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铸造轴承盖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756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压铸造轴承盖用模具,它包括上压头、上盖板、成型模腔、模具座,其特征在于:模具垫板与冲头固接成上压头主体,模具垫板下方冲头外固定有施压柱,施压柱搭设于上盖板上;上盖板由上压板和固定于上压板下方的压环构成,压环外壁与成型模腔的模具内衬内壁紧密配合,压环内壁与上压头的冲头紧密配合,上盖板搭设于成型模腔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于铝液充形流动成形,接近工件使用尺寸,使材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本设计为浮动式的,可以实现上下加压使工件在压力下凝固,性能大为提高;本设计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变电设备,特别提供了一种少油高压开关上的部件一轴承盖的挤压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少油高压开关是63千伏以上强电高压开关中通用的产品,其中轴承盖是用铜合金铸造成形终极加工而成,其材料成本高,且重量不轻,给安装带来一定困难用铝合金代替铜合金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案。但是,使用铸铝其电性能及机械性能均达不到要求,用高强铝合金不能采用铸造方法,如采用铸锭,锻压工艺,则成本大幅度提高,材料利用率低,可选择的最佳方案为挤压铸造,其具有铸造的易成形,成形坯件接近部件的实际尺寸,加工量少, 又有使部件具有锻造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优点。而在挤压铸造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得好,可以大大提高成品生产率,提高材料利用率及材料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且成品性能好的挤压铸造轴承盖用模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上压头、上盖板、成型模腔、模具座,上压头垫板与冲头固接成上压头,上压头垫板下方冲头外固定有施压柱,施压柱搭设于上盖板上;上盖板由上压板和固定于上压板下方的压环构成,压环外壁与成型模腔的模具内衬内壁紧密配合,压环内壁与上压头的冲头紧密配合,上盖板搭设于成型模腔之上;成型模腔由模具外套、模具内衬和模具上盖板封合而成,模具外套通过第一弹簧与模具座弹性连接;模具座上固定设置切料环,切料环外壁与模具内衬相配合,内壁与冲头相配合,切料环内还另设置一与切料环紧密配合的下垫板,下垫板下置一顶杆,顶杆外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埋入模具座中并与模具座相固定。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适合于铝液充形流动成形,接近工件使用尺寸,使材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本设计为浮动式的,可以实现上下加压使工件在压力下凝固,性能大为提高;本设计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挤压铸造轴承盖用模具,它包括上压头1、上盖板2、成型模腔3、模具座4,上压头垫板11与冲头12固接成上压头,上压头垫板下方冲头外固定有施压柱13,施压柱搭设于上盖板上;上盖板由上压板21和固定于上压板下方的压环22构成,压环外壁与成型模腔的模具内衬32内壁紧密配合,压环内壁与上压头的冲头紧密配合,上盖板搭设于成型模腔之上;成型模腔由模具外套31、模具内衬32和模具上盖板33封合而成,模具外套31通过第一弹簧34与模具座弹性连接;模具座上固定设置切料环41,切料环外壁与模具内衬相配合,内壁与冲头相配合,切料环内还另设置一与切料环紧密配合的下垫板42,下垫板下置一顶杆43,顶杆外套有第二弹簧44,第二弹簧埋入模具座中并与模具座相固定。在使用时,铝液浇入成形模腔后,上压头下降,压头冲头部分接触铝液,使铝液上升,充满成形模腔,这时上盖板将铝液封闭在模腔内,上压头继续下降,压力通过上盖板作用于铝液上,铝液与模腔壁接触,冷却凝固过程中不断受作用力挤压,直到凝固成形。这时有一部分铝液成为料饼,被冲头与切断环切断。上压头抬起时,上盖板被箍在压头上的铝件带动一起上移,当铝件全部提出成型腔后,由一套与之相应的工件脱模装置推动上盖板下移将铝件从冲头上推下,脱离冲头。然后,下顶出杆复位,将留在模腔里的料饼顶出,完成了一次挤压铸造过程,制备了一个成形坏料。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技术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权利要求1. 一种挤压铸造轴承盖用模具,它包括上压头(1)、上盖板O)、成型模腔(3)、模具座 G),其特征在于上压头垫板(11)与冲头(1 固接成上压头,上压头垫板下方冲头外固定有施压柱(13),施压柱搭设于上盖板上;上盖板由上压板和固定于上压板下方的压环 (22)构成,压环外壁与成型模腔的模具内衬(3 内壁紧密配合,压环内壁与上压头的冲头紧密配合,上盖板搭设于成型模腔之上;成型模腔由模具外套(31)、模具内衬(3 和模具上盖板(3 封合而成,模具外套(31)通过第一弹簧(34)与模具座弹性连接;模具座上固定设置切料环(41),切料环外壁与模具内衬相配合,内壁与冲头相配合,切料环内还另设置一与切料环紧密配合的下垫板(42),下垫板下置一顶杆(43),顶杆外套有第二弹簧(44), 第二弹簧埋入模具座中并与模具座相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挤压铸造轴承盖用模具,它包括上压头、上盖板、成型模腔、模具座,其特征在于模具垫板与冲头固接成上压头主体,模具垫板下方冲头外固定有施压柱,施压柱搭设于上盖板上;上盖板由上压板和固定于上压板下方的压环构成,压环外壁与成型模腔的模具内衬内壁紧密配合,压环内壁与上压头的冲头紧密配合,上盖板搭设于成型模腔之上。本技术适合于铝液充形流动成形,接近工件使用尺寸,使材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本设计为浮动式的,可以实现上下加压使工件在压力下凝固,性能大为提高;本设计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效率高。文档编号B22D18/02GK202028759SQ20112009261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韩晓芳 申请人:宁波市瑞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压铸造轴承盖用模具,它包括上压头(1)、上盖板(2)、成型模腔(3)、模具座(4),其特征在于:上压头垫板(11)与冲头(12)固接成上压头,上压头垫板下方冲头外固定有施压柱(13),施压柱搭设于上盖板上;上盖板由上压板(21)和固定于上压板下方的压环(22)构成,压环外壁与成型模腔的模具内衬(32)内壁紧密配合,压环内壁与上压头的冲头紧密配合,上盖板搭设于成型模腔之上;成型模腔由模具外套(31)、模具内衬(32)和模具上盖板(33)封合而成,模具外套(31)通过第一弹簧(34)与模具座弹性连接;模具座上固定设置切料环(41),切料环外壁与模具内衬相配合,内壁与冲头相配合,切料环内还另设置一与切料环紧密配合的下垫板(42),下垫板下置一顶杆(43),顶杆外套有第二弹簧(44),第二弹簧埋入模具座中并与模具座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瑞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