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止血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3923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具有甲壳素的止血材,结构依序包含有基底、粘着层、加压层、弹性层以及止血层。其中的止血层具有海绵状的微结构,且含有甲壳素成分,故上述的止血材有吸收血液及快速止血的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止血材,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甲壳素的止血材。
技术介绍
传统的止血方式大多使用棉花及纱布等材质作为底层,用以接触伤口来吸收血液,另外以加压的方式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上述材质只具有吸收血液的功能却无快速止血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甲壳素止血材,其包含基底、粘着层、加压层、弹性层以及止血层。该粘着层位于该基底之上;该加压层位于该粘着层之上;该弹性层位于该加压层之上;该止血层位于该弹性层之上,该止血层包含甲壳素。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止血层的微结构为海绵状。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止血层厚度为3-10mm。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基底为聚氨酯层、棉布层、弹性棉布层、丝绸层或其组合层。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基底的厚度为l_5mm。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加压层为聚乙烯层、聚丙烯层、聚苯乙烯层或其组合层。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加压层厚度为l_5mm。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弹性层为硅胶层、橡胶层或其组合层。根据所述的止血材,该弹性层厚度为5-10mm。本技术提供的甲壳素止血材,具有吸收血液及快速止血的功效。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甲壳素止血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甲壳素止血材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依据上述,提供一种甲壳素止血材及其制造方法。在下面的叙述中,将会介绍上述的甲壳素止血材的例示结构及其例示的制造方法。为了容易了解所述实施例之故,下面将会提供不少技术细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施例皆需要这些技术细节。同时,一些广为人知之结构或元件,仅会以示意的方式在图式中绘出,以适当地简化图式内容。甲壳素止血材图1为甲壳素止血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上述甲壳素止血材100的结构依序包含基底110、粘着层120、加压层130、弹性层140以及止血层150。基底110可为聚氨酯(polyurethane)层、棉布(cotton)层、弹性棉布(elastic cotton)层或丝绸(silk)层。依据一实施例,基底110的厚度可为l_5mm。粘着层120可为压克力感压胶层,具有粘性,让甲壳素止血材可粘着于皮肤表面, 粘着层120的厚度可为0. 1-lmm。加压层130由硬质的塑胶层所组成,例如可为聚乙烯(poly ethylene)层、聚丙烯 (poly propylene)层或聚苯乙烯(polystyrene)层。加压层130的功用为可提供止血压力。依据一实施例,加压层130的厚度可为l_5mm,例如可为2mm。弹性层140可为硅胶(silicone)层或橡胶(rubber)层。弹性层140的功用为可以缓冲施加于伤口上的过多压力,并可减缓疼痛。依据一实施例,弹性层140的厚度可为 5-10mm,例如可为8mm。 止血层150具有甲壳素的成分,例如可为几丁质(chitin)、几丁聚醣(chitosan) 或其衍生物,其浓度范围可为0. 2-3wt%。其中几丁质是由葡萄糖胺(glucosamine)及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以β _1,4键结而成的直链状高分子多醣聚合物,而几丁聚醣是将几丁质作去乙酰化处理后制得。一般而言,几丁聚醣的去乙酰化度在65-99% 范围。由于几丁质与几丁聚醣皆具有葡萄糖的结构,因此与细胞之间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生物活性、无毒性以及生物可分解性。此外,几丁聚醣的结构中具有胺基,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可以吸引带负电荷的物质。应用于止血上,则可利用其带有的正电荷吸引带负电荷的血小板至伤口流血处,进一步引发凝血机制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依据一实施例,止血层 150的厚度为3-10mm,例如可为5mm。依据一实施例,依据需要覆盖的伤口面积大小,上述的加压层130、弹性层140以及止血层150的长度与宽度例如可皆为20-50mm。而基底110与粘着层120的长度、宽度或两者皆可加长,以利粘着于伤口周边的皮肤上,例如其长度可为50-200mm。甲壳素止血材的制造方法图2为甲壳素止血材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在图2中,上述甲壳素止血材的制造流程包含溶解甲壳素(步骤210)、倒入模具中(步骤220)、干燥成型(步骤230)、裁切(步骤 240)、贴上加压层(步骤250)以及贴上粘着层与基底(步骤260)六个步骤。在步骤210中,将甲壳素溶解于酸性溶液中。其中,上述的甲壳素的选择与止血层150相同,其浓度范围可为0. 5_8wt%。酸性溶液例如可为醋酸(acetic acid)、乳酸(lactic acid)、磷酸(phosphoric acid)、盐酸(hydrochlo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或柠檬酸(citric acid),其浓度范围可为0. l_2wt%。在步骤220中,将具有甲壳素的酸性溶液倒入底部置有弹性材料的模具中。其中弹性材料与上述弹性层140的选择相同。在步骤230中,利用冷冻干燥法让甲壳素的酸性溶液直接在弹性材料上干燥成型,制造出具有多孔结构的甲壳素海绵。由于甲壳素海绵带有正电荷且为多孔型的海绵结构,故具有快速止血及吸收血液的功能。在步骤240中,将甲壳素海绵与弹性材料裁切成适当的尺寸,即得前述的弹性层 140及止血层150。在步骤250中,在弹性材料表面贴上加压层,即为前述的加压层130。最后,在步骤260中,在加压层130表面贴上粘着层与基底,即为前述的粘着层120与基底110。 根据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技术的特 征与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甲壳素止血材,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底;粘着层,位于该基底之上;加压层,位于该粘着层之上;弹性层,位于该加压层之上;以及止血层,位于该弹性层之上,该止血层包含甲壳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止血层的微结构为海绵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止血层厚度为3-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基底为聚氨酯层、棉布层、弹性棉布层、丝绸层或其组合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基底的厚度为l_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加压层为聚乙烯层、聚丙烯层、聚苯乙烯层或其组合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加压层厚度为l_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层为硅胶层、橡胶层或其组合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层厚度为5-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具有甲壳素的止血材,结构依序包含有基底、粘着层、加压层、弹性层以及止血层。其中的止血层具有海绵状的微结构,且含有甲壳素成分,故上述的止血材有吸收血液及快速止血的功效。文档编号A61L15/44GK202020720SQ20112003740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国勇, 王雅琪 申请人: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壳素止血材,其特征在于包含:基底;粘着层,位于该基底之上;加压层,位于该粘着层之上;弹性层,位于该加压层之上;以及止血层,位于该弹性层之上,该止血层包含甲壳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勇王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