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滚筒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285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可调式滚筒刷,其包括带有手柄的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的枢轴和环套在所述枢轴上且能相对枢轴转动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由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组成,相对应的,滚刷也有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构成,并且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一端均套接在所述的支架上,而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限制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枢轴设计为能转动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通过改变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相对角度,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滚筒刷适配不同曲率的待涂刷物,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适配性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滚筒刷,具体指一种角度可调式滚筒刷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曲面建筑, 尤其是钢结构桁架和管道网结构在建筑生产和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如加油站、 桥梁、机场候机厅、航站楼、车站候车厅、化工厂反应塔装置、管网等等。对这类结构的涂刷, 往往都是在工程的后序步骤中进行的,如此一来,用常用的适用于涂刷平面的滚筒刷进行涂刷油漆时,滚筒与曲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十分有限,效率很低。为此中国技术专利ZL200720032202. X公开了《一种滚筒刷》,包括支架和刷滚,其中所述的支架为一圆弧形结构,支架内还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刷滚支撑架,若干个刷滚套装在该圆弧形的刷滚支撑架上;并且支架与刷滚支撑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刷滚支撑架的螺栓拉杆。该专利通过将刷滚支撑架设置为弧形结构,来增加滚筒刷与曲面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该滚筒刷中的支架和刷滚支撑架的曲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该滚筒刷所适用的建筑物或钢结构的曲度有一定的限制,在所述支架的曲度范围内使用时比较方便,而对于小于支架曲度的建筑物或钢结构则很难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适用任何曲度的可调式滚筒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调式滚筒刷包括带有手柄的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的枢轴和环套在所述枢轴上且能相对枢轴转动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由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组成,相对应的,滚刷也有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构成,并且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一端均套接在所述的支架上,而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限制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所述的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一端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各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内齿;所述支架的外周壁上设有能与该内齿相啮合的外齿。上述相互啮合的外齿和内齿,可以是外齿沿支架的外周壁均勻布置,此时所述的内齿可以是一个,即可实现角度的无级调节;或者内齿沿安装孔的内壁均勻布置,外齿设置一个或多个。采用内齿和外齿均在圆周壁上均布的结构,枢轴和支架的配合结构更稳定。为了使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装配后能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一端的相对面上均具有缺口,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一端贴合后的部位具有与所述第一枢轴或第二枢轴相适配的外周。上述缺口配合结构还可以用凹槽、插块配合结构代替,即在一个枢轴的一端开设凹槽,另一个枢轴的一端设计为与该凹槽相适配的插块结构。所述支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外露的部分具有外螺纹,所述的限位机构为该外螺纹和旋拧在该外螺纹上的螺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滚刷、第二滚刷的外壁分别呈内凹的弧形, 该结构更适合一些曲面结构的涂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枢轴设计为能转动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通过改变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相对角度,可使本技术所提供的滚筒刷适配不同曲率的待涂刷物,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适配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呈180°时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呈钝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呈直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该可调式滚筒包括支架1,其一端的端部具有外螺纹11,外螺纹11内侧的外周壁上设有外齿12。支架1的另一端与手柄2相连接。如果支架较长的话,也可以省去手柄,直接将支架作为手柄使用。枢轴,包括第一枢轴31和第二枢轴32,第一枢轴31的一端具有第一缺口 311,第二枢轴32与第一枢轴31的相对面上具有第二缺口 321 ;第一缺口 311和第二缺口 321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312和第二安装孔322,第一安装孔312和第二安装孔322的内周壁上均设有与支架上的外齿12相啮合的内齿313、323。第一缺口 311和第二缺口 321贴合后的部位具有与所述第一枢轴31或第二枢轴32相适配的外周。支架1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 312和第二安装孔322后其外螺纹11部分外露。滚刷,包括第一滚刷41和第二滚刷42,第一滚刷41和第二滚刷42分别环套在第一枢轴31和第二枢轴32上,并且,第一滚刷41和第二滚刷42的外壁分别呈内凹的弧形。螺栓5,旋拧在支架的外螺纹11上。外螺纹11和螺栓5共同构成本实施例中对两个枢轴转动角度进行限定的限位机构。本角度可调式滚筒刷能方便地对不同曲率的待涂刷物6进行涂刷。其具体调节方法如下需要调节第一枢轴31和第二枢轴32的相对角度时,将螺栓5从支架1上拧下,接着将第一枢轴31和第二枢轴32从支架上取下,然后按照适合的角度再安装到支架上,使支架穿过第一安装孔312和第二安装孔322,将内齿313、323与外齿12啮合好后,将螺栓5在外螺纹11上拧紧,即可改变第一枢轴31和第二枢轴32的相对角度,如图4和图5所示,以便与待涂刷物6的曲率相适配,如图6和图7所示。显然采用这样的滚动刷,可以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滚筒刷,包括带有手柄的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的枢轴和环套在所述枢轴上且能相对枢轴转动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由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组成,相对应的,滚刷也有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构成,并且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一端均套接在所述的支架上,而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限制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滚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一端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各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内齿;所述支架的外周壁上设有能与该内齿相啮合的外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滚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一端的相对面上均具有缺口,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一端贴合后的部位具有与所述第一枢轴或第二枢轴相适配的外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滚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外露的部分具有外螺纹,所述的限位机构为该外螺纹和旋拧在该外螺纹上的螺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调式滚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刷、 第二滚刷的外壁分别呈内凹的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可调式滚筒刷,其包括带有手柄的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的枢轴和环套在所述枢轴上且能相对枢轴转动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由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组成,相对应的,滚刷也有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构成,并且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一端均套接在所述的支架上,而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限制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枢轴设计为能转动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通过改变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相对角度,可使本技术所提供的滚筒刷适配不同曲率的待涂刷物,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适配性好。文档编号E04F21/06GK202015680SQ20112003284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史久捍, 蒋涛 申请人:浙江龙驰防腐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滚筒刷,包括带有手柄的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的枢轴和环套在所述枢轴上且能相对枢轴转动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由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组成,相对应的,滚刷也有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构成,并且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一端均套接在所述的支架上,而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限制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久捍蒋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驰防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