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9894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包含一电子压力计、一过滤器,及一气体流通管,电子压力计形成有一可容置气体的腔室,及一与腔室相连通的通气孔,电子压力计可感测腔室内部气体的压力并显示其压力值,过滤器包括一接合于电子压力计的外壳,及一过滤片,外壳形成有一气室,及分别与气室相连通且位于上下两相反端的一第一通孔与一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通气孔相连通,过滤片设置于气室内且阻隔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并可供气体流通,气体流通管连接于过滤器并包括一与第二通孔相连通的气体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过滤器便于供握持并能过滤患者的痰液、分泌物或病毒细菌,非常适于实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呼吸医疗照护上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量测患者吸气时的气体压力值大小以判断患者可否脱离使用呼吸系统的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得知依赖呼吸系统来维持呼吸运作的患者是否具有自主呼吸的能力,通常会在呼吸系统上设置一气体压力量测装置来量测患者吸气时的气体压力,借由量测到的气体压力值大小来判断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以便于照护人员能据此决定患者是否可脱离呼吸系统的使用,例如美国专利第6,邪4,334号专利案。然而,在该专利案中,患者呼出的痰液或分泌物易对该量测装置造成污染。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量测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量测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量测装置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过滤器便于供握持并能过滤患者的痰液、分泌物或病毒细菌。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包含一电子压力计、一过滤器,及一气体流通管,电子压力计形成有一可容置气体的腔室,及一与腔室相连通的通气孔,电子压力计可感测腔室内部气体的压力并显示其压力值,过滤器包括一接合于电子压力计的外壳, 及一过滤片,外壳形成有一气室,及分别与气室相连通且位于上下两相反端的一第一通孔与一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通气孔相连通,过滤片设置于气室内且阻隔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并可供气体流通,气体流通管连接于过滤器并包括一与第二通孔相连通的气体流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外壳前后两相反端分别形成一第一凹部,及一与第一凹部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部,外壳的第一凹部形成有一与气室相连通的开孔。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分别呈内凹圆弧形状。外壳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组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基壁,第一凹部是由第一基壁向内凹陷所形成,第二壳体包括一与第一基壁相间隔的第二基壁,第二凹部是由第二基壁向内凹陷所形成,第一基壁外表面及第二基壁外表面分别为一粗糙面。第一壳体还包括一凸设于第一基壁外边缘的第一围壁,第二壳体还包括一凸设于第二基壁外边缘的第二围壁,第一围壁具有一第一倾斜端缘,第二围壁具有一与第一倾斜端缘相接合的第二倾斜端缘。第一壳体还包括多个环设于第一围壁内表面的第一抵压凸肋,第二壳体还包括多个环设于第二围壁内表面的第二抵压凸肋,各第一抵压凸肋与各第二抵压凸肋位置相对应且分别抵压于过滤片相反端,过滤片位于第一倾斜端缘与第二倾斜端缘之间且倾斜方向与第一、第二倾斜端缘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一围壁上端的厚度大于第一围壁下端的厚度,第一通孔形成于第一围壁上端,第二围壁下端的厚度大于第二围壁上端的厚度,第二通孔形成于第二围壁下端。第一基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两个位于第一凹部上下两相反端的第三凹部,各第三凹部呈内凹弧形状。气体流通管为一可伸缩并调整长度的蛇管。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过滤器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设计,使得照护人员或受量测之患者能方便且稳固地握持过滤器,并且在握持过程中其手指能完全封闭开孔,避免在量测患者吸气时外部气体经由开孔流入气室内。再者,通过过滤器的过滤片设计,能过滤患者吐气时的痰液、分泌物或病毒细菌,以保护电子压力计及照护人员。综上所述,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压力计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的电路方块图。图4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过滤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过滤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该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100包含一电子压力计1、一过滤器2,及一气体流通管3。如图2及图3所示,电子压力计1包含一壳体11、一被壳体11包覆的电路模块12 及一显示模块13。电路模块12具有一微处理器121、一电路板122、一电池123、一感测器 124、一记录单元125、一显示连接接口 126、一电源电路127及一控制键128。电路板122组设各电路元件;电源电路127将电池123的电能转换为各电路元件的可用电力;感测器IM 是一压电感测器,可感测气体的压力并产生一压力感测信号予微处理器121 ;记录单元125 记录有控制程序及所需的参数;显示连接接口 126电性连接显示模块13的一显示器131, 并传输驱动信号给显示器131以驱动其显示功能;控制键1 是如图2所示的一电源键129 或一显示键130。微处理器121是载入记录单元125的控制程序及参数并加以执行,主要是接受按下电源键1 代表开启电源及切换不同控制模式,及按下显示键130代表显示压力功能,若选择显示压力功能,就会将感测器1 测得的压力感测信号数字化处理成一压力值,且是维持一段时间不变的压力读值(peak and hold),并将压力值产生一驱动信号予显示连接接口 126,并传输驱动信号给显示器131以驱动背光及压力读值的显示功能。壳体11具有一前壳111及一后壳112,前壳111可与后壳112密合以将显示模块 13及电路模块12固定于内部。显示模块13还包括一附加于显示器131表面的薄膜132及一透明盖133 ;前壳111具有一概呈环状的环状部113及一中空部114,环状部113覆盖于显示器131的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滤器的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吸气压力量测装置包含一电子压力计、一过滤器,及一气体流通管,该电子压力计形成有一可容置气体的腔室,及一与该腔室相连通的通气孔,该电子压力计可感测该腔室内部气体的压力并显示其压力值,该过滤器包括一接合于该电子压力计的外壳,及一过滤片,该外壳形成有一气室,及分别与该气室相连通且位于上下两相反端的一第一通孔与一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与该通气孔相连通,该过滤片设置于该气室内且阻隔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之间并可供气体流通,该气体流通管连接于该过滤器并包括一与该第二通孔相连通的气体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昭
申请(专利权)人:崇仁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