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苑广通专利>正文

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0112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是于一外壳底面设置有一可连接至水箱的入水口,外壳近顶面处设置有一蒸气出口,于外壳内设置有一呈螺旋状的通道,该通道两端分别与入水口及蒸气出口相连通,且于外壳内位于通道与入水口之间形成有一汽化槽,另包含有一设置于外壳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出外壳而与电源相连接的加热管,以通过该加热管对流入外壳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气,而藉此构成一种可利用自然法则让蒸气不会因反压而回流而影响入水及出气的顺畅性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自然法则使蒸气不因反压而回流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蒸气产生装置主要是利用一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气,以提供如蒸气熨斗等工作装置使用,而现有的蒸气产生装置主要包含有一连接至水箱的管路,并设置有一加热器用以将管路内的水份加热至汽化而产生蒸气,再利用该管路将蒸气传送至工作装置处使用。然而,当管路内的水经加热而形成蒸气后会形成一反压,该反压会使蒸气沿管路朝水箱处回流,如此便会影响现有蒸气产生装置供水的连续性,并影响到提供蒸气的顺畅性,因此,现有的蒸气产生装置大都会另行设置一用以强制供水的泵,以维持供水及蒸气产生的顺畅,但如此将会增加现有蒸气产生装置整体的设置成本。另外,现有的加热器仅对管路的局部进行加热,而当蒸气通过管路对应加热器的位置后,其温度即会因无法持续加热而下降,如此容易在被送至工作装置时即因温度下降而形成水滴,无法提供工作装置足够温度的高温蒸气,故会影响到工作装置的工作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可利用自然法则让蒸气不会因反压而回流而影响入水及出气的顺畅性,以达到提升蒸气产生加热装置使用效能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包含有—外壳,该外壳底面设置有一可连接至水箱的入水口,外壳近顶面处设置有一蒸气出口,于外壳内设置有一呈螺旋状的通道,该通道两端分别与入水口及蒸气出口相连通, 且于外壳内位于通道与入水口之间形成有一汽化槽;以及一设置于外壳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出外壳而与电源相连接的加热管,以通过该加热管对流入外壳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气。所述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中该外壳包含有一上盖、一底座及一内胆,该上盖呈中空状而形成有一内部空间,该上盖顶面呈封闭面,底面形成开口面,而外壳的蒸气出口设置于上盖侧面的近顶面处;该底座固设于上盖底端并用以封闭上盖的底端开口面,外壳的入水口设置于底座上;以及该内胆设置于底座上,并伸入于上盖内部,而该螺旋状通道形成于内胆与上盖内壁之间。所述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中于内胆外周面近中段处凸设形成有一呈螺旋状环绕于内胆外周面的间隔肋,该间隔肋与上盖的内壁相接触而藉以于上盖与内胆之间形成螺旋状的通道,该间隔肋顶端延伸至内胆的近顶端处,而令通道的顶端与上盖的蒸气出口相连通,间隔肋的底端环绕内胆外周面而呈环状,并且间隔肋的环状底端形成有一与通道连通的间隙开口,另于内胆的近中段处至底端与上盖间形成有一环状的空间,该环状空间即形成外壳的汽化槽,且汽化槽分别与入水口及间隔肋的间隙开口相连通。所述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中于上盖底端形成有一围绕底端的环状组合缘,且该底座固设于上盖底端的组合缘上。所述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中该加热管呈环绕状而伸入于内胆之中,于内胆内形成有可供容置加热管的容置道。所述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中于外壳的底座上另设置有一用以检测外壳内汽化槽温度的温度控制器。所述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中于外壳的底座上另设置一保险丝支架。所述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中内胆的高度小于上盖内部空间的高度,而于内胆顶端与上盖内部空间顶端间形成有一加压室。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可利用重力效果,使水可自然地由高处的水箱经水管而由入水口进入外壳的汽化槽内,并让蒸气自然地沿螺旋状的通道向上流动而自蒸气出口排出,同时位于外壳内部中段至底端处的汽化槽也可提供蒸气反压回流的缓冲效果,如此,纵然蒸气在产生时会形成有反压,自然上升的蒸气也不会影响置于高处的水因重力而进入外壳内的流畅性,可令水能顺畅地连续进入外壳,并能持续且连续地提供高温蒸气至工作装置,而能藉此提高蒸气产生加热装置的实用性及使用效能。同时,本专利技术因不需另行设置泵等加压装置,故可适当地简化蒸气产生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而能藉此降低整体的设置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专利技术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专利技术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的正视局部剖面图; 图4本专利技术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图5本专利技术加热管的立体外观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外壳 12入水口 14蒸气出口 16通道18汽化槽20上盖 22组合缘 24加压室30底座32温度控制器34保险丝支架 40内胆42间隔肋 44间隙开口 46容置道 50加热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蒸气产生加热装置,请配合参看图1、图2,由图中可看到,本专利技术的蒸气产生加热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外壳10及一加热管50,其中该外壳10底面设置有一可连接至水箱的入水口 12,外壳10近顶面处设置有一蒸气出口 14,于外壳10内设置有一呈螺旋状的通道16,该通道16两端分别与入水口 12及蒸气出口 14相连通,且于外壳10 内位于通道16与入水口 12之间形成有一汽化槽18。又该外壳10主要包含有一上盖20、一底座30及一内胆40,该上盖20是呈中空状而形成有一内部空间,该上盖20顶面呈封闭面,底面是形成开口面,并于底面形成有一围绕底端的环状组合缘22,而外壳10的蒸气出口 14是设置于上盖20侧面的近顶面处。该底座30是螺栓等固定件固设于上盖20底面并用以封闭上盖20的开口底面,较佳地,该底座30是固设于上盖20底端的组合缘22上,另外壳10的入水口 12是设置于底座30上。请再配合参看图3、图4,该内胆40是一体成型或结合于底座30上,并伸入于上盖 20的内部空间之中,于内胆40外周面近中段处凸设形成有一呈螺旋状环绕于内胆40外周面的间隔肋42,该间隔肋42是与上盖20的内壁相接触而藉以于上盖20内壁与内胆40之间形成螺旋状的通道16,该间隔肋42顶端是延伸至内胆40的近顶端处,而令通道16的顶端与上盖20的蒸气出口 14相连通,又间隔肋42的底端是环绕内胆40外周面而呈环状,并且间隔肋42的环状底端形成有一与通道16连通的间隙开口 44,而因间隔肋42是由内胆40 的近中段处向上延伸至内胆40的近顶端处,故于内胆40的近中段处至底端与上盖20间形成有一环状的空间,该环状空间即形成外壳10的汽化槽18,且汽化槽18分别与入水口 12 及间隔肋42的间隙开口 44相连通,另内胆40的高度是略小于上盖20内部空间的高度,故于内胆40顶端与上盖20内部空间顶端间形成有一加压室M。该加热管50是设置于外壳10内,且其两端是分别伸出外壳10而与电源相连接, 以通过该加热管50对流入外壳10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气,其中请再配合参看图5,该加热管50可呈环绕状而伸入于内胆40之中,而于内胆40内则形成可供容置加热管50的容置道46,在实施上,可将加热管50先置入于一模具中,再以压铸成型等方式于模具内形成内胆40,藉此可将加热管50设置于内胆40之中,并于内胆40内自动形成容置道46。另于外壳10的底座30上可另设置有一可用以检测外壳10内汽化槽18温度的温度控制器32,藉此,当该外壳10内汽化槽18的温度高过于默认值时,温度控制器32则可切断加热器50的电源,使加热器50不会对温度过高的蒸气持续加热,而造成危险,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气产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壳,该外壳底面设置有一能够连接至水箱的入水口,外壳近顶面处设置有一蒸气出口,于外壳内设置有一呈螺旋状的通道,该通道两端分别与入水口及蒸气出口相连通,且于外壳内位于通道与入水口之间形成有一汽化槽;以及一设置于外壳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出外壳而与电源相连接的加热管,以通过该加热管对流入外壳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广通孙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苑广通孙永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