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的缸柱复位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9343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的缸柱复位机构,属于压力机技术领域。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包括缸体和缸柱,缸柱的中央开设缸柱复位机构腔,缸柱复位机构包括具有拉簧腔的拉簧,拉簧的上端与缸盖固定,下端与拉簧固定螺钉固定,拉簧固定螺钉与缸柱复位机构腔的底部固定,特点是:缸柱复位机构还包括有辅助拉簧,辅助拉簧以叠套方式容纳于拉簧的拉簧腔内,并且辅助拉簧的上端与拉簧的上端同轴固定于缸盖上,辅助拉簧的下端固定在拉簧固定螺钉上,拉簧与辅助拉簧的螺旋方向相反。优点:拉簧和辅助拉簧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并且由拉簧和辅助拉簧的协同作用而得以使伸展到缸体外的缸柱可靠而快捷地回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力机
,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的缸柱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关于千斤顶液压压力机的概念以及用途可以详见由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830075A的说明书0002段,该专利申请的建树在于弥补了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05566Y (千斤顶液压压力机)、CN2144571Y (手动液压压力机)和 CN201385455Y (手动螺杆附加千斤顶层压机)等存在的欠缺,体现了操作省力、适用性广并且俯冲装置可以移动而藉以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和提高作业效率的技术效果。然而,前述的CN101830075A依然存缺憾,具体是由于缸柱(业界习惯称活塞杆) 的工作行程较长,在液压作用下,充分伸展到缸全外的缸柱往往难以凭借唯独的一枚拉簧的回复力充分回复到位,导致缸柱的末端露裸于缸体外,影响了缸柱的实际工作行程,也就是说缸柱的有效动作行程被缩短,对千斤顶液压压力机的工作效果造成影响。鉴于上述缺憾,或许业内人士会不假思索地想到以增设拉簧的数量予以弥补,例如将拉簧增加为两根乃至更多(当然两根是最为合理的数量),但是,当拉簧存在彼此叠套的两根时,相互之间会出现干涉现象,外部的拉簧会将内部的拉簧夹住,从而使两根拉簧的回复效果一损俱损,进而影响缸柱的有效回复。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反复而有效的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确保伸展到缸体外的缸柱充分回复到缸体内并且有利于避免保障缸柱回复的两根拉簧之间不会出现干涉现象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的缸柱复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的缸柱复位机构,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包括具有油腔以及用于对油腔封闭的缸盖的缸体和设置在油腔内的缸柱,其中缸柱的高度方向的中央开设有一上部敞口而下部封闭的缸柱复位机构腔,所述缸柱复位机构包括具有拉簧腔的一拉簧,设置在缸柱复位机构腔内,该拉簧的上端与所述缸盖固定,而下端与拉簧固定螺钉固定,拉簧固定螺钉与所述缸柱复位机构腔的底部固定,特征在于所述缸柱复位机构还包括有一辅助拉簧,该辅助拉簧以叠套方式容纳于所述拉簧的拉簧腔内,并且辅助拉簧的上端与拉簧的上端同轴固定于所述缸盖上,辅助拉簧的下端固定在拉簧固定螺钉上,其中拉簧与辅助拉簧的螺旋方向相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缸盖的内壁上开设有一挂钩螺钉孔,在该挂钩螺钉孔内旋入有挂钩螺钉的一端,而挂钩螺钉的另一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缸柱的顶部,所述的拉簧的上端以及辅助拉簧的上端共同地固定在所述挂钩螺钉的水平悬臂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拉簧的上端构成有一拉簧挂钩,该拉簧挂钩挂置在所述挂钩螺钉的水平悬臂端;所述辅助拉簧的上端构成有一辅助拉簧挂钩, 该辅助拉簧挂钩同样挂置在所述挂钩螺钉的水平悬臂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缸柱复位机构腔的底部开设有一拉簧固定螺钉孔,所述的拉簧固定螺钉的下端与拉簧固定螺钉孔固定,而拉簧固定螺钉的上端构成有一直径比下端大的辅助拉簧定位头,所述的辅助拉簧的下端与辅助拉簧定位头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辅助拉簧定位头的外壁上构成有螺旋凹道,所述的辅助拉簧的下端与螺旋凹道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凹道的螺旋方向与所述辅助拉簧的螺旋方向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拉簧的螺旋方向为左螺旋时,则所述辅助拉簧的螺旋方向为右螺旋;当所述拉簧的螺旋方向为右螺旋时,则所述辅助拉簧的螺旋方向为左螺旋。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拉簧的下端收缩构成有一宝塔形头, 该宝塔形头与所述的拉簧固定螺钉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对缸柱复位机构增设了辅助拉簧,并且将辅助拉簧与拉簧的螺旋方向设计为彼此相反,因此拉簧和辅助拉簧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 并且由拉簧和辅助拉簧的协同作用而得以使伸展到缸体外的缸柱可靠而快捷地回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结构图。图3为拉簧及辅助拉簧与拉簧固定螺钉的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图2和图3,凡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上端和下端以及上部和下部等的方向性的概念均是以图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此不能由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给出了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的缸体1和缸柱2,缸体1具有油腔11,在缸体1的上部配置有用于对油腔11的上部封闭的缸盖12,油腔11的下部由下密封圈13封闭,缸柱2设置在油腔11内,该缸柱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加工有上部敞口而下部封闭的缸柱复位机构腔21,整个缸柱复位机构腔21通过前述的上部敞口与油腔11相通。在缸盖12的内壁上开设有一挂钩螺钉孔121,在该挂钩螺钉孔121内旋入挂钩螺钉1211的一端(图示的右端),而挂钩螺钉1211的另一端即图1和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又,在缸盖12的中央设置有一压力表接头122 ;及,在缸盖12的侧部配置有进回油接头123。压力表接头122及进回油接头123与缸柱复位机构腔21相通,更确切地讲与油腔11相通。前述的缸柱2的上端配有一紧固螺母5,紧固螺母5通过密封套51与缸体1的内壁密封。缸柱2的缸柱复位机构腔21的底部开设有一拉簧固定螺钉孔211。并且在对应于拉簧固定螺钉孔211的底部的位置配置有一密封螺钉6。在密封螺钉6上设置有密封垫 61。在缸柱2的底部通过冲压头限定螺钉71而配置有一冲压头7。缸柱复位机构包括一拉簧3,该拉簧3整体位于前述的拉簧复位机构腔21内,拉簧3的高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拉簧腔31,拉簧3的上端形成有一拉簧挂钩33,该拉簧挂钩 33以挂置方式固定在前述的挂钩螺钉1211上,拉簧33的下端收缩并形成宝塔形头34,该宝塔形头34与拉簧固定螺钉32固定。装配时,将拉簧固定螺钉32从拉簧腔31穿入,并且将拉簧固定螺钉32的下端(具有外螺纹的一端)旋入前述的拉簧固定螺钉孔211内。为了保障缸柱2得以可靠回复到缸体1内,于是,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缸柱复位机构还包括有一辅助拉簧4,该辅助拉簧4以叠套方式容纳于拉簧3的拉簧腔 31内,在辅助拉簧4的上端形成有一辅助拉簧挂钩41,该辅助拉簧挂钩41与前述的拉簧挂钩33以同轴定位方式挂置固定在挂钩螺钉1211上,辅助拉簧4的下端与前述的拉簧固定螺钉32固定。由图2所示,拉簧固定螺钉32的上端形成有一直径比下端大的辅助拉簧定位头 321,并且在辅助拉簧定位头321的壁体(外壁)上加工有复数个条环通的螺旋凹道3211,螺旋凹道3211的螺旋方向与辅助拉簧4的螺旋方向相同,而辅助拉簧4的螺旋方向与拉簧3 的螺旋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拉黄3的螺旋方向为左螺旋,而辅助拉簧4的螺旋方向为右螺旋, 并且螺旋凹道3211的螺旋方向同样为右螺旋。当然,如果将拉簧3的螺旋方向改为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的缸柱复位机构,所述的千斤顶液压压力机俯冲装置包括具有油腔(11)以及用于对油腔(11)封闭的缸盖(12)的缸体(1)和设置在油腔(11)内的缸柱(2),其中:缸柱(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开设有一上部敞口而下部封闭的缸柱复位机构腔(21),所述缸柱复位机构包括具有拉簧腔(31)的一拉簧(3),设置在缸柱复位机构腔(21)内,该拉簧(3)的上端与所述缸盖(12)固定,而下端与拉簧固定螺钉(32)固定,拉簧固定螺钉(32)与所述缸柱复位机构腔(21)的底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缸柱复位机构还包括有一辅助拉簧(4),该辅助拉簧(4)以叠套方式容纳于所述拉簧(3)的拉簧腔(31)内,并且辅助拉簧(4)的上端与拉簧(3)的上端同轴固定于所述缸盖(12)上,辅助拉簧(4)的下端固定在拉簧固定螺钉(32)上,其中:拉簧(3)与辅助拉簧(4)的螺旋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良毕昇刘羽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