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志强专利>正文

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1198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车轮直径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包括置于车轮圆面上具有一定跨度的“弓”形测架,“弓”形测架背面设有支撑于车轮后端面的左右辅助支架,所述“弓”形测架上设置处于其对称中心线上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所述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根据测量参数计算轮径的计算器和显示轮径读数的数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价格便宜且精度保证的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作为直线位移测量装置,不仅满足测量范围(600mm~1500mm),保证了测量精度(精度小于0.2mm),还从总体上降低了轮径测量仪的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检测车轮直径,如铁路、地铁、电车等车轮检测和维修、有效保证行车安全、及时排除险情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铁路、地铁、电车等车轮的直径测量均采用手执轮径测量仪器,这类测量仪器是在一定跨度的“弓”形测架对称中心处设置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利用测量杆的行程进而换算成轮径直接读数,由于精度的要求,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常用高精度光栅直线位移传感器,因这类传感器的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导致手执轮径测量仪器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且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容栅轮径测量仪,包括“弓,,形测架,“弓,,形测架两端设有与车轮圆面接触的测量柱,两测量柱之间的距离为“弓”形测架的跨度,“弓”形测架背面设有支撑于车轮后端面的左右辅助支架,所述“弓”形测架上设置处于其对称中心线上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根据传感器测量参数计算轮径的计算器和显示轮径读数的数显屏。为保证制造精度进而确保测量精度,所述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杆最大行程为30mm,保证全程测量精度达到0. 002mm。为提高轮径测量范围,使其达到600mm 1500mm,所述测量杆应接加长测杆,分别进行600mm 850mm和850mm 1500mm的分段测量。为了达到高精度测量,所述“弓”形测架的跨度大于250mm。为适应不同车轮的厚度,所述辅助支架包括水平导杆和于水平导杆上调节位置的垂直卡脚。所述计算器为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单片计算机。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容栅轮径测量仪采用价格便宜的所述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作为直线位移测量装置,不仅满足测量范围(600mm 1500mm),保证了测量精度(精度小于士0. 2mm),还从总体上降低了轮径测量仪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为图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号标识1、“弓”形测架;2、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3、测量杆;4、导杆;5、卡脚;6、数显屏;7、测量柱。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由“弓”形测架1、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和辅助支架构成,所述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2、计算轮径的单片计算机和显示轮径读数的数显屏6,单片计算机和数显屏6通过线路连接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2,如图1、图2、图3所7J\ ο所述“弓”形测架1为弧形架,其两端底部固连测量柱7,两测量柱7之间距离为 “弓”形测架1的跨度;弧形架的中点设置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2,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 2的测量杆3垂直处于弧形架的对称中心线上,显示器即数显屏6连接于弧形架正面面板上;弧形架背面面板上设有左右两辅助支架,各辅助支架由上下水平导杆4和垂直卡脚5构成,卡脚5滑动配合于导杆4上,并可在到位处锁紧,如图2、图3所示。所述测量杆3的最大行程为30mm,测量范围增大时所述测量杆3接加长测杆可进行车轮直径在600mm 1500mm之间的测量,具体措施为采用不同的加长测杆分别进行 600mm 850mm和850mm 1500mm的分段测量。所述“弓,,形测架1跨度为400謹。测量时,将“弓”形测架1两端底部的测量柱7放置于所测轮径的园面上,调节导杆4上卡脚5的位置,使其稳定卡扣于轮径的后端面上;根据测量范围选着是否使用加长测杆;按下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2的测量杆3,使其向下移动与轮径园面接触,数显屏6最终显示轮径直径数值。根据传感器测量参数,单片计算机采用公式计算轮径R = {H2+(C/^)2}/2H±r其中H是测量杆3位移量;C是“弓,,形测架1的跨度;r是测量柱7半径,士r分别表示测量车轮的外径和内径。为保证精度,参数C的准确度要达到微米级,为了保证其准确性,测量柱7两端裸露于车轮外,便于装配后精确测量标定。权利要求1.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包括“弓”形测架⑴,“弓”形测架⑴两端设有与车轮圆面接触的测量柱(7),两测量柱(7)之间的距离为“弓”形测架(1)的跨度,“弓”形测架(1) 背面设有支撑于车轮后端面的左右辅助支架,所述“弓”形测架(1)上设置处于其对称中心线上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O)、根据传感器测量参数计算轮径的计算器和显示轮径读数的数显屏(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⑵的测量杆⑶最大行程为3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C3)接加长测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的加长测杆分别进行600mm 850mm和850mm 1500mm的分段测量。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 “弓”形测架(1)的跨度大于250_。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包括水平导杆(4)和于水平导杆(4)上调节位置的垂直卡脚(5)。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器为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单片计算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车轮直径的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包括置于车轮圆面上具有一定跨度的“弓”形测架,“弓”形测架背面设有支撑于车轮后端面的左右辅助支架,所述“弓”形测架上设置处于其对称中心线上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所述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根据测量参数计算轮径的计算器和显示轮径读数的数显器。本技术采用价格便宜且精度保证的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作为直线位移测量装置,不仅满足测量范围(600mm~1500mm),保证了测量精度(精度小于0.2mm),还从总体上降低了轮径测量仪的制造成本。文档编号G01B7/12GK202024726SQ201120115178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赵志强 申请人:赵志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高精度容栅轮径仪,包括“弓”形测架(1),“弓”形测架(1)两端设有与车轮圆面接触的测量柱(7),两测量柱(7)之间的距离为“弓”形测架(1)的跨度,“弓”形测架(1)背面设有支撑于车轮后端面的左右辅助支架,所述“弓”形测架(1)上设置处于其对称中心线上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高精度容栅位移传感器(2)、根据传感器测量参数计算轮径的计算器和显示轮径读数的数显屏(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赵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