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2234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顶推螺母稳固地安装于轴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具有顶推螺母(37)、轴(10)、防开部(42)。在轴(10)上设置配合部(25)。在顶推螺母(37)上设置弹性配合部(38)。弹性配合部(38)从轴(10)的径向的外侧向内侧弹性复位而弹性配合于轴(10)的配合部(25)。防开部(42)防止弹性配合部(38)从轴(10)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其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顶推螺母(37)稳固地安装于轴(10)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组件相对于车身(例如门或挡泥板或支柱等)可旋转(倾倒、转动) 的例如门镜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即,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动储藏型及电动储藏型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以往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进行说明。就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而言,在门镜的支撑孔中穿过轴,以压缩的状态将螺旋弹簧外插到轴上,使弹簧制动器卡定于轴上,利用螺旋弹簧的弹力将门镜可在预定的位置之间旋转地安装于轴上。在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中,重要的是弹簧制动器稳固地安装于轴上。S卩,若弹簧制动器未稳固地安装于轴上,或者弹簧制动器从轴脱离(脱落),则得不到螺旋弹簧的预定的弹力,得不到门镜的稳定的旋转,而且难以使门镜稳定地位于预定的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388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中,弹簧制动器稳固地安装于轴上。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底座、轴、止动部件、弹簧和镜组件,在轴上设有配合部,在止动部件上设有弹簧抵接部,该弹簧抵接部具有插入轴的插入孔且与弹簧抵接;以及弹簧配合部,该弹簧配合部具有轴的径向的弹性,并从轴的径向的外侧向内侧弹性复位而弹性配合于轴的配合部,具有防开部,该防开部防止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本专利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防开部一体设置于镜组件侧。本专利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止动部件与防开部,在轴的轴向上分别设有在轴的径向上彼此抵接的抵接面。本专利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防开部设有制动器,该制动器制止止动部件向轴的轴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利用防开部能够可靠地防止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想要从轴的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即,对止动部件的弹簧抵接部,弹簧的弹力作为想要使止动部件向轴的轴向移动的力、以及想要将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从轴的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的力而总是起作用。这样,本专利技术 (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能够用防开部可靠地防止如下情况利用总是起作用的弹簧的弹力,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想要从轴的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车辆 用外侧镜装置,能够利用防开部在轴上稳固地安装止动部件,因此能够可靠地得到弹簧的预定的弹力,能够可靠地得到镜组件的稳定的旋转,并且能够可靠地使镜组件稳定地位于预定的位置。即,能够维持镜组件的稳定的旋转,并且能够确保镜组件的稳定的停止位置。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利用防开部能够可靠地防止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想要从轴的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因此即使止动部件及轴由合成树脂部件构成,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想要从轴的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能够将止动部件及轴由合成树脂部件构成,因此与金属部件相比制造处理工序简单,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本专利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由于防开部一体设置于镜组件侧,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相应地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本专利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由于分别在轴的轴向上设置的止动部件的抵接面与防开部的抵接面在轴的径向上彼此抵接,因此能够防止止动部件相对于轴倾斜。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止动部件相对于轴倾斜而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从轴的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脱离,因此能够在轴上更稳固地安装止动部件。并且,本专利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防开部的制动器能够制止止动部件向轴的轴向(即、弹簧的弹力作用的方向且止动部件从轴脱离的方向)移动。其结果,本专利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止动部件向轴的轴向移动而止动部件的弹性配合部从轴的配合部从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脱离,因此能够在轴上更稳固地安装止动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该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电动容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局部剖切外壳的齿轮箱及罩的电动容纳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电动容纳单元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垂直剖视图)。图5是表示从倾斜上方观察止动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从倾斜下方观察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轴上安装止动部件之前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局部放大垂直剖视图)。图8是表示在轴上安装止动部件的中途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局部放大垂直剖视图)。图9是表示已经在轴上安装止动部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局部放大垂直剖视图)。图10是表示在轴上安装止动部件且在齿轮箱上嵌合固定罩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局部放大垂直剖视图)。图11是表示该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实施例2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局部放大垂直剖视图)。图12是表示该专利技术的车辆 用外侧镜装置的实施例3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垂直剖视图)。图中1-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车辆用外侧镜装置),2-底座(镜底座),3_电动容纳单元,4-镜组件,5-镜壳,6-中介部件,7-插口部,8-连接器,9-轴支架,10-轴,11-齿轮箱 (外壳),12-罩(外壳),13-马达,14-减速机构(旋转力传递机构),15-离合器机构(旋转力传递机构),16-轴承部件,17-接头,18-容纳部,19-插入孔,20-槽,21-制动凸部, 22-制动面,23-连接部,24-导向槽,25-配合部,26-电线束插通筒部,27-基板,28-倾斜面,29-第一蜗轮,30-斜齿轮,31-第二蜗轮,32-离合器齿轮,33-插入部,34-弹簧抵接部, 35-离合器支架,36-弹簧,37-顶推螺母(止动部件),38-弹性配合部,39-插入孔,40-插入孔,41-切槽,42-防开部,43-抵接面,44-抵接面,45-制动部,46-防开部,47-顶推螺母 (止动部件),48-插入孔,49-弹簧支撑部,50-弹性配合部,51-安装部,52-透孔,53-防开部,A-使用位置,B-容纳位置,C-前方倾倒位置,D-门(车身),E-车辆的后方,F-车辆的前方,G-抵接部分的尺寸,H-抵接部分的尺寸,0-0-轴的旋转中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该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实施例之中的三个例子,参照附图来进行详细说明。此外,该专利技术不受该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结构的说明图1 图10表示该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实施例1。以下,对该实施例1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1是该实施例1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该例子中是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电动容纳型的门镜)。上述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 1分别装备于汽车的左右的门(未图示)上。此外,该实施例1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装备于汽车的右侧的门上,装备于汽车的左侧的门上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与该实施例1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大致左右相反。如图1所示,在上述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中,镜组件4通过电动容纳单元3及底座(镜底座)2可旋转地安装于车身(汽车的门)D上。上述底座2固定于上述门D。上述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外侧镜装置,镜组件相对于车身可旋转地安装,该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于上述车身的底座;固定于上述底座的轴;安装于上述轴的止动部件;以及弹簧,该弹簧利用上述止动部件以压缩的状态配置于上述轴的周围,在上述轴上设有配合部,在上述止动部件上设有:弹簧抵接部,该弹簧抵接部具有插入上述轴的插入孔并且与上述弹簧抵接;以及弹性配合部,该弹性配合部具有上述轴的径向的弹性,并且从上述轴的径向的外侧向内侧弹性复位而弹性配合于上述轴的上述配合部,上述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具有防开部,该防开部防止上述止动部件的上述弹性配合部从上述轴的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隆史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