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起重机的伸缩伸臂的伸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7712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用于建设高层的支柱、塔架等塔状构造物的起重机上升至所需高度的伸缩伸臂的伸缩机构。在组装成嵌套式的伸臂的内侧收容主缸,使在该主缸的工作的作用下往返运动的活塞杆指向下方地设置。在活塞杆的前端部设置正六边形的杆座,在3个侧面配置杆连结销。在主缸的缸盖部设置正六边形的缸盖座,在3个侧面配置缸盖连结销。将杆连结销和缸盖连结销配置在重叠的位置上,共用与该杆连结销和缸盖连结销卡合、脱离的连结孔地将该连结孔设置在伸臂的下端部。在与缸盖座的其他3个侧面面对的位置上具备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由伸臂固定用销和供伸臂固定用销插入、拔出的连接孔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伸缩伸臂的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用于使建设用起重机的伸缩伸臂升降至塔状构造物的顶部,在建设像建设在地上的支柱、塔架、纪念碑等那样构筑至上空的高处的塔状构造物时,使用上述建设用起重机。
技术介绍
作为建设在地上的塔状构造物,有塔架、纪念碑、烟筒等各种的构造物,其中之一是作为风力发电用的风车的支柱的风车塔架。在风车塔架的顶部具有被水平轴支承的多张螺旋桨翼(叶片),且设置有利用该风车的旋转来发电的发电机、使风车的指向方向顶风的旋转机构等作为重量物的机舱(nacelle)。另外,为了稳定地提高发电效率,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强度,由此最好将顶部设置在极高位置。即,在风车塔架中,需要使顶部伸长至极高位置而将重量物支承在顶部。在建设该种塔状构造物时,通常使用大型履带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路面起重机)等。另外,在风力发电用的风车中,为了提高发电效率,要求如上所述地使风车塔架的顶部伸长至极高位置,例如要求在大于IOOm的高度设置机舱、叶片、轮毂等风车主体。而且,当高度变高时,发电能力等增强,发电用机械材料大型化,风车主体的重量也会达到50t 以上。在建设IOOm级风车的情况下,利用现存的移动式起重机,当载荷重量为50t以上时, 连卸载80m左右都很困难,因而使用大型履带起重机。但是,使用大型履带起重机时,很难确保直至塔状构造物的设置场所的搬入路径。 特别是在发电用风车的情况下,多将该发电用风车设置在海岸、山谷部,特别是在设置于山谷部的风车的情况下,不能确保搬入路径。因此,需要将台车分解而输送至设置场所。另外, 在大型履带起重机中,采用使桁架伸臂(lattice boom)伸长的构造,同样需要将该桁架伸臂、履带(caterpillar)(注册商标第M4746号)以解体后的状态输送至设置场所,在设置场所组装台车、桁架伸臂和配重等。此外,作为设置发电用风车的空间,只要是能供支承风车塔架的基础部分配置的大小就足够,但在组装桁架伸臂的情况下,需要在地上将该桁架伸臂以伸长了的状态安装在台车上,因此用于组装、解体桁架伸臂的空间远大于发电用风车的设置空间。另外,在设置发电用风车的情况下,通常排列设置多台该风车,在使用大型履带起重机建设该风车的情况下,即使在建设完1台而接着建设相邻的发电用风车的情况下,仍必须解体桁架伸臂,在移动了台车之后再次组装桁架伸臂,由此作业繁杂,因组装、解体桁架伸臂而导致工期延长。近年,开发了各种起重机来用于建设高层的发电用风车。例如,作为设置大型的液压支腿的构造,有通过减小台车的宽度来确保搬入路径的起重机,但需要组装、解体台车、 桁架伸臂和配重等,作业的烦杂性并未得到改善。有一种将上述起重机搭载在伸缩的伸臂的最上段的伸臂,作为使该伸臂伸缩的机构构造,有例如专利文献1 3所公开的构造等。另外,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能够将伸缩伸臂支承在要建设的塔状构造物的已被建设了的部分上的塔状构造物的建设方法和建设用起重机(专利文献4)。本申请的申请人在该专利文献4中提出的建设用起重机能够在每次伸长腿构件、即伸缩伸臂时将该伸缩伸臂支承在要建设的塔状构造物上。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依次反复进行下述操作,即,使主缸所具有的活塞杆的前端与配置在外侧的基础伸臂相连接,利用该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使主缸上升而使与该主缸相连接的伸臂上升的操作,通过该操作从内侧的伸臂伸长,所述主缸使由多层管构成的伸缩伸臂伸缩。参照模式化地例示伸臂的图9来说明该动作。图9表示形成为嵌套式的7段伸臂, 外侧的为基础伸臂1,朝向内侧依次为第2段伸臂2、第3段伸臂3、第4段伸臂4、第5段伸臂5、第6段伸臂6和第7段伸臂7。在第7段伸臂7的内侧以下述方式配置有主缸8,即, 使在该主缸8的工作的作用下往返运动的活塞杆8a指向下方的方式。该活塞杆8a的下端部能转动地与基础伸臂1相连接,主缸8的下端部能够与各伸臂的下端部卡合或脱离这些下端部。图9的(a)表示伸缩伸臂收缩至最短状态的情况,在该状态下,使主缸8的下端部与第7段伸臂7的下端部卡合。然后,在使主缸8工作而使主缸8前进时,该主缸8伸长, 与主缸8卡合的第7段伸臂7如图9的(b)所示上升至第6段伸臂6的上端部。在该状态下,当利用固定部件9固定第7段伸臂7的下端部和第6段伸臂6的上端部时,第7段伸臂 7维持相对于第6段伸臂6伸长了的状态。然后,在解除了主缸8与第7段伸臂7的卡合后,如图9的(c)所示,使主缸8工作而使活塞杆8a后退。由此,主缸8下降,因此使该主缸8的下端部与第6段伸臂6的下端部卡合。在该状态下,当使主缸8工作而使活塞杆8a 前进时,第6段伸臂上升至第5段伸臂5的上端部,成为图9的(d)所示的状态。并且,在利用固定部件9将第6段伸臂6的下端部固定在第5段伸臂5的上端部时,将第6段伸臂6 维持成相对于第5段伸臂5伸长了的状态。通过依次对各伸臂进行该动作,能够使伸臂伸长。在上述的伸臂的伸缩机构中,主缸8的活塞杆8a的前端部与基础伸臂1相连接, 因此主缸8始终被基础伸臂1束缚。即,主缸8始终处于位于伸缩伸臂的下部的状态,从内侧的伸臂上升。在采用上述那样地从内侧的伸臂伸长的机构的情况下,若位于前端的伸臂不达到伸长至最上部的状态,就不能支撑在塔状构造物上。因此,内侧的伸臂始终位于最上部,处于未被支承的状态。而且,在该内侧的伸臂上搭载有旋臂起动机,因此形成为施加有较大的负荷的状态。因此,不能将内侧的伸臂形成为细长状,在使伸臂伸长至高处的情况下,伸臂的段数增加,且需要牢固地配置内侧的伸臂,因此伸缩伸臂恐怕也要形成为牢固的构造。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伸臂伸缩机构,该伸臂伸缩机构保留位于最外侧的伸臂,反复进行使其他伸臂伸长的操作而伸长伸臂。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278793号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71096号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7467584号专利文献4 日本特愿2007-289188号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11-301976号另外,在一边伸长伸臂一边将伸臂支承在要建设的塔状构造物的已经建好的部分上的情况下,被支承的部分相对于塔状构造物移动是不理想的,因此需要稳定地维持伸臂的伸长状态。特别是,在建设伸长至高处的风车塔架的情况下,要在承受强风的地方进行作业,而且作用于伸臂的力的方向也不是恒定的。因此,要求能够可靠地实现伸臂彼此的固定状态,将伸臂稳定地支承在已经建好的部分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坚固的状态稳定地固定伸长状态的伸臂彼此的建设用起重机的伸缩伸臂的伸缩机构。作为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建设用起重机的伸缩伸臂的伸缩机构用于建设支柱部的顶部伸长至上空的高处的塔状构造物,利用所述建设用起重机吊落被分开成多个的支柱构件并堆积该支柱构件而建设上述支柱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 其在前端部固定有杆座(rod block),该杆座在圆周上等间隔的位置具备与伸缩伸臂的各伸臂的下端部卡合、脱离的3根杆连结销,该杆座具有承担各个该杆连结销与伸臂的卡合、 脱离动作的销驱动缸;主缸,其使上述活塞杆往返移动,并且在缸盖部设置有缸盖座(head block),该缸盖座在圆周上的等间隔的位置上具备与各个伸臂的下端部卡合、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设用起重机的伸缩伸臂的伸缩机构,其用于支柱部的顶部伸长至上空的高处的塔状构造物,利用所述建设用起重机吊落被分开成多个的支柱构件并堆积该支柱构件而建设所述支柱部,其特征在于,该建设用起重机的伸缩伸臂的伸缩机构包括:活塞杆,其在前端部固定有杆座,该杆座在圆周上等间隔的位置具备与伸缩伸臂的各伸臂的下端部卡合、脱离的3根杆连结销,该杆座具有承担各个该杆连结销与伸臂的卡合、脱离动作的销驱动缸;主缸,其使所述活塞杆往返移动,并且在缸盖部设置有缸盖座,该缸盖座在圆周上的等间隔的位置上具备与各个伸臂的下端部卡合、脱离的3根缸盖连结销,该缸盖座具有承担各个该缸盖连结销与伸臂的卡合、脱离动作的销驱动缸;能卡合、脱离的固定部件,其将相邻的伸臂中外侧的伸臂的上端部和该外侧的伸臂的最近的内侧的伸臂的下端部固定起来;将所述杆连结销和所述缸盖连结销配置在重叠的位置,对于设置在与各个所述杆连结销和缸盖连结销卡合、脱离的伸臂的下端部的卡合部,所述杆连结销和缸盖连结销共用该卡合部;在所述杆连结销与所述缸盖连结销之间的位置,将所述固定部件配置在圆周上的等间隔位置的3个部位;使所述活塞杆的前端指向下方,将所述主缸收容在伸缩伸臂的内侧,使所述活塞杆的杆连结销与外侧的伸臂相连接,使所述主缸的缸盖连结销与所述外侧的伸臂的最近的内侧的伸臂相连接,通过使主缸工作而使活塞杆前进,从而使所述最近的内侧的伸臂相对于所述外侧的伸臂伸长,利用活塞杆的后退,相对于外侧的伸臂使最近的内侧的伸臂收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阳一河本淳小野纯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