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用双面浸渍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8939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薄膜用双面浸渍槽。设备由左半槽、右半槽、调节螺母和密封条组成。其中左右半槽通过调节螺母连接,薄膜从胶槽中间穿过把胶槽一分为二。在左右胶槽内放入所需乳液,满足产品需求。调节左右半槽间锁紧张力,使薄膜上下运动时张力适中,且乳液不从浸渍槽中渗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薄膜用双面浸渍槽
技术介绍
薄膜浸渍材料种类繁多,尤其是聚酰亚胺薄膜浸渍含氟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端领域,目前国内主要的薄膜用浸渍槽结构为一个槽体,槽内有一旋转辊筒,薄膜绕过槽内辊筒,实现双面浸渍。该传统胶槽只能双面浸渍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涂层,不能满足相关产品的特殊要求。本技术设备克服了传统设备的缺陷,实现了薄膜双面同时浸渍不同材料和(或)不同厚度的涂层,同时简化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用双面浸渍槽。本技术提出的薄膜用双面浸渍槽,由左半槽、右半槽、调节螺母和密封条组成,其中左半槽和右半槽通过调节螺母连接组成一体,密封条设置于左半槽和右半槽连接处,使用时,薄膜从左半槽和右半槽中间穿过,把浸渍槽一分为二。本技术中,密封条采用橡胶材料或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本技术中,通过调节左、右半槽间锁紧张力,使薄膜上下运动时张力适中,且乳液不从浸渍槽中渗漏。本技术中,左右胶槽内放入所需乳液,满足产品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示。图2为本技术的A-A剖面图。图中编号1为左半槽,2为右半槽,3为调节螺母,4为密封条,5为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装置由左半槽1、右半槽2、调节螺母3和密封条4 组成,左半槽1和右半槽2通过调节螺母3连接组成一体,密封条4设置于左半槽1和右半槽2连接处,使用时,薄膜5从左半槽1和右半槽2中部连接处穿过,把浸渍槽一分为二。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薄膜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将聚酰亚胺薄膜从左半槽 1、右半槽2间穿过,调节调节螺母3扭矩至3Nm,在左半槽1、右半槽2内放入浓度分别为 15%和30%的聚全氟乙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乳液,薄膜通过牵引装置作上下运动,经干燥、烧结、切边、收卷后即可得到双面分别浸渍(2士0.5) μ m聚全氟乙丙烯和(4士 1) μ m聚四氟乙烯的含氟涂层聚酰亚胺薄膜。实施例2: 将实施例1装置用于浸渍聚酰亚胺薄膜,将聚酰亚胺薄膜从左半槽1和右半槽2 间穿过,调节调节螺母3扭矩至3Nm,在左半槽1和右半槽2内放入浓度分别为15%和30% 的聚四氟乙烯乳液,薄膜5通过牵引装置作上下运动,经干燥、烧结、切边、收卷后即可得到双面分别浸渍(2 士 0.5) ym聚四氟乙烯和(4 士 1) μ m聚四氟乙烯的含氟涂层聚酰亚胺薄膜。权利要求1.一种薄膜用双面浸渍槽,由左半槽(1)、右半槽(2)、调节螺母(3)和密封条(4)组成, 其特征在于左半槽(1)和右半槽( 通过调节螺母C3)连接组成一体,密封条(4)设置于左半槽⑴和右半槽⑵连接处,使用时,薄膜(5)从左半槽⑴和右半槽(2)连接处穿过,把浸渍槽一分为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用双面浸渍槽,其特征在于密封条(4)采用橡胶材料或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薄膜用双面浸渍槽。设备由左半槽、右半槽、调节螺母和密封条组成。其中左右半槽通过调节螺母连接,薄膜从胶槽中间穿过把胶槽一分为二。在左右胶槽内放入所需乳液,满足产品需求。调节左右半槽间锁紧张力,使薄膜上下运动时张力适中,且乳液不从浸渍槽中渗漏。文档编号B05C11/11GK202028514SQ20112011668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姚磊, 罗恒华 申请人:上海市塑料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用双面浸渍槽,由左半槽(1)、右半槽(2)、调节螺母(3)和密封条(4)组成,其特征在于:左半槽(1)和右半槽(2)通过调节螺母(3)连接组成一体,密封条(4)设置于左半槽(1)和右半槽(2)连接处,使用时,薄膜(5)从左半槽(1)和右半槽(2)连接处穿过,把浸渍槽一分为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恒华姚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塑料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