水性植物胶粘剂。上述方法中所述的预糊化木薯淀粉均为市售产品,也可按常规方法自行制备。所述的交联剂为硼砂或硼酸,硼砂用于提高粘度,硼酸用于降低粘度。所述的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的的乙烯含量为14 18%。所述的乳化剂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所述的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利用聚乙烯醇的稀溶液来溶解预糊化淀粉,使淀粉在水中溶化就被聚乙烯醇接枝到淀粉的游离基上,提高了淀粉胶的接枝效率,可提高固含量2 3个百分点,减少了胶液中的水份含量;2、所选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本工艺条件下可与接枝淀粉进一步交联、增塑和聚合,形成了多维网络结构,胶液的内聚力明显增强,从而使植物胶的胶粘强度和耐水性大大提高,其胶粘强度可达到聚醋酸乙烯I型标准以上,耐水性提高2倍以上,耐沸水性达3小时以上不脱胶;通过胶液乳化,提高了贮存稳定性,保质期达12个月以上;3、由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得的胶粘剂在保证植物胶无毒、无味、健康环保的优良特性的同时又具有化学胶的胶接强度;可广泛应用于木工粘接,制作实木拼板、高档家具,墙面腻子,与水泥砂浆混合粘接瓷砖以及与多种装饰装修材料的粘接,也可用于生产人造板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取聚乙烯醇Ig,加水6^(g,于95°C条件下使之完全溶解,降温至50°C,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Hg、尿素0. ^(g,用硼砂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2000mPa. s,升温至60°C,保温搅拌反应30min,降温至45°C,保温120min,之后降温至35°C,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乙烯含量为14-18%,w/w,3^(g,搅拌反应lOmin,再加入吐温-800. Ig,搅拌反应 30min,加入异噻唑啉酮0. lKg,搅拌均勻即得耐水性植物胶粘剂。实施例2取聚乙烯醇^(g,加水70Kg,于95°C条件下使之完全溶解,降温至35°C,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MKg、尿素0. Ig,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3000mPa. s,升温至75°C,保温搅拌反应lOmin,降温至55°C,保待60min,之后降温至40°C,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乙烯含量为14-18 %,w/w) 30Kg,搅拌反应30min,再加入吐温-800. 3Kg,搅拌反应20min,加入异噻唑啉酮0. 3Kg,搅拌均勻,即得耐水性植物胶粘剂。实施例3取聚乙烯醇6Kg,加入75Kg水中,于95°C条件下使之完全溶解,降温至40°C,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14Kg、尿素0. 8Kg,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2500mPa. s,升温至70°C,保温搅拌反应20min,降温至65°C,保温搅拌反应30min,之后降温至55°C,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乙烯含量为14-18%,w/w)2^(g,搅拌反应20min,再加入吐温-80 0. 4Kg,搅拌反应lOmin,最后加入异噻唑啉酮0. MKg,搅拌均勻,即得耐水性植物胶粘剂。将上述实施例制得的产品送质量检验部门按照HG/T2727-1995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木材胶粘剂”要求进行性能检验,结果如以下表1所示;按照GB18583-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水基型胶粘剂聚乙酸乙烯酯类要求进行检验,结果如以下表2所示;参照GB/T1734-1993进行耐沸水性实验,结果如以下表3所示。表1 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取聚乙烯醇3 6重量份,加入到60 75重量份的水中,于95°C条件下使之完全溶解,降温至35 50°C,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10 15重量份、尿素0. 3 0. 8重量份,用交联剂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2000 3000mPa. s,升温至60 75°C,保温反应10 30min,降温至45 65°C,保持30 120min, 之后降温至35 55°C,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25 35重量份,搅拌反应10 30min,再加入乳化剂0. 2 0. 5重量份、防腐剂0. 1 0. 3重量份,搅拌10 30min,成均质胶状物即得耐水性植物胶粘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交联剂为硼砂或硼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的乙烯含量为14 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乳化剂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是取聚乙烯醇3~6重量份,加入到60~75重量份的水中,溶解后降温至35~50℃,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10~15重量份、尿素0.3~0.8重量份,用交联剂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2000~3000mPa.s,升温至60~75℃,保温反应10~30min,降温至45~65℃,保持30~120min,降温至35~55℃,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25~35重量份,搅拌10~30min,再加入乳化剂0.2~0.5重量份、防腐剂0.1~0.3重量份,搅拌10~20min,即得。本专利技术胶粘剂耐水性较现有淀粉胶提高2倍以上,耐沸水性达3小时以上不脱胶。文档编号C09J129/04GK102234494SQ20101015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水性植物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聚乙烯醇3~6重量份,加入到60~75重量份的水中,于95℃条件下使之完全溶解,降温至35~50℃,加入预糊化木薯淀粉10~15重量份、尿素0.3~0.8重量份,用交联剂调节该混合液的粘度至2000~3000mPa.s,升温至60~75℃,保温反应10~30min,降温至45~65℃,保持30~120min,之后降温至35~55℃,加入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25~35重量份,搅拌反应10~30min,再加入乳化剂0.2~0.5重量份、防腐剂0.1~0.3重量份,搅拌10~30min,成均质胶状物即得耐水性植物胶粘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钱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钱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