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7015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属于锚固钉结构,解决现有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易脱落的问题,本锚固钉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钉主体及与钉主体连成一体的钉底部,其中,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钉主体呈“Y”型,并在“Y”型的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Y”型的下部与钉底部连成一体呈倒“T”型。本锚固钉的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其与回转窑钢结构层焊接固定的接触面大,使钉底部受力均匀;此外,在“Y”型钉主体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的数个钩条保障了浇铸料与锚固钉可以多截面接触,因此本锚固钉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耐久、牢固的效果,使用本锚固钉无需对回转窑内其他设备进行改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固钉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结构。
技术介绍
回转窑主要由作为窑壳的钢结构层,固定在钢结构层内的保温材料层以及置于保温材料层内的耐火材料层组成,耐火材料层内置有浇铸料。锚固钉固件是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温材料层和耐火材料层(浇铸料)之中的,另一端与外部的钢结构层固定,用于固定、支撑各层物料,以保证浇铸料的坚固性。目前,回转窑中的锚固钉常用的是“Y”型锚固钉,S卩,其上端部固定连接在保温材料层和浇铸料(耐火材料)之中,底端部与钢结构层固定,这种结构的锚固钉存在以下缺陷因“Y”型锚固钉底端部与钢结构层的焊接固定的接触面仅是一个“点”,当回转窑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后,锚固钉因受力不均易从钢结构层上脱落,引起耐火层中的浇铸料无法被固定,而使耐火材料混入物料中,即影响回转窑生产安全也致使物料中出现杂质。目前,已出现多种锚固钉构架,但多数是使用在静设备中,并非应用在动设备中 (回转窑)。业内,也出现有关改良锚固钉,但均存在致使回转窑结构复杂化,施工、检修困难,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耐久、牢固,不需改变回转窑原结构的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钉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钉主体及与钉主体连成一体的钉底部,其中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钉主体呈“Y”型,并在“Y”型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Y”型下部与所述钉底部连成一体呈倒“T”型。所述“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是指在每个臂的两边各焊接2个钩条。所述钉主体与钉底部连成一体是指锚固钉采用一块长方形扁钢板制成,扁钢板的上下两端沿宽度中心线分别割开一长度,上部割开成的两半条分别向外弯成互为小于90 度的夹角,为所述钉主体的“Y”型顶部“V”型的两个臂;下部割开成的两半条分别向外弯成互为直线,为所述钉底部;中间未割开的一段为所述钉主体的“Y”型下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锚固钉由于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其与回转窑钢结构层焊接固定的接触面比现有的“Y”型锚固钉的“点”接触面大很多,使钉底部受力均勻;另外,锚固钉选用的金属材料与钢结构层的金属材料膨胀系数一致,使两者在受热后的焊接部分相对牢固;此外,在“Y”型钉主体的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的数个钩条保障了浇铸料与锚固钉可以多截面接触,以增加两者之间的紧固度。上述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回转窑运行时锚固钉剥落情况的出现,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耐久、牢固的效果。2,本技术的锚固钉可以直接替代原有的“Y”型锚固钉,无需对回转窑内其他设备、材料进行改造。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锚固钉安装在回转窑中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锚固钉结构示意图;图3为制成图2中锚固钉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的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是使用于回转窑中,所述回转窑主要由作为窑壳的钢结构层1,固定在钢结构层内的保温材料层2以及置于保温材料层内的耐火材料层3组成,耐火材料层内置有浇铸料。同时参见参见图2,本技术的锚固钉4的结构如下锚固钉4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钉主体42及与钉主体42连成一体的钉底部41,其中钉底部41为“一”字型板体;钉主体42呈“Y”型,并在Y型的顶部“V”型的两个臂4221、 4222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42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每臂两边各焊接2个钩条423 (对称焊接),使数个钩条423成为两个臂4221、4222的齿状倒钩,“Y”型的下部421与钉底部41连成一体呈倒“T”型。使用时,锚固钉4的钉主体42固定连接在上述保温材料层2和耐火材料层3中,钉底部41与上述钢结构层1焊接固定。本技术的锚固钉4由于钉底部41为“一”字型板体,其与钢结构层1焊接固定的接触面比现有的“Y”型锚固钉的“点”接触面大很多,使钉底部受力均勻,可以有效减少回转窑运行时锚固钉剥落情况的出现,另外,在“Y”型钉主体42的顶部“V”型的两个臂 4221,4222上焊接固定的数个钩条423保障了浇铸料与锚固钉可以多截面接触,以增加两者之间的紧固度,也会减少锚固钉剥落情况的出现。本技术的锚固钉4选用与钢结构层1材质的膨胀系数一致的金属材料制成。 为增加锚固钉4的使用强度,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锚固钉4是采用一块长方形扁钢板(如上所述,材质的膨胀系数与钢结构层1的膨胀系数一致)40制成,扁钢板40的上下两端沿宽度中心线分别割开一长度,上部割开成的两半条4221、4222分别向外弯成互为小于90度的夹角,成为图2中“Y”型钉主体42顶部“V”型的两个臂4221、4222,下部割开成的两半条 411、412分别向外弯成互为直线,成为图2中的钉底部41,中间未割开的一段为图2中钉主体42的“Y”型下部421,该“Y”型下部421与所述钉底部41呈倒“T”型。。其施工、检修时先按回转窑设计要求位置,将锚固钉4的钉底部41焊接于钢结构层1 ;待相关锚固钉焊接完毕后,按回转窑设计要求构筑保温层和耐火材料层。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钉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钉主体及与钉主体连成一体的钉底部,其中 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钉主体呈“Y”型,并在“Y”型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Y”型下部与所述钉底部连成一体呈倒“T”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的膨胀系数与回转窑窑壳的钢结构层材质的膨胀系数一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是指在每个臂的两边各焊接2个钩条。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主体与钉底部连成一体是指锚固钉采用一块长方形扁钢板制成,扁钢板的上下两端沿宽度中心线分别割开一长度,上部割开成的两半条分别向外弯成互为小于90度的夹角,为所述钉主体的“Y”型顶部“V”型的两个臂;下部割开成的两半条分别向外弯成互为直线,为所述钉底部;中间未割开的一段为所述钉主体的“Y”型下部。专利摘要一种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属于锚固钉结构,解决现有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易脱落的问题,本锚固钉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钉主体及与钉主体连成一体的钉底部,其中,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钉主体呈“Y”型,并在“Y”型的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Y”型的下部与钉底部连成一体呈倒“T”型。本锚固钉的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其与回转窑钢结构层焊接固定的接触面大,使钉底部受力均匀;此外,在“Y”型钉主体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的数个钩条保障了浇铸料与锚固钉可以多截面接触,因此本锚固钉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耐久、牢固的效果,使用本锚固钉无需对回转窑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窑浇铸料锚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钉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钉主体及与钉主体连成一体的钉底部,其中:钉底部为“一”字型板体;钉主体呈“Y”型,并在“Y”型顶部“V”型的两个臂上焊接固定数个钩条,“Y”型下部与所述钉底部连成一体呈倒“T”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淳高懿孟令辉殷泽军许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