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状间套作小四轮拖拉机。
技术介绍
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西南省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该区地形复杂,多以丘陵和山地为主,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由于该区多数地区热量条件三熟不足,两熟有余,所以多采用带状间套作种植模式。例如“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是该区旱地农业的主体种植模式,即采用带状的2米开厢,在第一年的10月底在1米宽的厢内种5行小麦,在第二年的3月底在另一米宽的厢内种2行玉米,小麦收后种大豆,并在第二年换茬轮作。上述的三套套作种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地力、气候资源,又缓解了西南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解决了粮食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套作,解决了东北大豆连作的地力障碍,提高了我国大豆的总产量,减轻了粮食进口的压力。但是多熟种植费工费时,近几年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劳动力的减少,迫切需要机械化生产替代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现有的拖拉机在进行播种、施肥、耕地等操作时,将相应的机械连接在拖拉机上,但是上述的各种农业机械与拖拉机通过复杂的机械连接实现升降。以旋耕机为例,在需要进行耕地时,操作人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状间套作小四轮拖拉机,包括底盘(2)、设置在所述底盘(2)下的两个前轮(4)和两个后轮(1)、设置在底盘(2)上的发动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后轮(1)之间,用于悬挂农机的液压悬挂升降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维雄,杨文钰,马荣朝,樊高琼,王小春,雍太文,刘卫国,詹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