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911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机,即使空间较为狭小,也可在开关部件和控制器的端子间实现较好的防尘效果。研磨机的控制器(60)的上表面上突出设置有端子板(67),开关部件(30)的主体部39的下表面上突出设置有连接部(48),其用来收装插座端子(49)并且具有端子板(67)能进入的狭缝(50)。组装开关部件(30)和控制器(60)时,端子板(67)从狭缝(50)进入连接部(48)内并与插座端子(49)插入连接。端子板(67)呈插入连接状态时,在控制器(60)上表面形成有用来封堵连接部(48)的狭缝(50)形成面的第一、第二突起(68、6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机,其圆盘形砂轮被电机驱动而转动。
技术介绍
在研磨机的用来收装电机的壳体前部设置有主轴,电机输出轴的转动经由包括圆锥齿轮等的转动传递机构被传递到该主轴。该主轴与该输出轴呈垂直相交状态并且突出出来,可由安装在主轴上的圆盘形砂轮对被研磨材进行研磨加工。使用这种研磨机对由金属制成的被研磨材进行研磨加工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末等和冷却电机用空气一起被吸入壳体中,如果该金属粉末堆积在连接内部电气零件等的插头·插口式端子(例如电机一侧端子和开关一侧端子之间)上,有可能产生漏电或者短路等问题。因此,为防止产生漏电等问题,有时不用插头 插口式端子而用导线的配线连接各电气零件,但这么做不仅组装时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还会增加成本。对此,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在壳体上设置中空状筒状部件,在该筒状部件内采用插头 插口式连接方式时可实现端子连接部的防尘效果。其中, 设置在电机定子上的电机一侧端子和设置在具有开关的开关部件上的开关一侧端子从相反方向在上述筒状部件中嵌合。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M271号但是,由于研磨机中有时使用可实现变速或制动功能的作为电气零件的控制器, 并将其组装在壳体后部的开关部件上,所以人们希望控制器和开关部件的端子间也具有防尘能力。但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在两个电气零件间插装筒状部件, 而且需要形成能保持端子并插入该筒状部件中的插入部,所以该结构难以用于组装在壳体后部的狭小空间内的开关部件和控制器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即使空间较为狭小,该研磨机也可在开关部件和控制器的端子间实现较好的防尘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开关部件和控制器的其中之一的组装面上突出设置插头端子,另外一个的组装面上突出设置能收装插座端子并具有插头端子的进入口的连接部,组装开关部件和控制器时,从进入口进入连接部内的插头端子会随之插入插座端子中并与之连接。在该其中之一的组装面上形成堵塞部,插头端子处于插入连接状态时,由所述堵塞部至少封堵连接部上的进入口的形成面。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控制器上设置穿过开关部件并与电机一侧电气连接的控制器端子,在开关部件上设置定位部,组装该开关部件与控制器时,该定位部随之将控制器端子定位于其与电机一侧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上。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壳体上形成防松脱部,3当组装开关部件时,该防松脱部随之与开关外表面抵接而防止该开关从开关部件中松脱出来。在技术方案1 3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堵塞部为突起并与插头端子相邻设置,该堵塞部与下凹设置在进入口的形成面上的凹部嵌合。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时,由于可以在组装于狭小空间内的开关部件和控制器的端子间实现较好的防尘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作业可采用易于进行的插入连接方式,这样不仅能缩短组装作业时间,而且还会减低成本。在技术方案1取得的效果基础上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时,即使其间存在开关部件,也可使控制器端子精准且可靠地与电机一侧电气连接。在技术方案1或2取得的效果基础上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已组装开关部件的状态下,可实现能防止开关自动松脱出来的合理结构。在技术方案1 3的任意一项所取得的效果基础上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时,可采用设计变更内容较少的结构来实现端子间的防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研磨机的侧视图(后部表示纵截面图)。图2是表示电机定子和电机壳体(后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开关部件的立体图,其中,图3中(A)表示从上方后侧观察时的状态、 图3中(B)表示从下方后侧观察时的状态、图3中(C)表示从上方前侧观察时的状态。图4是表示控制器的立体图,其中,图4中㈧表示从下方观察时的状态、图4中 (B)表示从上方观察时的状态。图5是表示将控制器组装到开关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其中,图5中(A)表示从上方前侧观察时的状态、图5中(B)表示从上方后侧观察时的状态、图5中(C)表示组装完成后从上方前侧观察时的状态。图6是说明组装有控制器的开关部件的图,其中,图6中(A)表示主视图、图6中 (B)表示侧视图、图6中(C)表示俯视图。图7是表示将开关部件组装到电机壳体上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组装有开关部件的电机壳体的立体图,其中,图8中(A)表示从下方观察时的状态、图8中(B)表示从上方观察时的状态。图9是表示组装有开关部件和开关操作杆的电机壳体的立体图。图10是说明开关部件和控制器的组装结构的变型实施例的图,其中,图10中㈧ 表示俯视图、图10中(B)表示主视图。图11中(A)是表示开关部件的变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中(B)是表示控制器的变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变型实施例中将控制器组装到开关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说明变型实施例中的组装有控制器的开关部件的图,其中,图13中(A)表示主视图、图13中(B)表示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研磨机;2,电机壳体;4,主轴;5,砂轮;8,后罩;9,轴承部;10,引导凸缘;11,碳刷架;14,螺纹固定用突起;16,小凸缘;20,定子;23,连接部件;24,前插入部;25、49,插座端子;26,电机转子;30,开关部件;31,基部;33,后插入部;39,主体部;40,开关;41,操作杆;45,插头端子;47,组装座;48,连接部;50,狭缝;53、54,凹部;60,控制器;61,盒体;62, 基板;64,卡钩;67,端子板;68,第一突起;69,第二突起;70,控制器端子;71、74,堵塞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研磨机的一个例子。该研磨机1中用来收装电机的筒状电机壳体2的前部(图1中的左侧)组装有齿轮箱3,主轴4从所述齿轮箱3中向下突出出来,该齿轮箱3 内设置有使用了圆锥齿轮等的未图示的转动传递机构,主轴4的下端连接有与该主轴4呈垂直相交状态的圆盘形砂轮5。附图标记6表示组装在齿轮箱3下表面并用来罩住砂轮5 后部部分的砂轮罩。附图标记7表示设置在电机壳体的侧面的滑动按钮。附图标记8表示组装在电机壳体2后端的与之成同轴状的呈有底筒状的后罩。图2中也有表示,电机壳体2后部形成有与该电机壳体2成一体的轴承部9,轴承部9突出到后罩8内并用来支承电机转子沈的后端,电机转子沈可与轴承部9相对转动。 在轴承部9周围设置有与电机壳体2的轴线平行并呈四边形筒状的四个引导凸缘10,另外在以轴承部9为中心呈点对称的位置上设置有一对碳刷架11,其位于引导凸缘10之间。另外,在以同一轴承部9为中心呈点对称位置上下设置的用来隔开引导凸缘10和碳刷架11 的两个分隔壁12上,分别形成有上下方向上的卡止槽13。还有,轴承部9的后表面突出设置有螺纹固定用突起14,其延伸至后罩8的后部并被来自该后罩8的后表面的螺钉固定。在螺纹固定用突起14的左右侧面相连设置有两个加强筋15,其呈平板状并隔着螺纹固定用突起14。另外,从轴承部9后表面左端直到左侧加强筋15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作为防松脱部的四边形板状小凸缘16。引导凸缘10相当于前面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筒状部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磨机,在其收装有电机的筒状壳体的后部组装有开关部件,所述开关部件具有对上述电机进行通/断电而实现驱动的开关,在所述开关部件上组装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控制上述电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部件和控制器的其中之一的组装面上突出设置有插头端子,另外一个的组装面上突出设置由能收装插座端子并且具有上述插头端子的进入口的连接部,组装上述开关部件和控制器时,从上述进入口进入上述连接部内的上述插头端子插入上述插座端子中并且与之连接,上述其中之一的组装面上形成有堵塞部,上述插头端子处于插入连接状态时,由该堵塞部至少封堵上述连接部的上述进入口的形成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菊仁志村松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