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178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为一种微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的电路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微波传感器电路,下层为控制电路,微波传感器电路从天线ANT接收的信号经控制电路的一级放大滤波电路、二级放大滤波电路和微处理控制器处理后控制继电器动作,继电器的动作控制负载的工作,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电路包括微波发射电路和微波接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非接触探测,不受温度、湿度、噪声、气流、尘埃、光线等影响,适合恶劣环境,抗射频干扰能力强,输出功率仅有0.3mW,对人体构不成危害,可广泛应用于类似自动门控制开关、安全防范系统、ATM自动提款机的自动录像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需要自动感应控制的场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为一种微波传感器
技术介绍
微波的多普勒效应使微波感应器件在探测移动物体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它与红外线探测相比,具有不受非金属材料阻隔的,可超越诸如塑料、玻璃和木料的阻挡,检测特定范围内不明物体的移动状态,而且不受周围环境热源的干扰,能全天候的工作,对移动物体作出准确的反应。但目前使用的微波传感器由于受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较大,抗射频干扰能力差,发射功率较大对身体造成辐射等缺点不被广大用户所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传感器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电路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微波传感器电路,下层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电路包括微波发射电路和微波接收电路,所述的微波发射电路由电容C08和电感L02组成的LC串联选频网络、三极管Q01、电容C06、电阻R01、微带线电容C07及天线ANT配合而成,电阻ROl上并联频率稳定器F,电容C08经电感L03和电阻R02连接电源VCC,电感L03和电阻R02之间连接的电容C09接地;所述的微波接收电路由印刷电感LO1、印刷电容C02和分布电容CO1组成的LC并联选频网络、双二极管D01、扇形电容C05及天线ANT配合而成,印刷电容C02和扇形电容C05之间连接的印刷电容C03和印刷电容C04串联接地,双二极管DOl和电容C06之间连接的电容COlO接地。所述的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电路从天线ANT接收的信号经控制电路的一级放大滤波电路、二级放大滤波电路和微处理控制器处理,控制继电器动作。所述的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电路中电容C06、微带线电容 C07、电容C08相串联,电阻ROl并联在电容C08两端,三极管QOl的基极连接在微带线电容 C07与电容C08之间,三极管QOl的集电极经电感L02连接在电容C08与电感L03之间,三极管QO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接收电路中天线ANT与印刷电感 L01、分布电容COl分别串联后接地,天线ANT与印刷电容C02、扇形电容C05串联后接地,印刷电容C02、扇形电容C05通过双二极管DO1与电容C06相连。本技术与现有的微波传感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非接触探测;2.不受温度、湿度、噪声、气流、尘埃、光线等影响,适合恶劣环境;3.抗射频干扰能力强;4.输出功率仅有0. 3mW,对人体构不成危害;安装及接线简单,其采用专用的微处理集成器,不但检测灵敏度度高,探测范围宽,而且工作非常可靠,误报率极低,能在一 10 + 90度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该技术根据微波多普勒效应原理(也就是雷达基本原理)制成的,可广泛应用于类似自动门控制开关、安全防范系统、ATM自动提款机的自动录像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需要自动感应控制的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信号处理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微波传感器的电路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微波传感器电路1,下层为控制电路, 微波传感器电路1从天线ANT接收的信号经控制电路的一级放大滤波电路2、二级放大滤波电路3和微处理控制器4处理后控制继电器5动作,继电器5的动作控制负载6的工作;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电路1包括微波发射电路和微波接收电路,微波发射电路和微波接收电路共用天线ANT ;所述的微波发射电路由电容C08和电感L02组成的LC串联选频网络、三极管 QOl、电容C06、电阻RO1、微带线电容C07及天线ANT配合而成,微波发射电路中电容C06、 微带线电容C07、电容C08相串联,电阻ROl并联在电容C08两端,三极管QOl的基极连接在微带线电容C07与电容C08之间,三极管QOl的集电极经电感L02连接在电容C08与电感L03之间,三极管QOl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Ol上并联频率稳定器F,电容C08经电感L03 和电阻R02连接电源VCC,电感L03和电阻R02之间连接的电容C09接地,LC串联选频网络和三极管QOl组成选频振荡电路;所述的微波接收电路由印刷电感LOl、印刷电容C02和分布电容COl组成的LC并联选频网络、双二极管DOl、扇形电容C05及天线ANT配合而成, 微波接收电路中天线ANT与印刷电感L01、分布电容COl分别串联后接地,天线ANT与印刷电容C02、扇形电容C05串联后接地,印刷电容C02、扇形电容C05通过双二极管DOl与电容 C06相连,扇形电容C05有阻止射频主电路中射频能量损失的作用,印刷电容C02和扇形电容C05之间连接的印刷电容C03和印刷电容C04串联接地,双二极管DOl和电容C06之间连接的电容COlO接地。LC串联选频网络和三极管QOl组成选频振荡电路,选频振荡电路上方的频率稳定器F帮助起振与稳定频率,由选频振荡电路产生的频率为5. 8G的微波信号通过微带线电容 C07、电容C06和高频检波双二极管DOl检波后,耦合到天线ANT,天线ANT将信号发射出去, 被物体反射回来的微波信号经天线ANT接收送到高频检波双二极管DOl检波输送给控制电路,经控制电路的外围电路组成的微波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整形后,输送给微处理控制器4,控制被控的电器如照明灯实现控制,微波传感器电路1采用双面板全屏蔽设计,具有方向性好、抗干扰强、体积小巧等特点。LC并联选频网络选择频率为5. 8G的信号,由扇形电容C05与双二极管DOl组成混频检波电路,接于混频检波电路一端的印刷电容C03和印刷电容C04用于对地屏敝,接于混频检波电路输出端的扇形电容C05用于收集检波信号,减少射频信号的能量损耗。电感L03为高频扼流圈与高频微带线结合体,用于阻止射频信号反串电源,同时减少射频能量损耗,电容C09用于减少射频主线路中射频能量损失,它与电阻R02组成高频线路直流负载。权利要求1.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电路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微波传感器电路,下层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电路包括微波发射电路和微波接收电路,所述的微波发射电路由电容C08和电感L02组成的LC串联选频网络、三极管Q01、电容C06、电阻ROl、微带线电容C07及天线ANT配合而成,电阻ROl上并联频率稳定器F,电容C08经电感L03和电阻R02连接电源VCC,电感L03和电阻R02之间连接的电容C09接地;所述的微波接收电路由印刷电感L01、印刷电容C02和分布电容COl组成的LC并联选频网络、双二极管D01、 扇形电容C05及天线ANT配合而成,印刷电容C02和扇形电容C05之间连接的印刷电容C03 和印刷电容C04串联接地,双二极管DOl和电容C06之间连接的电容COlO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电路从天线 ANT接收的信号经控制电路的一级放大滤波电路、二级放大滤波电路和微处理控制器处理, 控制继电器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电路中电容 C06、微带线电容C07、电容C08相串联,电阻ROl并联在电容C08两端,三极管QOl的基极连接在微带线电容C07与电容C08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传感器,其电路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微波传感器电路,下层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电路包括微波发射电路和微波接收电路,所述的微波发射电路由电容C08和电感L02组成的LC串联选频网络、三极管Q01、电容C06、电阻R01、微带线电容C07及天线ANT配合而成,电阻R01上并联频率稳定器F,电容C08经电感L03和电阻R02连接电源VCC,电感L03和电阻R02之间连接的电容C09接地;所述的微波接收电路由印刷电感L01、印刷电容C02和分布电容C01组成的LC并联选频网络、双二极管D01、扇形电容C05及天线ANT配合而成,印刷电容C02和扇形电容C05之间连接的印刷电容C03和印刷电容C04串联接地,双二极管D01和电容C06之间连接的电容C010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庆陈欢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