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添丁专利>正文

利用排除外锅废蒸汽与凝结水使内锅产生真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189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排除外锅废蒸汽与凝结水使内锅产生真空的装置,包括一个与外锅连接、引导外锅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的混合水汽进入,将其高压转换成高速喷入第二喷嘴的第一喷嘴,以及一个与内锅连接,抽出内锅中气体至第一段孔道中,与第一段孔道中水汽混合转换成高速喷出排放的第二喷嘴所结合构成,籍外锅中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的排放,使内锅形成适当真空。(*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排除外锅废蒸汽与凝结水使内锅产生真空的装置。现在使用的大型高压高温蒸汽灭菌锅的锅体构造,是在内锅(chamber)外相隔适当等距离套合同中心的外锅(Jacket),并在开口端内、外锅结合成一体所构成,使内锅相隔外锅等距离包容在外锅内而在开口端相结合成一体,籍锅门盖合开口端使内、外锅分别形成密封体。在使用时,将待灭菌物置入内锅内,再将锅门密闭锁紧后,先启动由电机驱动的真空泵,将内锅中冷空气抽出,使内锅成真空状态;再在内、外锅同时输入高压蒸汽,当温度压力达到设定值后,真空泵再次启动,使内锅再次呈真空状态,外锅蒸汽及凝结水也同时排出;并使高压蒸汽再次输入,如此连续交替运行,促使内锅内的温度迅速上升,温度均匀,而能缩短灭菌所需时间。然而利用电机驱动真空泵抽出内锅中冷空气及热蒸汽,具有下列缺陷1、电机驱动的真空泵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容易发生故障,影响整机的操作。2、电机频繁启动,所耗电力不低。3、电机与真空泵运转产生的噪音较响。4、电机与真空泵的重量不轻,增加运输及搬运费用。5、未利用外锅排出的废蒸汽与凝结水,实属浪费能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排出的废蒸汽与凝结水使内锅产生真空的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是由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接头所结合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喷嘴是由基管、喷管、螺塞及密封环结合构成,其中基管是上端密封、下端有同体喷管的圆管,管壁上适当位置设有入口,该入口结合排气接头,与外锅的排气管路相连接,以引导外锅中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进入而从喷管喷出;上述基管上端部外缘设有结合装置,用于结合在第二喷嘴上端第一段孔道内上述基管内径大于上述喷管内径甚多;上述第二喷嘴为一段直管,其中心由上至下设有连接的第一、二段孔道,其中第一段孔道孔径配合上述第一喷嘴基管内径,上部用于结合容置第一喷嘴定位;在第一喷嘴喷管喷口附近相对孔壁上,设与内锅相连管路连接的抽气接头,用以连接抽出内锅中的气体;上述第二段孔道孔径小于第一段孔道的孔径甚多。其中第一喷嘴入口也可设于基管的侧壁上,并在该入口上下侧壁外缘,设第一、二环形嵌槽嵌合凸出表面的密封环与第二喷嘴第一段孔道壁紧密接触而密封,再在入口相对的第二喷嘴第一段孔道壁设有与外锅连接的排气接头;基管上端开口则由密封环与螺塞予以密封。其中第二喷嘴第二段孔道后设有第三段孔道,其孔径大于第二段孔道,且孔壁上设有多个排放孔。其中第二喷嘴下部结合有一个用于连接排放管路的接头。本技术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无转动件,不易发生故障,且造价较真空泵低得多。2、利用外锅中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喷出高速水汽,带出内锅中空气,形成内锅适当真空,无需另外动力,纯属废物利用,可节省灭菌成本。3、运行不产生噪音,且体积与重量较常用的真空泵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图1的结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于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实施例的外观图。图6是图5中触摸控制板放大详图。参见图1~图3,本技术1是由第一喷嘴2、第二喷嘴3和接头4所结合构成,上述第一喷嘴2是由基管5、喷管6、螺塞7及密封环8结合构成,其中基管5是上端密封、下端有同体喷管6的圆管,管壁上适当位置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设有入口9,用于供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的混合水汽进入,并在该入口9的两侧管壁,分别设第一、二环形嵌槽10、11,用于分别嵌入密封环8局部,凸出第一、二环形嵌槽10、11的局部密封环8与第二喷嘴3内缘紧密接触将两端密封;使从第一喷嘴3导入的外锅高压水汽不会泄漏,完全从入口9进入第一喷嘴2内。基管5上端部外缘设有结合装置,用于结合在第二喷嘴3上端第一段孔道15内。本实施例采用的结合装置是六角头与阳螺纹,用于螺合在第二喷嘴3上端内阴螺纹13固定。基管5上端部为便于制造,也可开口设螺纹14,籍密封环8与螺塞7予以密封。基管5内径大于其前端同体喷管6内径甚多,用于使从入口9进入的高压水汽,经由大内径的基管5进入小内径的喷管6时,将压力转换成速度,在喷管6喷口高速喷入第二喷嘴3,使第二喷嘴3中第一喷嘴2喷管6喷口附近形成低压区域,产生吸力将内锅的空气抽出。再请参见图1~图3,本技术第二喷嘴3为一段直管,外形可为各种不同形状,中心孔道由上至下设有连接的第一、二、三孔道15、16、17,第一段孔道15孔径大致配合第一喷嘴2基管5外径,其上部用于结合容置第一喷嘴2定位,并在第一喷嘴2基管5入口9相对孔壁上,设有与外锅排气管路连接的排气接头18,以便在连接后构成引导外锅中的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进入第一喷嘴2管路(图中未示),在第一喷嘴2喷管6喷口附近相对孔壁上,设有与内锅相连管路连接的抽气接头19,用于在连接后抽出内锅中气体的管路(图中未示)。第二段孔道16贯通第一段孔道15与第三段孔道17,其孔径小于第一段孔道15甚多,以便将第一喷嘴2喷出的水汽混合喷口附近气体再转换成高速喷射入第三段孔道17排放。该第三段孔道17的孔径大于第二段孔道16,且其孔道壁20上具有多个排放孔21,将水汽与气体的混合气排出,从而渐渐使内锅趋于真空。再参见图1~图3,本技术的接头4螺合在第二喷嘴3下部,用于连接排放管通入水中或其他冷却装置还原成水排除(图上未示)。该接头4也可不设,直接将第一、二喷嘴2、3的结合体置入水中,可达到相同效果。参见图4,其主要显示第一喷嘴2基管5的入口9也可直接用排气接头18螺固于基管5顶端的阴螺纹14,如此,不仅可节省螺塞7与密封环元件,同时免除第一、二环形嵌槽10、11和入口9的加工。第二喷嘴3的第三段孔道17也可省略,可达到相同功效。本技术的使用,是先在外锅输入高温高压热蒸汽加热内锅,在外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其废蒸汽与凝结水就从管路经入口9进入,转换成高速从第一喷嘴2喷入第二喷嘴3的第一段孔道15,由于喷出的高速混合水汽将第一段孔道15中经管路至内锅的气体从第二喷嘴3带出而混合喷出,从而将内锅内气体抽出形成适当真空。再在内、外锅同时输入高温高压蒸汽,在温度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内锅内废蒸汽由另外排气管路利用内外压力差自动排出,至内锅内压力与外界压力平衡时,再排除外锅废蒸汽与凝结水,同时将内锅抽成适当真空,如此交替运行,达到电机驱动的真空泵的同样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排除外锅废蒸汽与凝结水使内锅产生真空的装置,是由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接头所结合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喷嘴是由基管、喷管、螺塞及密封环结合构成,其中基管是上端密封、下端有同体喷管的圆管,管壁上适当位置设有入口,该入口结合排气接头,与外锅的排气管路相连接,以引导外锅中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进入而从喷管喷出;上述基管上端部外缘设有结合装置,用于结合在第二喷嘴上端第一段孔道内;上述基管内径大于上述喷管内径甚多;上述第二喷嘴为一段直管,其中心由上至下设有连接的第一、二段孔道,其中第一段孔道孔径配合上述第一喷嘴基管内径,上部用于结合容置第一喷嘴定位;在第一喷嘴喷管喷口附近相对孔壁上,设与内锅相连管路连接的抽气接头,用以连接抽出内锅中的气体;上述第二段孔道孔径小于第一段孔道的孔径甚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排除外锅废蒸汽与凝结水使内锅产生真空的装置,是由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接头所结合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喷嘴是由基管、喷管、螺塞及密封环结合构成,其中基管是上端密封、下端有同体喷管的圆管,管壁上适当位置设有入口,该入口结合排气接头,与外锅的排气管路相连接,以引导外锅中高压废蒸汽与凝结水进入而从喷管喷出;上述基管上端部外缘设有结合装置,用于结合在第二喷嘴上端第一段孔道内;上述基管内径大于上述喷管内径甚多;上述第二喷嘴为一段直管,其中心由上至下设有连接的第一、二段孔道,其中第一段孔道孔径配合上述第一喷嘴基管内径,上部用于结合容置第一喷嘴定位;在第一喷嘴喷管喷口附近相对孔壁上,设与内锅相连管路连接的抽气接头,用以连接抽出内锅中的气体;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添丁梁添寿
申请(专利权)人:梁添丁梁添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